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蓉
【关键词】 数学教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率;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171—01
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而简便运算能力是小学运算能力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至关重要。可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简便运算教学,并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简便运算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激发学生简便运算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简便运算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主动进行简便运算。因此,教学时,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体会到简便运算的价值所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教师不能和传统教学中一样,只出示一些枯燥乏味的算式,让学生重复计算。要重视训练形式的多样性。笔者认为,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游戏闯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简便运算的能力。当然,训练的形式还很多,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适时选用教学方法和训练形式。
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故事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喜洋洋、美羊羊一起上街给羊村的羊买衣服,商店的衣服上衣标价82元,裤子标价18元,他们一共需要买48套衣服。于是,他们便和灰太狼老板砍价。灰太狼老板表示便宜一些可以,但是前提是他们要和自己比比,看谁先算出48套衣服一共需要多少钱。如果喜洋洋、美羊羊的速度更快,就给他们便宜一点。喜洋洋和美羊羊欣然接受了这个挑战,并在纸上列出了算式“82×48+18×48”。可是他们刚刚列出算式,灰太狼老板就已经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这让喜洋洋和美羊羊傻眼了。于是他们追问灰太狼老板是怎么算的,灰太狼老板告诉他们自己用了简便运算。这样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简便运算的欲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深学生对运算原理的理解
简便运算不仅仅需要意识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运算原理和技巧。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时候虽然学生有意识简便运算,但是却常常容易出错。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对运算的原理理解不到位,对运算技巧的掌握不熟练所造成的。因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需要注意加深学生对运算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运算技巧,从而提高简便运算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101×48” “99×48”这样的简便运算,可能很多学生一开始都不知道如何对其进行简便化处理,甚至可能列出错误的简便运算算式“100 × 48 + 1”、“100 × 48 - 1”,显然如此运算所得出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适时指导学生复习乘法运算的法則、方法、意义,以巩固他们对运算原理的正确掌握。一开始就明确“100 × 48 + 1”、“100 × 48-1”这样的方法是错误的,认识到“101×48”等于100个48再加上1个48,“99×48”等于100个48再减去1个48,从而列出正确的简便运算方法。
另外,由于学生对运算技巧的掌握不熟练,还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128-42-58”的简便运算中,将简便运算的式子列为“128-58-42”或“128-(58-42)”。显然,前者不够简便,后者又是错误的。这都需要强化、加深学生对基本运算原理的理解,才能进一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简便运算技巧。
三、强化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直接联系
显然,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如果学生要通过运算来解决问题,这对他们的运算速度就会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久久不能得出正确的运算结果,就体现不出学生的知识、素质与能力。所以,在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应当强化教学与生活之间的直接联系,培养学生对简便运算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提前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简便运算应用情境,并做好实践应用的准备。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教室模拟成为商场、小卖部,用书本、文具等作为商品,并标上售价、折扣,然后让学生扮演买家与卖家,采取简便运算的方法,进行应付、找零计算,看谁的运算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整个过程中,教师不用做过多的干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即可。如果双方的运算结果出现了差异,则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所在,彼此指正。这样一来,就直接建立起了简便运算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加真实的训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