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萌
【关键词】 传统文化;目的;教师;校园文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9—0026—01
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利于传承并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学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那么怎样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进校园,更好地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一、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明确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道德传承,是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让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思想、文字、语言、艺术、节日、民俗等走进学校这个场地,从而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传播、弘扬、激发、熏染人类最美好最本真的情感,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要挖掘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传统文化精神,经过长期积淀和传承,其价值内涵保持了高度的稳定性,获得了高度的文化认同感,至今仍然是教育非常重要的营养源泉。
二、传统文化教育应该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字載体集中保留在经史子集中,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对此加以甄别筛选,依照教学任务,结合各自的诵读活动,分学段、分年级推荐给学生,对学生讲解分析,不可不加选择地让学生盲目吸收。
2.认识国家的重要纪念日和传统节日,这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
3.认识国粹,让学生增加历史文化知识、热爱祖国。
4.讲一些励志的历史名人、成语典故,这些优秀素材可陶冶学生情操,使其励志,培育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认识优秀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亲近真实,就在身边,从小认识体会感官,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加深了学生的乡土情结, 有益于学生成长。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师任重道远
教师是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参与者,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更新,更应注重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作为文化、文明的传播者,教师要不断提高文化解读力,提高文化学习力,积极“充电”,增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知。
传统文化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是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各类培训,因地制宜,采取长短结合、通专兼顾、学教互促的策略,充分发挥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根据教师自身的情况以及学校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整体的教学水平,以取得更好培训效果。
四、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濡染功能。校园物质文化的直感性、精神文化的隐渗性、制度文化的规范性和活动文化的体验性,使“它像空气一样包围着受教育者,让学生自觉地去感受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可以有效克服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和流于形式,实现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和陶冶师生,强化教育主体的生活体验,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校园内的标志牌、宣传牌、走廊上的各种固定标语牌均可规范使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将这种宣传贯穿到校园电子屏幕、电化教学、学校主页、宣传栏、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在日常活动中,校园广播站可播放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让师生在感受欣赏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让传统文化精神深入人心。
五、要抓住课程和课堂两大阵地,根据校情开发校本教材
进行教材体系建设,首先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精选经典传统文化,明确什么样的传统文化可以进校园,这是校本教材编排的主要一点。学校和教师一定要对此加以甄别筛选,把好关口。其次在传统文化内容上,要有“阶段性”“适切性”,依照教学大纲,结合各自的诵读活动,分学段、分年级推荐给学生。展现传统文化以有趣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有趣不仅是形式上的,而且是内容上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应突出故事性即“事趣”,初中阶段应偏重“知趣”,高中阶段则要走向“理趣”,使这三者互有偏重,体现认知规律。
总之,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国民素养的重要方法,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贴近师生教学实际,运用正确教育理念,融会贯通,务实创新,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校园焕发生命和活力。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998)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