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佳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知道如何表露真情,导致作文死板,缺乏灵动性。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小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生活经历和社会阅历,缺少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写作时胡编乱造,作文充满假话、空话。在小学写作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作文内容更丰富,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通过实际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增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并且将这种经历作为作文的素材,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有东西可写”,作文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不断突破作文教学在教学开展中的障碍;在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的作文流露真情实感,更加贴近生活。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以“校园的秋天”为题的作文。校园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秋天是一个别具特色的季节,为了写好这个生活化的题目,学生就会细心观察校园中的事物,体会校园秋天的美景,甚至还会发现一些平时注意不到的细节,自然对生活的感悟也会加深一些。
写作前,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如,给出几幅校园同一地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学生对其进行观察,找出校园秋天与其他季节的区别。这种区别包括景物上的,色调上的,人物衣着行为上的等。比如,给出不同季节校园课间操场的照片,同学们可能观察到这样的景象——春天,操场上的树刚冒出芽,流淌着淡淡的绿色。经过了严冬,学生们像被放出笼子的小鸟,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有追逐打闹的,有踢毽跳绳的。夏天,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灼热的太阳高挂在空中,学生们畏惧阳光,纷纷躲在树荫下,或吃着冰棒,或拿着扇子扇风。秋天,树叶变成了金黄色,一部分挂在树梢,一部分落在地上,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层金子。学生们有的捡拾落叶,有的在荡秋千,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冬天,树木光秃秃的,一片寂寥的灰褐色。操场上行人稀少,偶尔出现几个,也是捂着厚厚的棉衣,低头快速走过……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增强对事物的情感体验,投入到作文中去,做到有 “米”可用,有情可抒。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亲自观察校园的变化,让学生放松身体和心灵,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将对写作的热情投入到自然中去,在写作中表达真实情感,促进小学作文教学的开展。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小学阶段,很多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认为写作是一种负担。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负面情绪,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作文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情境中放松身心,提高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在欢乐的教学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写作技能的提升。
例如,想要提高学生关于人物描写方面的写作技巧,就可以课本为模板,在多媒体大屏幕上放映一张刘胡兰的肖像,让学生对这张肖像进行观察,然后动笔描写,写完之后让学生与课本的描写内容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描写人物的技巧。又或者,教师可以运用扩句的形式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增强,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句子,如“我爱吃月饼”,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扩写。不同的学生会写出不一样的句子,有的学生会写:“贪吃的我喜欢吃大大的月饼。”有的学生可能会写:“斯文的我喜欢慢慢地吃月饼。”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给予一定的鼓励,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断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學的开展。
结语:
作文教学的开展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抓住小学这个启蒙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意识,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积累一定的作文素材,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促进情感的激发。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
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