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嘉怡
摘 要: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政府大力推动旅游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一度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旅游区”“郊区”“城市边缘化地带”是它们新的名字。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应当探讨如何在保护现有乡村人居相处模式的前提下,发展乡村,建立人与城市之间的新的“共同生活”模式,打破固有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不同”的生活壁垒,使我们的新农村,不再被一味地“同质化”,变得更具有包容性。基于此,文章尝试从共享空间着手,进一步研究乡村振兴保护型设计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共享空间;共享乡村
当今城市建筑使得城市居民不再有邻里,一堵堵墙壁、相差万里的房价、巨大的城乡差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在新的乡村发展中,以经济旅游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会使我们失去更多传统的乡村地域文化,传统的人居相处模式陷入“城市冷漠”。唯有通过改变发展形势、改变设计结构、融合建筑功能来保留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才能慢慢使我们的乡村、城市变得更具包容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在乡土之间,保护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与人居生活模式、习俗,正是保护中华文化的根。
共享空间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其空间环境、文化特殊性能够激励人们更具包容性地生活在一起。通过建立新的区域认同感,建议更具包容性的环境及设施可以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改变当下城市人与人之间存在隔阂的现状。
一、“共享乡村”的发展机遇
(一)国家政策助力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1]。”到得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出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及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对农民房屋和宅基地使用进行适度放松。党中央在国家层面所展开的政策探索,也使乡村的集体产权能流入市场得到明确,把闲置的产权转为能够在市场流动的资金。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各地地方政府进行了更符合当地的、灵活的探索,渐渐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二)丰富的闲置资源
“共享乡村”实施乡村建设和产权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保障,就是农村有着种类多、数量多的闲置房屋与宅基地。合理地再利用宅基地与闲置房屋,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和“共享乡村”的实现。伴随当前国内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就业机会多,种种生活条件也较为优越,但是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失衡,农村经济发展能力不足,承载能力较弱,使得许多农村居民想要離开农村,去城市中追求更完善的养老、教育及更高的生活质量[2]。城市中不断涌入农村人口,农村居住人口明显减少,进而导致“空心房”大量出现。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的闲置房屋至少有7千万套,乡村的房屋闲置率超过了14%。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腾退零星、闲置宅基地9.7万户、7.2万亩,并且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数量伴随城镇化进程,仍将持续增加。
(三)巨大的市场需求
农村在资源、环境和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使之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存在有市场需求。发展“共享乡村”能够进一步挖掘出乡村的巨大市场,进而加快乡村振兴的实现。当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城市居民入住农村,这些城市居民入住农村所产生的次生需求将会进一步推动“共享乡村”发展。一方面,中国人都有着比较重的传统思想,认为要“落叶归根”,许多人在年轻的时候会选择在城市打拼,但到了老年后又会想回到农村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环境也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而乡村环境相比于城市而言,有着更为缓慢的生活节奏,更为良好的空气质量以及优美的环境,能够让人们居住得更为舒适。因此,人们在受到城市化的副作用影响之后,更想到乡村享受休闲时光。此外,当前城市文化有着较重的现代化痕迹,部分还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蚀,而乡村仍保留着较多形式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都体现出浓重的乡村特色,甚至有些还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能够给城市居民以心灵上的浸润。
二、乡村振兴保护型设计策略
(一)合理利用现有乡村老旧建筑,建立“共享空间”
如何使乡村建筑群落呈现更多自然生长的气息呢?笔者认为,建筑师团队在设计的时候,应尝试基于原有老旧建筑,在建筑布局上进行“加减”。设计师对于“肌理”一词都十分熟悉,但是实际过程中较难复制与模仿出乡村的“肌理”,这是由于乡村的“肌理”是经过了数代人的生活与生产才逐渐形成的[3]。其中有村民间产权的界限、风俗的空间秩序,以及家族内部财产的分割痕迹。若是能够将村落竖起来,则能够带给人一种错落而紧密的感觉,如同经历岁月挤压的一块岩层,而这样的乡村才是真实的。因此,需要着手改扩建现有的宅基地,如此做的优点主要如下:一是基本不会改变院、巷的空间尺度,新建筑与原有房子有着一致体量。二是在具体改造过程中,将实施房屋征收政策,若是受到阻碍,也不会影响到整体设计。乡村本就有着丰富的空间,通过对村落空间中自然的收放、转折进行利用,再顺势做一些“图底关系”“加减法”就能够呈现出自然生长的气息。
(二)保留乡村原有特色地域文化,加深文化认同感
本土文化底蕴的重要表现就是乡村共享空间,需要充分尊重与挖掘本土文化,遵循村落历史肌理进行改造或新建工作,尤其要注意保护与谨慎修复古居、古街,并尽量发动村民传承地方文化活动,以保证乡村有着持续、质朴的乡土魅力,延续乡村的异质性。
(三)保留原始的建筑排列方式,依照山水大环境,改善乡村环境
游客在有着更强参与感和体验性的乡村旅游新模式中,既能够进一步接触乡村,又能与村民的接触更为紧密,进而为乡村的公共交往添加了新可能,而乡村公共空间属于乡村旅游、乡村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划分公共空间的时候,可结合点状、线状、面状公共空间来进行,旨在构建起点、线、面结合的乡村公开空间形态网络,使公开空间活力得到良好激发,从而促使游客和村民更为良好地进行交往。点状公开空间,有着分布广、使用效率高、可达性强的特点,因而需要梳理其中萧条隐蔽的公共空间,以确保空间整洁安全、道路畅通;线状公共空间,则要与村中重要的点状空间相连接,通过摆放椅凳、围合植物,将一些消极空间打通,如水边垂钓浣洗和街巷拐角,将乡村公共空间的骨架搭建起来;面状公共空间,则属于开敞的空间,人们有着较为强烈的举办活动的功能需求与共享交往需求,要注意空间规模,形式也不可呆板,通常形状多为长、正方形,以及规整的多边形,面积建议为200—300m2。[4]并且,将棋牌桌设置到商铺旁,将纳凉桌椅设置到广场树荫下,也有可能使社交活动增加,有助于游客、村民间展开交往。
另外,要注意挖掘出符合乡土特色主题的景观元素,并采用天然质朴的材料和乡土植物,来营造公共空间景观。比如,果实采摘、亲子农耕教育等主题乐园。同时,在选择植物配置的时候,要留意不可种植如曼陀罗、如意草等有刺、有毒的植物。建议种植杨桃树、芒果等,以营造出四季常青的乡村景观。
(四)规划街道使用,区分行车区与无车区
所谓行车区即为主干道,而无车区则是指居民区、老旧建筑保护区、私田等。在保护型乡村设计中,应对无车区进行充分利用,将之规划建设为共享空间,旨在尽可能为乡村民众提供更多一起娱乐、一起劳作、闲话家常的场所,更进一步孕育乡村传统文化,再现儿时的家乡温度,在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摆脱掉“城市冷漠”。实际上,在国外就已有这方面的尝试,全球范围内已出现有多个非正式的商业型或居住型共享街道。这些街道通过移除分配给步行、自行车和机动化车辆的专用空间,形成一个共享使用的街道,所有使用者们更加谨慎并尊重彼此。这些都为乡村无车区共享空间的规划,提供了参考经验。
(五)改变以往过分重视发展的规划模式,拒绝建立以经济商业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地
城市在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人们对于生活的享受。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迫切想要逃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个让自己的身心都能放松的环境。乡村旅游的市场活跃了起来,成为了近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和关注的焦点。然而却鲜有口碑良好、体验上乘的乡村旅游项目,反倒是多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化气息浓厚的“假古镇”“假农村”。从根本上讲,旅游本身就是资本市场的一个投资领域,乡村旅游也是如此。但问题是,资本市场的青睐是为了让乡村的景色更加美好,还是为了填饱自己的私囊呢?对于乡村旅游而言,一大半价值来源于其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本地居民作为文化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景点的质量和游客体验。农村本是城市居民得以逃离喧嚣的最后一块净土。现在却因过度商业化被不断侵蚀,环境和文化都饱受摧残。诚然,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完全去商业化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在牵头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忘初心,要更多关注自身的“本味”。
三、结语
总之,“共享乡村”前途是十分光明的,其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探索农村经济良性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需要竭力聚集促进乡村振兴的合力,以更明确的目的、更有效的措施,穩步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业全面升级以及农民全方位发展,从而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孙玉滨.山东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教育研究,2018(3):11-12.
[2]罗必良.明确发展思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南方经济,2017(10):12-15.
[3]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51-57.
[4]万信,龙迎伟.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价值及实现理路[J].江苏农业科学,2018(17):335-338.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