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腔京韵满校园,国粹连着你我他

2019-11-22 10:24清风
小演奏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语学校进校园京剧

清风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京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今年年初,纪录片《传承的力量》摄制组来到山东省莱州市双语学校拍摄京剧特色节目《国粹连着你我他》,人们不仅看到莱州市双语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蓬勃开展,更感受到孩子们从知戏、赏戏到唱戏、爱戏的京剧情怀。

做足准备,《国粹连着你我他》顺利拍摄

《国粹连着你我他》节目在传承国粹的基础上加入了不同形式的创新,节目共分为六个部分,采用串烧的形式,以人们比较熟悉、具有时代感的京歌《说唱脸谱》作为节目的整体串联,保留了原版歌曲的曲调,创编了具有莱州市双语学校京剧进校园活动特色的歌词,并在此基础上穿插学生京韵舞蹈的表演(青衣水袖与花旦翎子)、京剧《卖水》唱段表演、京剧专家进校园唱段展示、师生展示《甘洒热血写春秋》、外教演唱京剧等多种表现形式,体现出莱州市双语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传承性、普及性、创新性与多样性。

在来莱州市双语学校拍摄前,纪录片《传承的力量》摄制组及时与学校对接、准备、协调,学校也提前制订了校外拍摄安全预案,对于排练、拍摄所涉及到的学生安全、纪律、秩序、卫生、保暖、道具、服装等问题,分别采取实施方案,以保证节目的顺利拍摄。当天的拍摄内容是学生平时训练的场景,包括学生在专用教室里的舞蹈身段、唱腔的训练和校园的外景拍摄,此外还有外教老师在中国学习京剧、京剧进课堂以及莱州市京剧团的迟老师带领学生学唱京剧等场景。

拍摄第二天,摄制组来到莱州市最具代表性的大基山进行《国粹连着你我他》的正式拍摄。为了保证演出效果,莱州市双语学校的师生们早上五点就开始化妆,还有很多家长前来帮忙。早上八点,师生们抵达大基山拍摄地,进行了一整天紧张的拍摄。

在拍摄过程中,莱州市双语学校的师生们克服了天气的寒冷坚持到最后,顺利完成了整个节目的拍摄。拍摄前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例如因山路崎岖,车辆不能上山,大家不得不步行二十多分钟才抵达目的地,学校的音乐老师还将非常重的大音箱抬上山顶。

京剧舞蹈巧结合,京剧创新显成果

如今,莱州市双语学校已有小学段、初中段两个京剧社团,并分为女生社团和男生社团,共有近五十名学生,为有京剧爱好的学生搭建起学习和展示的平台。在节目的编排上,学校也在不断创新,使得节目不仅仅是京剧的传统表演,还将京剧和舞蹈相结合,成功改编了《心有灵犀》《俏花旦》等京剧舞蹈节目。京剧舞蹈的成功不但拉近了学生与京剧的距离,还让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兴趣越发浓厚。

早在2012年,莱州市双语学校就将京剧艺术引入校园,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京剧艺术”为主题的一系列京剧进校园活动,成立了校园京剧社团,并与莱州市京剧团联手成立了京剧传承基地,还特聘校外指导老师,举办京剧大学堂、京剧名家进校园等活动。

起初,莱州市双语学校以开设小范围社团的形式开展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选拔了八名学生成立京剧社团,并聘请莱州市京剧团的袁双庆为指导老师,利用每周二、四的社团活动时间进行排练辅导,并定期组织各种展演活动。同时,音乐团队的老师们精心编排精品节目,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型比赛和演出,为学生搭建起京剧艺术展示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学校京剧艺术的发展。在学校精心组织的京剧艺术介绍、京剧剧目欣赏、京剧节目排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同学们被京剧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并逐渐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学成果日渐丰硕

随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培训措施,如今莱州市双语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京剧教育培训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节目《贵妃醉酒》获莱州市艺术展演一等奖,并参加了莱州市少儿春晚的演出;2015年,节目《四知太守》通过重重选拔,参加了山东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取得了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2016年,节目《将相和》获烟台市戏剧大赛一等奖,并参加山东省戏剧大赛获得佳绩……与此同时,在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 改革创新工程工作会议的文艺展演中,莱州市双语学校京剧社团的演出还博得了与会各界领导的一致好评。

随着莱州市双语学校京剧社团不断在校园及各级比赛的舞台上亮相,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京剧这一传统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踊跃报名要加入京剧社团,校级社团活动的开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学生的迫切需求。为了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学习京剧长知识,宣传京剧扬国粹”的行列中来,校长赵福庆因势利导,做出了“牵手莱州市京剧团,成立联合办学单位,为所有的孩子进行专业、系统的引领与培训”的重要决定。

在2015年春季的一次全校升旗大会上,莱州市双语学校隆重举办了京剧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聘请莱州市京剧团团长张国连为名誉校长,袁双庆、吴金双、迟永秋等国家二级演员为指导老师。至此,莱州市京剧进校园活动以莱州市双语学校为基地全面铺开。

在莱州市双语学校五彩缤纷的京剧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京剧大学堂活动。为求得该活动的实效,莱州市双语学校注重制订切实的计划,并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实践中。每学期学校都会进行一次京剧大学堂的集中学习:以年级为单位,实行集中授课,将京剧文化引进音乐课堂;邀请京剧艺术家走进校园,开展讲座、表演活动,对学生进行京剧艺术的普及与引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结合音乐教材中的京剧知识内容,如脸谱、京剧代表人物、经典唱段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京剧文化视野,挖掘京剧深厚的文化及思想内涵。通过上下协作通力抓、整合资源共同抓,不但使学生人人会唱、人人能演,更深入地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并且通过学生的认识、学习、表演,使他们的家人、朋友也得以进一步了解京剧,从而喜欢上京剧,使这一国粹得到更好的发扬。

“几分红霞揽,风云变幻看,絲竹悠戏扬,青花茶色红尘笑,十里桃花渡年华。”这段话出自岳海福的《京剧赞》,校园文化戏曲元素的融入不仅要展现京剧的魅力,还要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在纪录片《传承的力量》中,剪纸、京剧、书法、花鼓……这些非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艺术、体育课程后,一笔一画起伏顿挫,一招一式像模像样,艺术、体育教育带给学生满满的获得感。学校美育教育弘扬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有更多的学校能够传颂、传承我国的传统艺术、体育文化,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

开拓创新,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齐飞

创建于1998年的莱州市双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省级规范化学校,为打造特色学科、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校狠抓校本选修课程的规划实施,通过建设校本精品课程、加强课堂实效性研究、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三级評价体系以及将“十百千万工程”、“百项小明星活动”作为发展学生特长能力的载体等手段,强势拉动了双语、科技、艺体三大特色学科的建设。此外,学校还设立了双语节、科技节和艺术节,每年进行一次创新大赛,并成立了丰富多彩的各级学生特长社团。

莱州市双语学校的课外音乐教育是学校的校本课程,校长赵福庆说:“在教育学生方面,首先从音乐的空间上来讲,不仅是学校,还有家庭和社会都要充分兼顾到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从时间上来讲,不仅在课内时间,还有课外时间如周末、小长假及寒暑假等,学校都会安排一些音乐方面的活动及课程,让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实践和体验;从音乐的内容上来说,莱州市双语学校已开展的种类有声乐、器乐、舞蹈、微电影、小品以及体现地方特色的胶东大鼓等,让学生活动尽可能丰富多彩;最后,莱州市双语学校还做到了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发展,让学生可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利用校本课程的时间对学生的课外兴趣作业进行展示,充分培养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让学生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莱州市双语学校主张“一个不能少,每个都重要”的理念,着重强调全体学生的发展,这释放出了两个信号:集体的完整性和个体的重要性。一个优秀的、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集体首先是一个完整的集体,不会丢掉或放弃任何一个成员,而每一个个体在集体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作用、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都需要自尊与自信,他们的人生对于自己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学校以丰富的群体性特色活动为载体,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有所收获。

班级合唱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参加。莱州市双语学校班级合唱比赛每年两届,如今已进行了二十届。今年6月21日,莱州市双语学校一至七年级的师生相聚在一起,举行了以“经典咏流传,歌声献给党”为主题的班级合唱节活动。学生们在音乐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与组织下,每天上午、下午的预备铃后进行班级合唱,校园里歌声阵阵,营造出“班班有歌声,人人抒情怀”的积极校园氛围。歌声在校园飘扬,快乐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田。班级合唱比赛给学生们提供了锻炼自己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了大家的自信心与表现力,也挖掘出他们各自的艺术潜能,使他们切身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那些或欢快或优美或昂扬向上的歌曲带给学生们激昂的力量,让情绪得到舒缓,压力得到释放,学生们的整个身心始终处于积极且和谐的状态之中。

趣味运动会,每个学生都是运动员。学生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比赛项目,努力练习,全力争先,为能在运动场上一展风采兴奋不已。

班级美术展,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学生们从自己的美术作业中挑选出最满意的画作张贴在展板上,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也点评着他人的作品,看着画作上所署的班级、姓名,内心倍感自豪。

科普阅读,每个学生都有目标。学生们徜徉在科学知识的世界里,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的认知、谈吐、眼界、想法都在悄然改变。学生们手中各有一本《科普阅读达标升级手册》,用来记录自己所阅读的科普读物的书名、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在莱州市双语学校,像这样的群体性特色活动还有很多,这些活动形成了以群体性为特征的常态化校园生活。这意味着学校为学生所进行的教育实践是有积极意义的,所创设的成长环境是有正向影响的。特色活动生成了集体的自豪感与向心力,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力得到锻炼与认可,这是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经历与体验。

猜你喜欢
双语学校进校园京剧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困境与思考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我想
《京剧人设》
经典彩调进校园
Memories of Pets on A Hot Day
舞龙舞狮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双语学校德育教育之我见
套牌学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