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2019-11-22 11:47李颖胡可心李伟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1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互联网分析

李颖 胡可心 李伟

摘要:“互联网+现代农业”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引导和支持,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初见成效。然而由于其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机制不成熟且与我国传统农业的融合需要时间,仍存在农业自身转型的局限性、进入条件较苛刻、顶层设计缺乏、农产品市场受限、地域发展差异等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问题;分析

“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将物联网、云计算、先进农业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与配送中,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的基本方式,它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互联网+”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我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大致分为六种:大数据分析模式、智能生产模式、电子商务模式、创意农业模式、智慧物流模式以及惠普金融模式。其中,重点以智能生产模式以及电子商务模式为主。现代农业科技园在“互联网+”上的应用大多为在种植前或过程中,利用大数据分析作物生长所需的条件、养分等;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运用物联网等技术严格控制湿度、温度、光照等等作物所需生长条件;农产品及其附加在网络上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销售;线下在园区内开展服务性活动以及对农业相关人员的培训课程达到盈利的目的;而智慧物流以及惠普金融模式则将农业与现代物流和金融保险类联系起来,拓展了农业的市场。

截至2018年7月,全国已选出三批、共计6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的汇众农场为例,其育苗中心有着严格的控制系统控制农作物生长条件,同时监控系统监视着作物的生长状态,他们将“物联网”系统有效并充分地运用到了农业生产中。盈利模式是将一二三产业进行结合,销售农产品的同时也销售农业培训课程、亲子项目活动,采摘观光活动等,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获得主要利润。成都还有另一个中外合作的科技园,即中以津惠农业科技园,园区内的全部设备都从以色列这个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的国家进口,引进他们优秀的滴灌技术,并聘请以色列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都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控制,以实现精准农业,后续他们还将继续建设农场,利用先进的畜牧业养殖技术进行动物的培育。像这样的农场以及科技园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不管是私人还是政府都在大力发展新农业。“互联网+现代农业”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农村注入创收新活力,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途径,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千百年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诸多因素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当今中国仍然面临着若干问题,因此,它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当前农业自身存在转型的局限性

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生产技术的影响,农业技术缺少创新、发展滞后。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需要时间,把“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起来,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农民对互联网操作技术不足,相关人才缺乏,在农业生产方面的突破急切需要技术及人才的培养及引入。

农业技术能实现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提高生产效率,推进产业升级。而我国停留在传统农业,且农业生产的主体为农民,掌握的先进技术较少,要想促进农业发展,引入技术是必要措施。

现代农业显著的特点就是运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要在现代农业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必定需要操作人员对相关操作系统以及农业技术的充分了解。我国大部分农民知识储备不够,导致了技术的局限;对互联网的操作也不了解,互联网+模式进展较为困难。首先,以农民为主体的大部分农业生产者采用较传统的技术,我国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储备缺乏,由于受就业局势的影响,专注于农业技术的人较少,因此,我国农业技术在国际并不算先进;其次,对农民的相关技术指导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技术的运用需要与当地实际相适应。

二、进入条件较苛刻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很大的区别就是现代农业大多实行规模化生产,然而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也会带来高额土地租金以及流转费的问题。且当前运用现代农业模式的皆为实力雄厚的投资者,个体经营者难以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和亏损,政府又缺少相应的支持,令许多看到“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潜力的人望而却步。

“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农业领域利用了大数据、物联网、云技术等新技术,这些技术的引入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也需要引进相关技术,以中以津惠农业科技园来说,园区内技术设备都从以色列引进,设备价值就高达两千多万元,還有前期发展不可避免的亏损,以及后期的不断投入,并且我国的农业贷款是十分困难的,现代农业的两个硬性条件便将大部分创业者拒之门外。

创业者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当一个行业的创业者缺少,则该行业难以快速发展。而创业者自身素质,比如资金、技术、经营管理能力,对行业发展有着不同的推动力度。资金与技术水平除去自身努力外,还需要一定政府支持,并不是创业者自身所能决定,而管理能力是能通过自我学习提升的。我国管理类人才当前在现代农业领域总数较少,且培养管理能力需要时间,因此,我国当前现代农业发展不尽人意。

三、顶层设计缺乏

顶层设计指中央及地方政府对于“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统筹规划和支持。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基础设施、政府调控、信贷支持、法律体系的建设。

1. 总体规划缺失

中央虽然在2016年发出一号文件表明了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视与支持,给出了宏观鼓励,也提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给出了总体目标。但至今为止,并未有具体文件对行业总体布局进行规划,行业框架建设、发展阶段与目标都未提出,规章制度、工作机制也不完善,只有宏观理论指导,实践发展滞后。

2. 政府缺少相应产业政策

毋庸置疑,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十分重要。“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市场秩序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政府对于行业发展也有引导作用,且不同地区需要当地政府因地制宜,进行规划和引导,想要发展现代农业,政府就要有效的发挥职能。

农业是一个非常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影响的行业,自然条件不可控,只能进行相应的调节来减少其带来的影响,但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社会条件很大一部分都可以由政府的相关政策得以引导,来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3. 信贷支持不足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且互联网模式的普及也需要大量资金,是个人无法承担的。政府的财政支出应给予相应的资金,才能进行相应的建设,资金是前提,地区要有足够的资金才能相应发展。而信贷支持是国家对于现代农业资金扶持的最有效方式,通过金融机构优惠,帮助现代农业发展。不管是个人、企业、项目,都有资格去申请,从而筹集到所需且成本较低的资金,有利于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投入。中央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由于时间较短,信贷体制还不完善,对于投放区域、重点对象、特色培育等方面还未细化到点。

信贷支持在现代农业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信贷需求与信贷供给不平衡,信贷满足率较低;信贷产品创新匮乏,缺少对专业特色的培养;由于农产品自身特点,农业具有较大不可控风险,且生产周期对于信贷资金的周期要求较高。

4.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对于农业部分的法律本就不太完善,在 “互联网+”现代农业中的电子商务农业没有正式规定,只有地方政策以及文件中有提及,例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就首次明确了支持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政策。2019年新出台的《电商法》并没有对农业电商的规定,仅是对平台的责任加重,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没有对经营者提出保障,具体条款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法律体系是对利益的重要保障,产业的发展也是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互联网自身特点就决定了许多漏洞的存在,且“互联网+现代农业”又是新兴产业,产业体系尚在发展中,法律规范也需要健全,才能实现良好健康发展。

四、现代农业农产品市场受限

1. 市场接受程度

现代农业运用了较高的生产技术,农产品也多为有机产品,意味着较高的市场价格,普通老百姓可能觉得难以接受。在大众认知里,对于“有机”的概念不太了解,也不清楚有机农产品的价值,所以更倾向于购买传统农产品,市场接受程度并不高。

2. 市场拓展空间

我国当前农业市场以传统农业为主,电商类農业占比较小。且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传统市场处于饱和状态,现代农业想要打开市场有一定的难度。现代农业产品主要特点为有机、生态、健康,低端市场接受程度较低,应瞄准中高端市场进行宣传和拓展,用有机满足生活品质要求较高的需求者,才能有效扩大市场份额,获取利润。

五、地域发展差异

我国地大物博,地域广阔,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不一,自然条件也不同,受不同地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市场、交通、农业技术、劳动力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环境有较大的地区差异。

“互联网+现代农业”不仅可以结合起来起来解决当地的农业问题,还能将互联网与农业分开,实现跨区域合作,进行资源再配置。中西部偏远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农业用地充足,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社会经济条件较落后,潜力有待激发。“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无疑会是巨大的商机,但西部地区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限制,短期内难以发展。东部及沿海发展较好的地区,对“互联网+”接受程度较高,技术储备优良,但由于城市化而缺少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如果两地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将东部的资金、技术用于西部发展现代农业,再利用“互联网+”对农业产品进行销售,也算一种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国莉.“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探究[J].开封大学学报,2018(01).

基金项目:2018年四川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四川省农业众筹发展模式及风险研究”(立项编号:201810636144);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李伟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互联网分析
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公示公告
分析:是谁要过节
我省3园区入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回头潮
拟入选“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公示名单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