李小燕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功底,教师要充分重视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指导,要采用适宜的情境教学方式,寓情于景、融景于情,使学生不仅看到初中语文小说表面的热闹现象,而且还可以更为深入地触摸到小说阅读文本中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初中语文小说中的语言逻辑,更为积极地进行理解和思考,增强对初中语文小说阅读的积极性和热情,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章感悟力,提升初中小说阅读水平。
一、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意义分析
1.焕发课堂活力
小说文体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记叙文的文学作品,教师要在学生初次接触小说作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了解小说中的基本概念性的知识内容,包括小说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不同要素,使学生能够对小说作品的主体进行全面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还要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方式,使学生领略和感受小说作品内在的魅力和情感,进入到小说作品的情节之中,与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和交流,获得与小说作品相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和活跃小说阅读课堂氛围,使初中语文小说课堂焕发活力。
2.激发学生的小说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真正进入到小说作品的情节之中,全面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小说阅读兴趣,感受小说阅读不一样的情感世界、生活环境、人物、故事情节等,饶有兴致地进入到教师创设的小说阅读情境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小说、观察生活和审视人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较好地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二、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的策略探索
1.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和导入
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法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相链接,教师要精心做好生活情景的创设和铺垫,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小说情节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行琢磨和体会,充分感受和领略小说的独特魅力。例如:在鲁教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之中,《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也是一部经典的小说文学创作作品,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小说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教师要精心做好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和导入,可以预先设计小说阅读文本中提及的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无垠的海边沙地等,在学生进行小说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传递出来的独特意境之美,能够通过自己的生活化回忆和联想,体会出小说作品内在的韵味,进而加深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体悟,激发学生的小说阅读积极性和热情,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
2.多媒体情景的创设和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在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中,采用学生喜爱的多媒体形式,吸引学生的小说阅读注意力,成功地开展小说阅读导入,激发学生的小说阅读热情和兴趣,增强参与小说阅读的积极性,更好地提升小说阅读效果。例如:在鲁教版语文教学内容《最后一次演讲》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激情背诵文天祥的著名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并同时播放与当时社会背景相联系的场景和画面,让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激昂的爱国热情,体会到小说作品中不畏困难、为革命献身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感受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沉痛和愤怒,真切地感受小说作品中的人物话语的强烈情绪,感受到小说阅读作品中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态度,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奋争的意识和精神。
3.深化小说阅读的情景感悟
通过创设小说阅读情境,可以使学生对小说作品的情节有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对于小说作品的中心要义和人物形象、情節等有一定的认知,初步达到了小说阅读的目标,然而,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对于小说阅读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为此,要在教学中深化学生对小说作品中的情景感悟,要创设相关的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和感悟,通过对小说作品的阅读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启迪,更为深层地把握小说作品的内涵。例如:在鲁教版初中语文小说阅读内容《白色鸟》一课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小说中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之美,还要将学生带入到小说作品描述的时代背景之中,使学生更为真切地认识到影响中国发展进程的“文革”浩劫,认识到“文革”浩劫对中国一代人的迫害、对科学的践踏,深刻地认识到现代政治迷信对中国一代人的毒害。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要转变传统的单调枯燥的传输模式,应当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具体的学情,采用适宜的情境教学方法和策略,将学生带入到多样化的小说阅读情境和场景之中,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更为深入地把握小说文本的思想和情感内涵,获得精神和审美上的享受和体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小说审美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祖利. 浅论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技巧[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2).
[2] 王祥.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审美教学探究[J]. 文学教育(中),2013 (03).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