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中的传承与发展

2019-11-23 00:08蒲彦羽侯思羽
大观 2019年9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蒲彦羽 侯思羽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精神与人类文明,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传承保护非遗文化是保护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重要举措。非遗传承保护进入主流的高等教育,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和优势,创新非遗传承保护途径,提高非遗传承保护水平。国家级非遗新繁棕编在西南石油大学传承保护模式所做的实践探索工作,为解决非遗传承保护的瓶颈问题开拓了新思路,为高校文化育人拓展了新载体,并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非遗传承保护以及高校文化育人提供案例借鉴和理论启示。

关键词:新繁棕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注:本文系2018年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模式的构建——以新繁棕编为例”(18DFWH-063)研究成果。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展示着特色的民间文化。作为一种活态的传承,它不仅是物质实体的传承还应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所以它更需要更多的后辈新人去继承。

非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和精神特质的重要载体,孕育、成长于特定文化环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地域文化血脉相通。地方高校是培养优秀青年的地方,聚集了众多优势资源,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成为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引领和推动非遗文化发展的重要责任。如何在地方高校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校园,走进青年生活中,充分利用高效的资源和优势,创新非遗文化传承途径,提升非遗文化传承水平,使非遗文化遗产能够在高校中得到传承与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新繁镇特有的新繁棕编在西南石油大学中的传承与发展为例,探索非遗文化传承在高校中的传承模式和载体,为解决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问题提供新思路。

一、新繁棕编的历史与现状

棕编是以棕櫚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工艺品,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四川新繁棕编是成都市新繁镇的传统手艺产品,起源于清代嘉庆末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文献记载,清代嘉庆末年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编织凉鞋”的传统。至1850年,逐步形成专门行业。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棕编业发达昌盛。2011年5月23日,棕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繁棕编技法多样,原料主要采用都江堰市(原灌县)、彭州市(原彭县)、大邑县、邛崃县等山区的嫩棕叶。编制品具有洁白如玉、鲜艳和谐、质地轻柔、坚韧非凡及美观大方等特点。而其原生态、无污染等特点,在各类编制品中,更是独树一帜,一直流传至今。

早期,新繁棕编只是农妇用来编制凉鞋和拖鞋的,后来逐渐成为了专门的行业;在民国初期棕编凉帽也开始流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繁棕编也逐渐开始走创新多样的路线,变得多种多样,如编制各类昆虫、动物、鞋包等生活装饰用品,吸引群众。新都区政府通过加强史料整理、文化研究,以及大力宣传、鼓励创办产业,组建公司加农户等形式来传承保护新繁棕编,成效明显,但由于多种原因,新繁棕编依旧面临着传承保护困境,主要体现在:第一,地理位置限制了新繁棕编的发展。第二,传承人数量少及传承人老龄化影响了新繁棕编的保护传承。第三,文化形式单一和制作工艺复杂,增加了新繁棕编的传承难度。

西南石油大学所在地正好位于成都市新都区,而新繁棕编正是新都区新繁镇的传统产品,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各类教育传承活动,一方面使得大学生在学习中深入认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高等教育的文化资源、教学手段及方法,增强学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升高等院校自身价值和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利用高校教育经验优势,通过对新繁棕编的传承、合作模式研究,进一步弘扬和创新新繁棕编工艺和文化,全方位提升这一传统手工业的文化价值,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和发展步伐,对于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模式的构建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地方高校新繁棕编传承模式的实践

(一)地方高校在传承和发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着巨大优势

第一,西南石油大学植根于成都市新都区,对新繁棕编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

第二,西南石油大学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研究能力,便于组建团队,可以有效地担负起对新繁棕编的学科研究和宣传责任。

第三,西南石油大学青年学生人数众多,为新繁棕编传承与创造发展提供大量的主体。不仅为其开辟了一个新的传承环境,而且还会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传承机制,同时也有利于逐步消融广大青年中存在的传承断层现象,最终将以家庭传承和社会传承为主的传承模式逐渐内化为更为持久的心理传承。

(二)构建新繁棕编公共课程,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课程设置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表现。西南石油大学拥有着学习新繁棕编技艺的地理优势,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学习新繁棕编的编制技法,创新今后棕编的发展,从而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开设文化素质类的选修课程,让同学们了解棕编文化、鉴赏棕编艺术品、研究棕编的学术领域等;开设社会实践类课程,将同学们带到新繁镇亲自体验棕编的全过程,从材料的准备开始,完成采叶、划丝、搓绳到熏蒸、晾晒、浸泡等工序,再学习棕编的编扣、打结、互相穿插的手法,通过本土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学习,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棕编,学会编制手艺,激发其对棕编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的行为模式。

(三)运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校外实践模式

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机会,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棕编传承、研究和开发非遗文化的学生,到实地进行棕编非遗产品的调研、保护、研究、设计和产品生产等工作,打造一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队伍。互联网传播方式的蜕变、技术的提升,能提供比传统媒介更有效的传播,扩大不同地区的新繁棕编的受众范围。在互联网平台上,声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等,可以承载着新繁棕编的宣传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繁棕编,扩大其影响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平台,将棕编非遗文化传承和保护融入创新创业的项目,搭建创业平台,组建学生创业团队,拓宽、创新新繁棕编销售商业模式,这样既能传承了传统文化技术,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

(四)开展各项主题活动,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影响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传统节假日等庆典活动,学校将举办传统文化周,普及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培养学生非遗文化传承保护意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同学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魅力。“走出去”,即:组织师生去到棕编艺术中心进行参观和学习,近距离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新繁棕编志愿服务队、学生社团,利用节假日,到一些公共场所、社区、少年儿童的校外活动中心、农村、工地等地方,通過开展培训、展示展演、义卖新繁棕编手工艺制品等形式,进行宣传。 “请进来”,即:邀请棕编手艺师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设校园讲座,让同学们最直接地了解棕编文化和手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让高校学生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生忧患意识,并加入保护非遗的行列中;开展各类比赛和汇报演出,例如“纪念五四运动99周年暨‘中华印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演比赛”,新繁棕编传承人现场展示和教学,使更多的青年大学生了解棕编,喜爱棕编。各项校园主题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热情,还丰富了校园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学生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让高校学生意识到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明白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意义。

(五)以产学研合作为载体,多渠道为新繁棕编保护和弘扬提供持续的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点就是其具有活态流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在传承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求新求变,它的生命就会枯竭,因此,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西南石油大学将与新都区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关系,在传承弘扬棕编技艺及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研发和打造集实用、美观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的棕编校园文化产品。

西南石油大学从与新繁棕编的传承合作入手,以实践基地新都区巧帆棕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利用高校教育、文化传承等优势,整理、挖掘新繁棕编相关资料,开展专业化科研活动及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最终形成地方高校服务遗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个案,构建西南石油大学新繁棕编特色教育及宣传、保护、传承模式,形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提升学校的文化建设,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新的空间环境和人群载体,为地方高校服务遗产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研究积累相关经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EB/OL].[2019-08-22].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11-05/10/content_1664868.htm.

[2]欧阳时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保护传承模式:以江西九江学院为例[J].大舞台,2013(9).

[3]龚春英.地方高校传承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6(4).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