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控制下的重症感染管理措施分析

2019-11-23 03:34刘玉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院感医学科耐药

刘玉芳

院内感染发生因素众多,其中多与医务人员未重视医院感染,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按照无菌要求与消毒隔离标准执行工作以及医院规章制度尚需健全等因素相关,因而要在医院范围内,对重症医学科的感染进行分析,需建立在院内感染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策略。重症感染管理是重症医学科日常管理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处于危急状态,自身免疫力较差,如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与预防,极易出现感染情况[1]。这不仅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和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影响医院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形象[2]。因此本研究将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本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15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借助院内感染控制做好重症医学科内的重症感染管理的措施进行探讨,并评价其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本院重症医学科接收的150 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其中,150 例重症患者中男性90 例,女性60 例,年龄37~79 岁,平均年龄(57.93±2.05)岁,病症类型:脑血管类45 例,严重创伤32 例,肺部感染29 例,中毒22 例,其他类型22 例。

1.2 方法

针对重症医学科患者以往出现重症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借助院内感染控制在重症医学科实行重症感染管理。

1.2.1 重症医学科感染原因分析 重症医学科出现院内感染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医源性与非医源性,其中医源性主要与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以及长时间且持续性使用抗生素相关,同时,医护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极易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非医源性主要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重症医学科患者其病情较为危急,其身体素质较差,容易导致院内感染。此外,环境管理的正规化与制度化、护理质量的优良程度以及护理工作的规范化与重症医学科出现感染事件也具有一定的关联。

1.2.2 借助院内感染控制实施重症感染管理措施 根据重症医学科感染原因分析,借助院内感染控制提出针对性的重症感染管理措施,并予以实施,其措施内容主要分为3 个方面,分为早期认识、有效治疗以及整体预防:(1)早期认识。医院和医护人员应重视重症感染,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基础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使其掌握院感防护的基本技能,可依据院感规范进行日常操作与工作,避免或减少医疗、护理中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控制重症感染在院内的传播[3]。(2)有效治疗。重症医学科一旦发现重症感染,应立即对其源头进行搜寻,确认感染灶和感染菌,并选择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尤其应选择合理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方法以及给药时间,充分考虑抗菌药物可能对患者器官功能造成的影响,在增强细菌消除率、改善患者结局、减少患者带菌量,规避传播风险的同时,有效降低院内感染[4]。(3)整体预防。了解多重耐药菌对重症感染的不良影响,借助院内感染控制对多重耐药菌进行控制,重症医学科应联合院感部门进行协作管理,在全院范围内展开多重耐药菌管理,成立多重耐药菌管理小组,定期进行院内感染会议,并在会议上对院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并有效的落实[5]。院感部门动态监测重症医学科耐碳青霉烯曼不动杆菌(CRAB)的变化,并在重症医学科的配合下设立CRAB 专员,针对CRAB 在重症医学科范围内的数据予以实时反馈,进而及时调整并完善重症感染管理的相关措施,其措施内容包括隔离、医护人员技能操作规范、外来人员的管控以及卫生消毒和清洁[6]。

1.3 评价指标

观察并对比重症医学科借助院内感染控制进行重症感染管理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与重症感染发生的情况,其中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估,包括制度建设(10 分)、无菌原则(20 分)、消毒隔离(20 分)、标准防护(10 分)、抗菌药物使用(10 分)、感染病例管理(10 分)、消毒效果检验(10 分)医疗废物(10 分),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代表其管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 20.0 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用(±s),并进行t 检验,当P<0.05 时,表示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各项观察指标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重症感染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通过对重症医学科施以重症感染管理,可知实施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t =71.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重症感染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1 重症感染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s)

2.2 重症感染管理前后感染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通过对重症医学科施以重症感染管理,可知实施前重症医学科感染21 例,感染率为14%,实施后感染3 例,感染率为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χ2=14.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院内感染也成为医院感染或者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指医院内发生的一切感染。医院作为一个人流密集产所,为病原微生物污染提供了生存条件,并为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力的外部条件,虽然,医疗技术不断进入,医疗改革不断深入,但其医院感染仍客观存在,不仅对个人和医院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研究证明[7],在医院内实行严格的管理的制度,并落实相关规定,确保消毒、灭菌和隔离等院内感染管理达到相关要求,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重症医学科即ICU,是医院中出现感染的高危人群与高发对象[8]。通常,院内感染会影响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剂量,进而使得多重耐药菌出现泛滥情况[9-10]。同时,院内感染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会增加患者病死率,因此,有效控制重症感染对于医院十分重要[11]。院内感染控制从医院整体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从早期认识、有效治疗以及整体预防3 个方面出发,综合性的在重症医学科借助院内感染控制实施重症感染管理措施,有效遏制感染的发生,并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关于院内感染、抗生素滥用、多重耐药菌泛滥、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性方面的认识,增强医护人员的忧患意识,使其通过培训、学习等手段,增强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提高其应对突发性感染事件的能力[12-13]。翁莉群[14]研究表明,针对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其研究中经院内感染控制管理的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仅为6%,而未尽针对性院感控制管理的对照组,其感染发生率高达42%。本研究通过借助院内感染控制对重症医学科进行重症感染管理,可知其实施后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分(92.06±3.68)分和感染率(2%),明显低于参照组,其数据与翁莉群[14]研究数据具有相同性,表明对重症医学科进行重症感染管理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院感医学科耐药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Ibalizumab治疗成人多耐药HIV-1感染的研究进展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及实践探索
超级耐药菌威胁全球,到底是谁惹的祸?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院感控制 进入大数据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