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促进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9-11-23 07:28王超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

王超

【摘 要】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办好现代化教育的路径选择: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构建系统化立德树人工作格局;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教育高质量;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人民满意;全国教育大会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回答了关系教育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务实教育工作保障,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

一、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体化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做出了深刻回答,为办好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1、牢记教育初心,构建系统化立德树人工作格局

教育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一心为国育才、衷心为党育人,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办学方向,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化立德树人工作格局。一是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文化、实践等教育各环节,强化学科、课程、活动、实践、环境育人的综合功能。二是要把立德树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全过程,明确各级各类教育的功能定位,理顺各自的育人目标,依次递进、有序过渡。三是要围绕立德树人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纠正目前存在的思想上重智轻德,实践上知行“两张皮”,方法上感染力不强,学校与社区、家庭共育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2、坚守学生本位,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树立科学的素質教育观。一是推进德育。加强理想信念、国情国史、传统文化、文明礼仪、法治安全等教育,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推进智育建设,加强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才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推进体育,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实施体育、艺术、科技“2+2”工程,控制肥胖率,降低近视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和坚强意志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推进美育,着力构建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现代美育体系,让更多孩子获得受益终身的美育。五是推进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纠正劳动教育弱化、软化、淡化等问题,培养具有较好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对“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出了六个方面要求,在教育工作中要融会贯通、全面落实。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理想信念对于青少年而言,犹如阳光之于禾苗,要引导学生多读一读近代史、革命史,多看一看改革开放40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切实增强“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爱国是最深层、最持久也最朴素的情感,要情真意切、引人入胜地讲好爱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自觉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用生动的案例、感人的故事、切身的体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知”是获取信息,“识”是具备见解,由知而识,方为智慧。要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不断锤炼干事创业的真本领。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激发年轻一代的责任感,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坚强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做到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二、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高教育高质量

教育最牵动人心,努力让每个孩子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之一,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抓难题破解,夯实教育公平基准线

一是要着力解决“入园难”的问题。通过新建、改建、回购、购买服务等方式新增一批公办幼儿园,确保本地在公办幼儿园上学学生占比达到50%、在普惠幼儿园上学学生占比达到80%以上。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学校规划建设和校点布局,改善薄弱地区办学条件,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加大资助力度,不让孩子因贫困而在教育上掉队。三是要推进特殊儿童教育。设置各类残障特色早教班,开展诊断、康复训练等服务,让每一个特殊儿童得到关心照顾。

2、抓内涵提升,守住教育质量生命线

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是巩固教育强区地位的必然举措。一是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推行“集团总园+新园、优质园+薄弱园、公办园+民办园”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幼教集团,突出素质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二是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采取“名校+多校”“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方式,继续坚持集团化和学区共同体办学,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好“择校热”“减负难”等问题。三是提高高中教育发展水平。推进特色高中和示范高中建设,实施普通高中促进计划,促进高中教育从分层教育向分类教育转型,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高中教育发展局面。四是要提高信息教育发展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必须要把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好、爱护好。

1、大力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

教师系统有常年扎根基层、坚守偏远乡村、默默奉献的;有励精图治、精益求精的;有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做出突出贡献的;有用心呵护残疾儿童、专注特殊教育的;等等。对这些优秀教师要深入挖掘、树立典型、广泛宣传,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强大正能量。地方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教师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

2、真情实意关心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要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全面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管理、监督的民主权利,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联动调整机制,保障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水平。严格落实乡镇补贴制度,探索建立名师名家津贴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3、不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新时代的教师队伍

一是要建立选贤举能的选聘机制。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严格选聘程序,做好监督把关,扩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用人自主权,把政治可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事业心强的优秀人才选进教师队伍;书记、校长是整个教育管理链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要把思想过硬、能力突出、品德高尚的教育行家选拔到书记、校长岗位。二是要建立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机制。坚持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三是要建立人尽其才的培养发展机制。注重搭梯子、压担子,加强培训经费保障,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常态化地开展“岗位练兵”。实施名校名师名优工程,优秀教育人才梯队。

四、强化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才能使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要突出精准施策,完善制度,把教育领域改革引向深入。

1、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

一是强化教育管理。深化“放管服”改革,明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权责边界,该管的管住管好、不该管得坚决放开。严格控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的项目评审、教育评估、人才评价和检查事项,尽可能地把资源配置、教师招聘、经费使用、考评管理等放给学校,保证学校的事情学校办,充分激发活力、动力。二是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教育系统法律顾问制度和人民调解制度,建好学校党组织、校务委员会、工会、校代会、家长委员会等,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會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三是创新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定盘星。社会普遍反映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等问题的产生,有家长、学校、考试制度、评估体系等多方面的原因,应该坚决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扭转超前教育、过度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等渠道,让家长更理性的参与学校教育评价活动。

2、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加快推进民办教育机构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保障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得到全面贯彻,牢牢把握党对民办教育机构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二是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健全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推进分类管理,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积极性。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向民办学校或教育科研、评估等专业机构购买职业培训、优质课程、科研成果等服务。三是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要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加强分类管理,强化对无证培训、招生乱象等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治理。

3、构建现代教育督导制度

要加快完善四级教育督导网络体系,配齐配强专兼职督学队伍。要规范各种教育评估监测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相关基金会等机构的评价职能,积极开展第三方机构评估。要实施学生“素质银行”建设项目,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和电子平台,引导学生全面个性成长。

4、深化教育保障改革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难不能难学校。深化教育保障机制改革,重点要在投入、编制、空间上着力。一是在投入上要不断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经费优先保障机制。二是在编制上要坚持地方“一盘棋”,加强党委统筹、动态调配,优先保障教育事业用编需求。三是在空间上,要根据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先规划保障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用地。

【参考文献】

[1] 王定华.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教育研究, 2018(10)4-11.

[2] 刘书林.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1)14-20.

[3] 朱之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1-7.

【作者简介】

王 超,男,汉族,湖北荆州人,管理学硕士,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区行政学校、区社会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党史党建的研究.

猜你喜欢
现代化教育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敢立潮头唱大风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的女巫朋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