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2019-11-22 10:20沈丽娟
山东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多元化

沈丽娟

摘 要: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构建多元化养老体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能够清晰的看到河南省市在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矩阵模型,规避风险,把握机遇,利用自身已有的优势,克服短板,协调和整合政府、社会、市场、家庭、社区等多方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多元化;养老服务;SWOT

1前言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500多万,占总人口的14.5%,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970多万,占常住人口的10.2%,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增速快,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等问题衍生了更多的养老问题,而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家庭结构出现的人口老龄化、老年空巢化以及规模小型化的趋势,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显示出其不足,构建科学合理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2 基于SWOT分析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2.1河南省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势

2.1.1养老服务政策支持

政府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的发展,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政策保障。省政府根据国家的政策精神,结合河南省现有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河南省养老事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的通知》(豫政办〔2012〕7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豫政〔2014〕24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审批手续的简化、用地的规划、资金的减免、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形成了相互衔接、相互扶持的养老体系服务体系。“十三五”时期,印发了《河南省“十三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河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从社区居家养老,养老服务市场等方面来保障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和发展。《河南省养老领域社会工作规范(试行)》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并依据民政部的文件规定,对河南省的养老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该规范的出台,一方面推动了养老领域社会工作的规范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养老专业队伍的建设,对于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具有重要的意义。

2.1.2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已初步成型

根据河南省民政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显示,河南省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得到鼓励支持,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2.2张;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①

2.2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劣势

2.2.1政策可操作性以及系统性不高

通过梳理河南省有关养老服务的政策可以发现,现有的政策中对于机构养老的规定相对较多,对养老机构的设立、收费、运行等都有一定的政策可以查询,但是对于养老机构的监督和奖惩这一方面却找不到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文件,只有在相关的文件中会提到,要加强各部门的监督,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或给予一定的处罚和奖励。一方面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也无法引起相关负责人的重视,不利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及养老事业的发展。

2.2.2医养相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滞后

以省会郑州市为例,根据郑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截止2015年底,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近110万,而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近16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近20万②,占据了老年人的32%以上,这一部分老年人对于医疗养老的需求更为迫切,但是目前关于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在郑州市尚处于试点阶段,真正的实行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老年人对于医疗的需要却已经迫在眉睫。

2.2.3多元化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

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家庭规模的缩小,赡养比率在不断的增加,家庭的负担会越来越重。但是就目前而言,养老机构的数量,床位数供应与老年人的需求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状态。

2.3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面临的机遇

2.3.1国家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助餐助行等服务的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水电气热价格优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③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明确要求④。习总书记提出“五個着力”: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着力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⑤。国家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积极修订和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要深化养老服务业的“放管服”改革,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为贯彻和做好此工作的落实,民政部颁布2019年1号文件,规定对养老机构不再实施许可,并按照“一门、一网、一次”的办理原则,落实问责制,并加强对养老机构事中事后的监管,通过政策的宣传和引导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2.3.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家庭养老一直是养老的主要模式,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人口寿命的延长,家庭养老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支撑,能够有效缓解家庭养老的负担,也可以让老年人在不离开自己的家庭的同时享受到全面的养老服务。根据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对于上门看病养老服务需求占据了38.1%,其次为上门做家务和康复护理,其比例分别是12.1%,11.3%。同时,心理咨询或聊天解闷服务、健康教育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助餐服务,助浴服务等也存在一定比例的需求。需求的多样性给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发展机遇。

2.4 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中的威胁

2.4.1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

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可以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人才专业队伍建设、社会参与和民间资本的投入、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备等方面来分析。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养老基本能够提供的也是日渐照料、基本的家政服务等简单的服务,老年人的文化娱乐需求,精神需求的有效供给相对不足。对于老年人的照料需要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护工,他们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照顾。根据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至2020年,中国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将达到8千万左右,养老护理员的岗位应达到700万左右,但是目前养老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持证上岗人员大约5万人,养老护理员存在很大的缺口。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进而影响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专业人才的缺失对于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2.4.2 传统生活观念的影响

“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和思想深深的禁锢着老年人的思想。家庭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的第一支柱,大部分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只有少部分会选择社区养老或者机构养老。

3 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

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河南省构建多元化养老体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能够清晰的看到河南省在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矩阵模型,规避风险,把握机遇,利用自身已有的优势,克服短板,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

3.1政府是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

3.1.1 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科学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

政府在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起到兜底保障的作用,同时也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直接影响着未来养老服务体系的走向。应该将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从政策引领、落地执行、监督检查、有效整改,从顶层到基层,从部门到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上下衔接,左右互通的养老服务体系,从而保证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

3.1.2 明确政府职能,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

河南省目前对于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的政策不够全面,社区养老缺少相关政策法规,对于机构养老,已有的政策也是对养老机构的资助办法,对于更进一步细化的政策很匮乏。为了保障河南省养老服务体系的科学构建,养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全面、系统、科学,并且具有可操作性。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监督检查奖惩机制,这样可以让社会认真对待养老事业。

3.2 社会是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资源

3.2.1积极扶持社会公众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来

社会公众的参与,民间资本的投入,能够激活养老服务市场的活力,可以弥补政府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短板,起到补充的作用。郑州市政府应该对于民办养老机构设立的土地规划、税收优惠、建设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配套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保证政策能够落实到位,确保执行力。

3.2.2 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养老服务体系的多元化意味着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养老服务内容的多元化及养老服务需求层次的多元化。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需求的内容不一样,需要的层次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的养老服务内容,这一点符合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就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而言,主要有家庭、政府、社区、市场、社会组织,单纯依靠一个主体,很难保证构建科学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把社会公众,民间资本引入到养老事业的发展中来,能够激活养老服务市场的活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3.3 专业人才是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3.3.1充分发挥高校职能

充分发挥当地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与当地高校合作,建立专业护理人员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可以设立养老相关的专业,给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把社会工作、社会保障与护理专业相结合,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

3.3.2开展校企合作

开展校企合作,签订就业实习实训基地,鼓励相关专业的学生去社区和养老机构实习,一方面可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和非专业人员进行互动,把他们的经验和自己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3.4 转变养老观念,营造多元化养老服务氛围

3.4.1 做好宣传工作,树立积极养老观

敬老、爱老优秀传统一直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并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老龄事业的发展中来。利用多媒体、宣传展画、养生讲座等方式,增强老年人对养老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养老观念。

3.4.2营造健康的养老环境

让社会大众的广泛参与到敬老、爱老的活动中来,志愿者和义工一方面能够缓解现有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营造一个良好的养老氛围。养老环境一方面是硬件设施,如健身场所、休闲娱乐场所、读书室等,要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另一方面就软文化,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有利于老年人从家中走出来,改变传统家庭养老的观念,融入到社会中去,享受更健全的养老服务。

4 小结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升级,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满足老年人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社区、家庭等多个方面构建科学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积极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注释:

①河南省民政事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②郑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网址:http://llw.zzsmzj.gov.cn/sitegroup/zzsllw/html/ff80808156bafed20156da/20170630112121041.html

③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④习近平: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网址: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2/174584.html

⑤罗良意.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动老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J].社会工作,2018.

⑥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网址:http://www.cncaprc.gov.cn/contents/2/177118.html

[参考文献]

[1]辜胜阻,吴华君,曹冬梅.构建科学合理养老服务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建议[J].人口研究,2017(1).

[2]王平萍.基于SWOT分析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J].社会视野,中国集体经济,2018(33).

[3]聂丽,张瑞.河南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SWOT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7).

[4]邓大松,李玉娇.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制度理性、供需困境与模式创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8(1).

[5]贾玉娇.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解决思路[J].求索,2017(10).

[6]纪焕文,王瑞林等.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30).

[7]聂丽,张睿.河南省城市居家养老的SWOT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07).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8年度调研课题:河南省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基于SWOT分析(项目编号:SKL-2018-487)階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河南 登封 452470)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