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9-11-23 11:20张艳辉杨娜唐丽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9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质量风险管理

张艳辉 杨娜 唐丽娜

【摘 要】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的应用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价值,给予血透患者护理干预指导。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收治的采取血透治疗的患者,总计102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参照组和加行风险管理的研究组,各51例。对比参照组、研究组血透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血透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态度、操作以及护患沟通等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风险管理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符合血透患者护理需求。

【关键词】 风险管理;血液透析;护理质量;护理风险事件

终末期肾病等疾病治疗中广泛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效果获得临床认可,但是考虑到治疗本身存在的风险性以及患病患者的特殊性,导致风险事件呈现明显多发情况。为了减少血透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需重视对患者病情的关注,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属于预见性护理,在预先处理各类风险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风险事件,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相关资料指出,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规范了护理操作,提高了护理安全性和质量[1]。基于此,笔者就本院102例血透患者为例,总结风险管理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总计102例。纳入标准:1)血液透析治疗知情、耐受且配合患者;2)维持血透时间>8周;3)精神正常患者;4)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无法维持血透治疗患者;2)精神异常患者;3)中途退出血透研究患者。对102例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1例。参照组男性31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为43~78岁,平均年龄(57.02±3.20)岁;原发性疾病类型:慢性肾炎患者21例,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各12例,其他疾病患者6例。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56.30±3.65)岁;原发性疾病类型:慢性肾炎患者2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1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11例,其他疾病患者6例。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本组患者每周血透常规护理管理,即全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患者症状体征以及生命体征监测、环境护理等。

研究组:常规护理管理加行风险管理。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综合分析既往血透期间常见性风险,合理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建立紧急处理不良事件制度、上报制度等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血透护理管理工作。2)护理人员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参与培训,培训内容涉及专科知识、风险管理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风险意识,提高护理管理工作参与的自觉性,并在结合既往紧急事件的基础上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组织人员学习以便于其熟练掌握。3)规范透析操作。组织人员学习透析导管等相关知识,规范操作标准以成功预防和降低相关并发症,要求护理工作中有效维护导管,规避导管内血栓以及感染等问题。同时,护理工作中向血透患者、家属指导自我管理、导管保护方法。另外,严格进行配血、输血操作,禁止出现不同患者血液标本一同放置的情况,妥善固定内瘘穿刺位置胶布以避免患者穿刺针脱落、插管感染等情况。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血透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1次/h以判断患者透析并发症风险,监测发生风险时提高监测频率,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5)严格清洗医疗器具。血透前以800mL 0.9%的氯化钠溶液预冲透析仪器、管路,以保证透析器闭路循环时间的充足性,成功预防血透患者热原反应,若血透患者透析器中有破膜、漏血问题需即刻更换透析器。

1.3 观察指标

记录参照组、研究组血透治疗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态度、护理操作、风险管理、护患沟通等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总分百分制。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1.0软件对102例血透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指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的形式表示,进行卡方检验;计量指标护理满意度评分以(±s)的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若P<0.05,表示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数指标比较

研究组血透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血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临床护理中风险事件多发,直接损害患者,增加医患、护患纠纷率,所以强调通过强化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2]。老年肾内科患者年龄大、病情复杂且严重,部分患者需进行血透治疗,血透治疗期间若护理人员年资尚浅、护理经验不足、交接班工作不到位、消毒隔离工作执行不当、遵医嘱护理工作执行不到位均可能影响患者心理状态、护理工作安全性,增加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基于风险因素的存在,要求护理管理工作中重视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培训,有效防范并规避风险,通过专科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效果[3]。詹月妹研究指出,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程度[4]。

结果显示,研究组、参照组血透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92% vs 17.65%)、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P<0.05,与范大丽的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7%高于对照组的79.3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17%、投诉率0.00%低于对照组的13.79%、投诉率3.44%(P<0.05)[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中风险较高,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袁红芝,贾维力,马琳,等.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1):145.

[2] 崔红丽,王锋利.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17):232-233.

[3] 徐庭洪.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2):1691-1692.

[4] 詹月妹.風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5):80-81.

[5] 范大丽.血液透析护理管理运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05):145-147.

猜你喜欢
血液透析护理质量风险管理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