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启勇
摘 要:童话集是俄国讽刺作家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的重要作品。本文以代表性童话作品《聪明绝顶的鮈鱼》为例,分析谢德林童话作品中的篇章与语言层面的“伊索式语言”手段,解析作品的讽刺内涵。
关键词:谢德林;童话;伊索式语言;讽刺
伟大的讽刺作家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一生的创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但评论界认为,最能突显其文学天赋与才华的当属童话作品。一般来说,童话作品属于儿童体裁,但革命民主主义作家谢德林笔下的童话并不是面向孩子,而是“特殊年纪的孩子”,即成年人。在黑暗的沙皇统治下,为躲避当局机关的审查,作家不得不假借儿童题材书写革命内涵的作品,这些作品犹如火把一样照亮了现实的阴暗面,如同路标一样指引人民走向自由之路。
在儿童题材的遮掩下,谢德林充分发挥“伊索式语言”①手段,创作出具有深刻政治社会内涵、极具批判意义的童话集。这部由32篇童话组成的童話集涵盖了当时社会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揭露专制统治制度和剥削阶层的童话;抨击当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阶层市侩的生活态度的童话;关于人民和民族苦难命运的童话等等。
谢德林童话中的主人公通常是带有某种寓意的动物,而这种寓意的背后往往暗藏深刻的讽刺含义。童话《聪明绝顶的鮈鱼》是谢德林笔触最尖锐的讽刺童话之一,这篇童话应归类于抨击自由知识分子的童话类型。下面我们就以这篇童话为例,对作家的“伊索式语言”手法及其内涵作简要分析。
这篇童话中描写了一条“聪明绝顶的鮈鱼”的一生。它是一条性格温和,具有自由主义性格的鱼。从小它的爸爸就教育它要懂得生活的大智慧,即不要干涉自己以外的任何事情,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生活。因此它每天只是躲在自己的窝内颤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被大鱼吃掉,不敢出门,不敢出声,饿极了时会趁着晚上迅速地出门觅食,然后迅速返回自己的窝,继续颤抖和焦虑。它活到一百多岁,但终其一生,它只做了一件事——颤抖。它没有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此生无人记得它,无人人了解它,甚至无人知道它是如何死亡的,它就如此枉然度过了一生。
谢德林在描写主人公鱼时刻意增添了人的性格色彩,并暗示寓意,如:“谁要是认为,只有那些因为吓破了胆,所以战战兢兢地躲在洞里的鮈鱼才是可尊敬的先生,他算想错了。不是的,这种鮈鱼不是什么好公民,而是最无用的。”这在文章布局层面就是“伊索式语言”手段。通过暗喻的手法,谢德林表面在嘲笑鮈鱼毫无意义的一生,实则是对当时俄国社会上千千万万懦弱市侩的揭露和抨击,对他们胆小怕事的个性,苟且偷生的处世态度和碌碌无为的人生的嘲讽和批判。
此外,“伊索式语言”还体现在具体的文字及词汇上。谢德林在这篇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文学修辞手法,如隐喻、夸张、讽刺、反复等。同时,作者善于自创或改编词汇,改用或错用谚语、成语。我们将从这几方面解析这篇童话,以期使外国学者在翻译和理解谢氏作品时有所借鉴。
(一)修辞手法
修辞格手法一直是“伊索式语言”的基本手段。童话中最常见的修辞格莫过于隐喻,作家们通过描写动物世界来暗示现实社会的内容,而童话中的动物主人公身上则一定具有某类社会阶层人士的性格特质。此外,谢德林常用的修辞有反讽修辞格、反复修辞格等。
1. 隐喻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隐喻,完全按照一个人的性格和经历来描写鱼。如:这是一条非常聪明的鱼,它受过教育,仪态温和,它未娶妻未生子,它不玩牌,不喝酒,不抽烟也不追求漂亮女孩子等。作者以暗喻的手法似写鱼又在写人,暗示读者他不止在写鱼的故事。从这条主人公鱼身上折射出社会上自由知识分子的个性,隐喻的手法使人将鮈鱼立刻联想到这类人群,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这个阶层的问题与社会角色。
2.反讽
反讽的手法表达了聪明绝顶的鱼并不是真正的聪明而是很愚蠢,它只是固步自封,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只求生还,毫无追求,人生畸形,与人无益,最后只留一条性命,连健康都没有了甚至连鱼都不想吃它,虽活过百年但悲惨至极。本篇童话的题目就是一个巨大的反讽用法。文中也多次提到他是如何聪明绝顶的,作者的每一次夸赞的背后,即为犀利的批判利剑,鞭挞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无用性,懦弱的明哲保身行为。
3.反复
作者通过反复的手法,强调了鮈鱼生活状态的悲惨和毫无意义,它为了自保每天只会做一件事情那就是颤抖,借此强烈的批判了市侩者明哲保身,毫无作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如:它活着—颤抖,它死了—颤抖。它一直颤抖,颤抖。词句中“颤抖”一词反复出现,深入刻画了鮈鱼胆小形象,使人记忆深刻。再如:“他没有朋友,没有亲戚,谁也不来找他,他也谁都不找”,作者反复运用否定词,突显出鮈鱼的社会无用性,讽刺了它毫无意义的生命价值。
(二)自创及改用词汇
这是谢氏童话语言中一大特色。作家会根据文中所需要的情感色彩或表达情景来改编一些词的用法,甚至某些词会不合乎语法规则。这种改编给书刊检查官造成一定的理解障碍,以达到“伊索式语言”的掩盖真实内涵的目的。作为读者,完全领会作者错写的词汇要义,有益于深刻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体会到谢氏童话的精妙特别之处。如:
1.文中“鮈鱼”一词,作者故意将此词写错,将е写成и,写出一个不存在的单词。作者用意何为?一方面,写错的鮈鱼词暗示读者本文的主角根本不是鮈鱼,而是与此类生物有共性的人类,即自由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写错的鮈鱼词说明了现实中根本不存在这种鱼,表达出这种鱼的社会无用性,社会不需要这种鱼。
2.文中词“为儿子预定” —实则应是 “惩罚儿子”作者用“预定”代替“惩罚”,暗示了鮈鱼如此自私的个人行为,一定提前预定般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作家已经提前预知悲剧的结局。
(三)独创运用谚语、俗语、成语
谢德林常将原有的成语,俗语改编成自我创作的成语、俗语,这是具有作者独特风格的表达法,因此谢氏童话的语言具很强的俄式民俗性。这种表达法优点很多,它能更灵活,更深刻地表达剧中人物情感和描写细节,增强表现力,同时也可以幽默诙谐的手法表达作者的感情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便是谢德林童话语言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也属于“伊索式语言”手段。以下是部分例子和注释。
1.文中句“得到多少惊吓”实则常用“忍受多少惊吓”。改用动词“得到”惊吓一方面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反面的情绪,另一方面恰恰说明,胆小懦弱、不求革命的知识分子所获得的惊吓是咎由自取。
2.文中句“牙齿莫名其妙地砰砰响”—实则常用“莫名其妙地眨眼”或“牙齿咔嚓咔嚓响”。这一句子形象地描写了鮈鱼较为猥琐、胆小的形象,引起读者不喜的感情。
3.文中句“水如何忍受这样的白痴”—实则常用“大地如何忍受这样的人类”。这句话中作者对鮈鱼,即自由知识分子阶层的不满及鄙视表露无遗。在革命民主主义作家的眼中,毫无革命勇气的知识分子犹如白痴。
此外,还有一些作者改用的谚语,俗语是没有其原型的。如:短语“跟谁也不拿面包和盐”意思是“跟任何人都不来往,不去别人家做客,也不邀请别人來自己家做客”, 因为在俄罗斯古时是用盐和面包来欢迎贵宾。这句话展示了鮈鱼独立于世、毫无价值的人生观,同时表达了讽刺作家对其人生观、世界观的揭露与批判。
童话是谢德林一生创作的结晶。在童话中,他会叙述一个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运用 “伊索式语言”手段及丰富多样的讽刺写作手法,以尖锐的笔触揭露俄国沙皇社会生活的黑暗本质,深刻地分析当时的社会心理,无情地批判国家和社会中一切反动、落后的行为与思想。谢德林的经典讽刺作品即使是在新时代的今天依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因为伟大的经典作品不仅是属于历史的,也是属于未来的。我们应该继续研读他的经典作品,持续挖掘谢德林庞大的“伊索式语言”库,深入探索其作品的内涵与精髓。
[注释]
①伊索式语言中具有直意(即字面意思)和转意(即深层含意)这两层平行的涵义,通常转意会隐藏在直意的背后。这就需要读者对文本作认真的理解和深刻的领会。
[参考文献]
[1]刘文飞等.俄国文学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2]刘宏伟.谈谈俄苏文学史上的“伊索式语言”[J],俄语学习,2011
[3] 谢德林.谢德林童话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2019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萨尔蒂科夫-谢德林作品中的‘伊索式语言表现手法研究”(编号2019-ZDJH-488)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