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婷 朱泽聪 曾维丁
摘要:指出了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为一系列太湖长江水系引排工程之一,该工程的建设主要为改善望虞河西岸地区排涝条件和水环境影响的重要工程之一,工程通水运行后对与其水系沟通的主要支流及工程本身河道水质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对工程建设前及建成通水后主要支流及工程本身河道水质进行了对比调查,并对该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同类型水利项目的水环境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环境;走马塘;影响调查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8-0087-03
1引言
近年来,太湖水体呈富营养化水平,蓝藻暴发频繁,严重影响太湖周边和流域下游城市供水、生态环境和景观旅游等综合功能发挥。为改善太湖流域水环境,提高太湖水環境容量,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太湖长江水系引排工程。其中,走马塘工程是治太工程中改善望虞河西岸地区排涝条件和水环境影响的重要工程之一。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地处江苏省无锡市的锡山区、新区以及苏州市的张家港市、常熟市境内,南自京杭运河起,利用现有河道,拓浚沈渎港、走马塘、锡北运河,沿锡山、常熟、张家港三市(区)交界的王庄向东北方向延伸,平地开河与七干河相接,拓浚七干河入江,全长66.51km,其中利用老河拓浚长30.55km,平地开河长35.96km,主要有张家港枢纽和江边枢纽两座控制建筑物。本工程于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2年6月,走马塘工程实现全线通水。
工程范围内涉及主要支河有伯渎港、九里河、锡北运河、张家港4条支流,具体位置关系如图1。本文主要对工程建设前及建成通水后对主要支流及工程本身河道水质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
2对区域主要支流水质的影响
2.1对伯渎港水质影响
为分析工程运行对伯渎港水质的影响,选取了伯渎港河大坊桥、荻泽桥、梅村3个监测断面,对其2009~2013年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1~3可以看出,同一水平年伯渎港各个断面中荻泽桥断面水质较其余断面水质稍好,而从2009~2013年间,各断面水质在小范围内变动,并呈现好转的趋势。
2.2对九里河水质影响
以鸟嘴渡桥、安镇两个监测断面从2009~2013年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基础来分析,走马塘工程运行对九里河水质的影响。
根据表4和表5可知,与施工前(2009年)相比,工程运行后(2013年)九里河监测断面溶解氧浓度有所上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以及总磷呈现下降趋势,这就表明走马塘工程运行改善了九里河水体水质状况。
2.3对锡北运河水质影响
选取锡北运河港下、张泾、新师桥三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变化情况来对锡北运河水质影响进行分析,各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如表6~表8。
表6~8反映了施工前、后锡北运河各断面水质指标变化情况,根据上表可以分析得知:从2009~2013年,锡北运河各断面溶解氧呈现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及总磷逐渐下降,整体水质有所好转;并且由于走马塘工程对区域排污、排涝的作用,从新师桥断面至港下断面,水质也得到改善。
2.4对张家港水质影响
2009~2013年,张家港北国大桥以及张家港大桥水质监测结果如表9和表10所示。从表中看出从2009~2012年,北国大桥、张家港大桥断面水质保持较为稳定,到2013年断面各指标都逐渐好转,这表明走马塘工程的实施对张家港水质也起到了改善作用。
3工程运行对走马塘干流水质影响
走马塘锡北运河南段干流选取义庄桥为监测断面,2010~2013年走马塘干流义庄桥断面水质监测结果如表11所示。
走马塘干流自锡北运河至七干河段为开挖段,为此以港口立交、港王路桥、七干河闸断面在2013年9~12月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水质监测结果如表12~14所示。
从表11~14中各断面水质指标监测结果分析得知,由于走马塘承担了望虞河西岸地区排污排涝的任务,西岸地区河流通过走马塘干流排入长江,这就导致了走马塘干流水质有所下降。2013年12月张家港枢纽开启泵排运行,引起西岸地区河流汇入走马塘锡北运河北段,港口立交、港王路桥、七干河闸断面水质变化较大,整体呈下降趋势。
4结语
通过对工程运行后望虞河西岸地区伯渎港、九里河、锡北运河、张家港以及走马塘干流水质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走马塘工程的运行为望虞河西岸地区河网提供了排江出路,带动了区域河网水体流动,伯渎港、九里河、锡北运河、张家港水体水质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由于西岸地区大量水的汇人,走马塘干流水体水质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