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现状及对策

2019-11-22 14:33冯伟
绿色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水利安全生产体制

冯伟

摘要:指出了安全生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政治大事、民生要事、发展难事。当前水利工程众多,水利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从主体责任、监管难度、基层监督基础等方面分析了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现状,分别从思想认识、责任意识、能力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制机制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可行的对策。水利要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水利安全监督工作必须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要求,适应新常态,勇于担当.奋力作为,为水利改革发展筑牢平安基础。

关键词:水利;安全生产;监督;意识;责任;体制

中图分类号:Q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8-0161-02

1水利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

1.1国家对水利安全生产新要求

安全生产事关群众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不容丝毫懈怠。水利安全监督丁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进一步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式方法,不断夯实监管基础,提高监管能力,为推进水利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1.2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安全生产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新常态,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这就意味着人民群众的诉求已从重物质需求向重精神需求跨越,对安全、舒适、健康、幸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安全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安全生产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为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安全生产这个基础必须打牢,绝不能滞后,不能成为短板,尤其是防范重特大事故必须有切实的成效。发生重特大事故不仅严重冲击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而且影响党的形象、政府的形象,影响人民福祉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多措并举,强化监管。努力打造平安水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利安全监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3行业发展对水利安全生产新要求

传统水利重在防治水害、驱使水利,过于强调水的物质属性、功用属性;而现代水利追求人水和谐、持续健康,注重水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我国治水矛盾已从除水害、兴水利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的科学判断,明确了“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随着水利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必然要求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水利行业实际,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改革力度,完善体制机制制度,不断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以信息化、标准化为抓手,逐步实现水利安全生产现代化。

2水利安全生产监管现状

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虽整体平稳向好,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较多,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人员、手段、能力等不适应当前水利改革发展新形势的深层次矛盾显现出来,必须高度警觉和重视。

2.1主体责任压实难

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对“三必须”的思想意识还未牢固树立,对自身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视程度不够。基层项目管理单位法人大多是临时组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难以满足管理需求;监理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能力和数量的要求没有相关标准,现场指导和管理的能力不足;施工单位现场监管人员基本符合持证上岗要求,但劳务人员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安全意识总体偏低,在建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压实较难。

2.2监督管理难度大

水利工程类别多、监督范围广、建设进度紧、质量要求高,安全风险随之增多,隐患排查治理任务艰巨,安全管理难度加大,这些都给水利安全监督工作带来非同一般的压力和挑战,也与水利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投入低、基层安全生产专业力量薄弱形成较大反差。

2.3基层监督机构基础薄弱

基层安全监督部门负责对本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本地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监督,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重要支撑。

但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力量不足、力度不够、效能不高、执法不强的问题较为突出,人员专业技术存在短板,切实影响了基层水利监督的行政效能。

3水利安全生产监管对策

安全生产监管是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效的有力措施,应当主动适应“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的大形势,结合实际,梳理问题,抓住痛点,精准发力,现提出以下对策。

3.1进一步强化认识

要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安全生产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水利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水利建设投资规模大、进度要求高,已建水利工程数量多、运行时间久,风险隐患点较多。面对这些现实问题,要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艰巨,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有力的措施,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3.2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意识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落实是关键,着重要解决好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使每一个责任人都能够认真地履职尽责,实现责任的全覆盖。重点要厘清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的安全生产职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真正把业务范围内工程安全当作大事来抓。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一把手”带头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导,检查督导要有计划、留痕迹、讲成效。

3.3加强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

提前谋划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各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要按照工作职责,全面做好各自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督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落实主体责任,全力确保生产安全。加强督查队伍建设,务必把督查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迅速组建满足需要的队伍、配备足够的人员,强化各项工作保障,让督查人员尽快熟悉包括安全生产在内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为实现强监管的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3.4重点抓好隐患排查治理

积极开展经常性、不间断、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安全风险管控,实现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关口前移。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安全为重点,抓好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加大现场安全巡查、督导频次,督促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工程建设安全。强化水利工程运行安全检查,对各类水库、水闸、农村水电站管理单位,水文监测、人员密集场所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大“四不两直”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力度,问责处罚要抓住要害、打在痛处,坚决防止走形式、走过场和运动式检查,严格实施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联合惩戒。

3.5持续深化水利安全生产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积极开展改革试点,继续深化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建设、安全生产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改革试点工作。坚持以点带面,大力推进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化纳入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达到即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4结语

水利要实现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牢牢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水利安全生产体制
向水而生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经典来信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