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
摘要:指出了全球气候變暖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导致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未来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还将进一步增大。减少气候变化影响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及环境危机加剧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基于此,探讨了曲靖市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低碳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8-0265-02
1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部,滇、黔、川三省交界处,为省会屏藩,人滇门户。地理坐标为东经103°03~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市域东接贵州省六盘水市、兴义市和广西西林县,西与昆明市交界,南连文山、红河及昆明市石林县,北与昭通巧家县、鲁甸县及贵州省威宁县毗邻。
1.2地形地貌
曲靖市位于滇东高原,属于高原山地与盆地相间的地貌景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市域西部与高原湖盆区紧紧相嵌,东部逐步向贵州高原倾斜过渡,中部是长江和珠江水系分水岭,高原面保存较好,顶部平缓;北部受河流强烈切割,地形比较破碎;南部有较为典型的岩溶景观。全市平均海拔2000 m,最高海拔4017.3 m,最低海拔695 m,有高山深谷、低中山河谷、高原丘陵湖盆和中山山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万亩以上的坝子34个,其中陆良坝子771.99 km2、曲沾坝子面积435.82 km2,分别为为云南省第一、第四大坝子。
1.3土壤植被
曲靖市土壤类型多样,大致有14个土壤类,约占全省土类的78.0%。分布最广的是红壤土,其次是紫色土。自然土壤类型主要有:赤红壤、红壤、燥红壤、山地红壤、山地棕色暗色森林土、紫色砂页岩风化土及石灰岩风化黄壤等。在云南植被区划中,属滇中、东高原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区中的滇中高原盆谷滇青冈林、元江栲林、云南松林亚区,主要植被类型有:云南松林、华山松林、落叶阔叶林、半湿润阔叶林、松栎混交林、灌木草丛、稀树灌木草丛等植被,云南松林分布最广,是主要的植被类型。
2碳排放现状
2.1化石燃料燃烧活动碳排放
2.1.1能源消耗情况
“十二五”以来,曲靖市能源消耗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1455.3万t标煤变化到2015年的1718.45万t标煤,共增长18.08%。全市人口增长及工业发展对能源消耗量增长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但由于全市GDP的增长速率要高于能源消耗量,因此万元GDP能耗在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1.4988t标煤/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至2015年的1.1789 t标煤/万元,下降21.34%。
从能源结构来看,“十二五”以来,高碳排放系数的化石能源消费包括煤品、油品,占50%以上,其中煤品的占比最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44.86%下降至2015年的41.03%。其中,曲靖市电力生产主要来自于火电,“十二五”期间,曲靖市火电生产量占曲靖电力生产量的比重在72.24%~87.37%之间。
2.1.2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情况
“十二五”前期,曲靖市能源燃烧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呈总体上升的趋势,与能源消耗量的趋势大致相同,由2010年的2668.05万t二氧化碳上升至2015年的3150.49万t。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由2010年的2.75 t/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持续下降至2015年的2.16 t/万元,累计卞降21.45%,年均下降率为4.29%,超额完成“十二五”计划目标。能源强度的下降及能源结构的调整对碳强度的下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
曲靖市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水泥、生铁、钢材生产。2011~2015年曲靖市水泥、生铁、钢材产量及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如表1所示。
2.3森林碳汇增量
“十二五”以来,曲靖市继续加强森林建设与保护等工作,2011~2015年,森林蓄积量净增量540万m3,增加碳汇增量共1085.56万t(表2)。
2.4二氧化碳净排放量
曲靖市二氧化碳排放源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吸收汇包括森林碳汇,见表3。
3推进森林碳汇建设对策
保障合理的生态用地规模,加强生态治理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结合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不断提高曲靖森林覆盖率,增加林地、城乡绿地和湿地的固碳能力,提高市域碳汇能力。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实现5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6000万m。以上。
3.1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红线
最大限度保护耕地和生态用地,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得到保障,碳汇生态服务功能得到维持和增强。一是稳定林地面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大力推进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森林培育。二是加强管控,各级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要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禁止一切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三是按照“田水路林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调整农业结构为切入点,以建设农业园区为手段,结合土地综合整治,推进陆良县、沾益县、马龙县、罗平县、宣威市等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深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到2020年,受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8.16%。
3.2加强重点区域生态治理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及陡坡地生态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城乡绿化、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低效林改造、石漠化治理等工程,提高重点区域的森林碳汇能力。
(1)以牛栏江、南盘江北盘江等水系,念湖等高原湖泊、大中型水库面山等为重点,通过原生植被的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生态恢复、工程造林等生态治理和植被恢复措施,建立以保持水土、护坡护岸、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防护林体系。
(2)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严格控制会泽西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宣威一富源一罗平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等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和山地灾害易发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对全市纳章一马过河、牛栏江、黄泥河、以礼河、块择河、小江等重点流域内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对会泽、宣威、罗平等石漠化及水土流失严重县(市),通过封山育林、植树种草,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
(3)加大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力度,实施工矿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对生态环境破坏已经较为严重地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程。
3.3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中低产林改造、森林抚育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构建以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重要湖泊水库等典型生态区为“点”;以金沙江、珠江(南北盘江)大江大河水系和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为“线”;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重点石漠化及沙化治理区等区域为“面”的全市“点、线、面”结合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网络体系。到2020年,實现人工造林200万亩,封山育林150万亩,低效林改造80万亩,中幼林抚育120万亩,全民义务植树8000万株。
3.4积极发展经济林木
根据曲靖市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资源现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在发展生态林的同时,兼顾发展以核桃、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和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等特色经济林木。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涉及的县市将全市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部区域以生态建设为主,以会泽、宣威、富源为重点,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缩减以木材为原料的产业,大力发展非木质林产业。南部区域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以林业“七大产业”为核心,以麒麟、马龙为重点,建设绿化、观赏苗木基地;以沾益、麒麟、马龙、陆良为重点,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研发基地;以师宗、罗平为重点,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实现通过现有森林量的保护维持碳汇,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通过森林经营管理提升碳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