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李珊珊
合唱是参与面最广的音乐表现形式,合唱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审美表达、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都有非凡的意义。课程标准对于合唱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授课的条件下,到底如何开展合唱歌曲的教学才能达到意义价值的最大化,一直是教师们的困惑。合唱教学的正解在哪里,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地去探索。
首先合唱不是合在一起唱。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合唱的意义、价值和要求有具体描述。但真正认识到合唱的独特价值,还需要我们去向书本,向实践学习,需要站在专业高度看待合唱,学习观摩专业合唱的训练和演唱。例如,马革顺先生在《马革顺合唱训练实录》中总结出许多有意义的专业合唱的训练方法,在音色训练方面谈到:要用作品情感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生理状态,这样才会有好音色。在声部和谐方面,他说先关注女高声部,再引导女低声部靠向女高声部,然后再引导男高声部,男低声部依次靠近;在讲到合唱的基本发声状态时,他总结了“脑袋空,喉咙满,肩部宽,腹部紧”的口诀。这些对于开阔我们的眼界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以身试唱,就是自己融入到一个合唱队,感受自己在合唱群体中是怎样的角色,应该做怎样的表达和配合。很多优秀的合唱指挥本身就是优秀的歌唱家或合唱队员。第三,通过多听优质的现场演唱,建立起合唱的审美意识和美好的声音概念。总之,教师首先丰富自己的合唱体验,多方位发展自己对合唱的认识,完成认识上的进化之后,再思考我们眼前的学生,思考我们的条件和可能,才能做到立足实际地追求高品位。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中的合唱作品融入在众多的内容之中,因此合唱作品的类型、合唱能力的发展进程,都需要课程执行者去开发和细化。做有意识地梳理,理出一张进阶表,这是有条理,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合唱教学的开始。以苏少版为例,一到六年级共有42首合唱作品,风格多样,涉及到中外不同民族、地域。声部构成类型上分为卡农类、平行三度类、混合组合类;从合唱篇幅看,有局部点缀类、乐段对比呈现类、通篇覆盖类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就需要针对性教学。例如,乐段对比类的合唱,不仅关注声部的“合”、还要关注单声到多声的“接”。卡农式的合唱需要关注各声部乐句首音的“进”,点缀式的合唱关注声部的主次和情趣。在遵照合唱的普遍要求同时,要把握好不同类型的作品教学切入口,侧重点、难点。
通常一个合唱队的排练,从律动热身,到发声练习,再到演唱作品,最少需要2小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时是小学40分钟,初中是45分钟,对于完成一个带二声部的歌唱作品的演唱还是非常紧张的。我们常常看到的合唱教学过程,就是分声部唱完之后,简单合起来唱一唱。其中,不排除教师的效率和方法问题,学生的基础铺垫问题,当然也有时间的限制、声部构成和作品篇幅的合理性问题。所以灵活地进行作品声部改造,使之趋于合理,就很有必要了。首先需要做一些删除,班级合唱培育的是合唱的意识、合唱的审美、合唱的最基础的表现能力。着眼于学生基础和能力发展目标,删去学生短时间内难以把握的部分或类型。另一方面是替换,把不同版本合唱编写作对比,择优选择适合学生的版本,有作曲理论基础的老师,也可以自行修改和完善。例如:六年级教材中的《白兰鸽》,把原作品中副歌部分的合唱,改为主歌部分的合唱,且简化为固定音型的伴唱式组合。这样就节省下时间,充分地开展相互聆听、音色调整、审美表现。
谱例1
谱例2
上例是五年级的bB调的《七子之歌》,谱例1的低声部超出了学生的音域范围,且纵向的旋律跨度在音色上不容易相互靠近,于是我们做了如谱例2的修改。
若要学生爱唱合唱,首先要感受到合唱的“美”,避免单调重复的机械的训练。其次,感受到“能”,也就是“我”能做得到,从而产生愉悦和积极的情绪。在此仅就歌曲中的合唱部分的教学作几点梳理。
1.听声部之变——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听觉的敏感,和对声部的分辨能力。要能听出哪里是单声部,哪里是多声部。在最初欣赏歌曲时,关注歌曲的演唱形式;也可以在学完一个声部后,再对比欣赏合唱部分的演唱,发现声部的变化;或者教师加入学生的演唱呈现另一个声部,方式很多。其次,在日常歌曲欣赏中,有意识地关注歌曲的演唱形式。
2.感和声之美——感受到和声的纵向丰富的色彩、鲜明的层次。从最简单的和声的聆听、组合起步,感受人声之妙。具体做法是,截取作品中单个对应的音或整小节音串,在钢琴上弹奏,引导学生安静聆听,聆听和声的纵向色彩,聆听声部的错位呼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的练习体验,从中明了合唱是需要配合的,是需要相互聆听的,是一个用声音编织的美的共同体。在局部的体验中建立合唱的自信,激发对合唱美的追求。
3.抓声部之形——声部的“形”这里指的是声音的“形态”。
“形态”,暂称之为“音品”,包括音色与音准。班级合唱教学,教师要能判断影响歌唱音色的相关因素,尽可能以直观浅显的方式引导学生尽快捕捉到声音的明暗、位置的高低前后,语言提示和示范需要生动明了。为解决短时间内无法记忆旋律和把握音准的问题,在旋律学习初始阶段,各声部可借助奥尔夫旋律乐器,如音块、音钟等,在音准的关键点上击奏提醒。此外,学生承担的声部尽可能固定,这样利于学生记忆旋律,无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声部的交替练习。音准的强化还可以借助特定的音乐“形象”,如作品《绿叶》中,把高声部设置成高大的树木,低声部设置为灌木丛,两个声部组成层层叠叠的绿色山林。引导学生趣味化感知表达不同的声部的旋律进行,同时又在创造一个共同的主体形象。
4.展合唱之韵——合唱的独特性在于它有丰满立体的和声。通过对单声部“形”的塑造,到“合”的体验,逐步学会“唱自己,听他人,相互靠”。并以此展开听觉训练,和声音调整。声部之间的融合需要渐进:由局部到整体;由借助钢琴到相互聆听。充分发挥指挥的功能,教师需要依据作品风格,音乐结构,做好指挥动作设计,在呼吸、音色、音准关键点做设计,引导学生自由、放松、专注地歌唱。班级合唱的韵味还在于对形式美感的追求,在合唱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进行站位安排,而非一直坐在座位上歌唱。在伴奏方面,采用规范的伴奏,呈现合唱的艺术性。合唱表现的乐趣还在于能够根据歌曲特定的风格增加相应的表演动作或外在的声音特效,以丰富合唱的表演形式和声部层次。
合唱能力的发展需要在时间上铺展,每节课都安排一点简单的、趣味化的声部练习,哪怕只有两个单音的配合,事实上学生对这样能调动他们听觉注意力的练习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在班级合唱中建立的兴趣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延伸到课外,任何音乐表现都需要舞台的刺激的,从学校范围,甚至是区域范围,以合唱的形式提高学生群体参与的水平,哪怕是最简单的合唱,以此来巩固和展示课堂所学所得。此外,学校也需要开发适合于本校学生实际,生动丰富的合唱作品集,让合唱之花能长久地开在学生的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