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 尼
我的曾祖父龙昆玉(1897——1974)是望江县凉泉乡龙家下仓村人。其父亲是雇农,家境贫寒。他自幼体质羸弱,十二、三岁时,其父将他送去跟人学理发,因此他唱戏成名之后还有人称呼他为“龙头匠”。他很不喜欢父亲给他选择的这份职业。凉泉一带历史上就是个“戏窝窝”,那一带的人不但喜欢看戏、唱戏,也还出过不少名角儿。人们认为,唱戏的虽然穷却很快乐。曾祖父脑子很灵光,天生就一副好嗓子,平日总爱说说唱唱,山歌、道腔、黄梅调,他一听就会。内行都说他是个唱戏的好材料,他也想拜师学唱戏,做一个走南闯北逍遥自在的戏子。但其父认为唱戏非正当职业,不能养家糊口,只有“打流的”(不务正业的)才去干这种事儿。父命难违,只好继续做剃头匠。
曾祖父十四、五岁时父亲去世,他便失了管束,可以自为自主了。于是他毅然抛下剃头刀,先拜了一个叫胡云龙的黄梅调艺人为师,随其跟班学艺。(此人无甚名气,生平无考)入门之后,经人引荐,拜在了著名艺人扬润宝门下攻学青衣。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扬润宝的精心调教下,他艺窍大开,凭借天生的好嗓子和过人的艺术悟性,很快在圈内崭露头角,观众也逐渐认识了这个唱做俱佳的好“男旦”。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粉丝越来越多,他想独立挑头组班演出了。但苦于无经济实力,置办不起服饰行头,自然也就组织不起自己的戏班。但遇有演出机会,绝不放过!临时租赁一些简单行头,邀请社会零散艺人拼班子进行演出。演完便分钱散伙。这类演出季节性、偶然性很强,收入也极不稳定。经过数年的打拼,他虽已成为望江境内数得着的名角之一,但却无法摆脱贫困,因而蹉跎到三十多岁才在族人的帮助下娶妻成家。其妻徐艾姣乃邻村贫苦农家之女,禀性温婉贤良。曾祖父因职业性质,长期飘泊在外,且拿回家的收入也很少,几乎是凭着其妻徐艾姣勤劳的双手独立支撑起这个家。她为龙家生育了两儿一女,长子龙甲炳、次女龙梅花、小儿龙甲水。
长子出世之后,曾祖父倍感生活压力沉重,他决定出外闯一闯。听说湖北英山一带请戏的多,兴许能挣到钱。于是,他邀约了几个艺友,租赁了一担稻箩未装满的简易服饰行头,踏上了远征之路。他们从英山到霍山穿行在穷乡僻壤唱“草皮墩子戏”(形容串村卖唱),动乱年代,山民贫苦,看个戏也只是穷作乐,付给演唱者的报酬也十分有限。曾祖父他们一趟演出下来也仅仅糊个嘴而已。
太慈镇有个创办于一九二二年的黄梅调班社“合意堂”,班主陈季生是富家独子,因酷爱唱戏,下海办班。他置办了成堂的服饰装备,制订了正规的管理班规,网罗了望江境内顶级知名艺人如扬润宝、胡卯林、查小德、徐柳生、徐松涛等轮番在班内担任领衔主演,培育了相对稳定的演出市场。演职人员收入也相对比较稳定。曾祖父闯荡多年已有了相当的名气,应陈季生老板之邀也加盟了“合意堂”。此时正是他的艺术巅峰时期,师父扬润宝已渐衰老,常演剧目基本专由他领衔主演。被公认的拿手戏有《红梅惊疯》里的“红梅”、《乌金记》里的“陈氏”、《荞麦记》里的“外婆”等。这些戏到哪都叫得响。他嗓音明亮圆润,运腔婉转娴熟。由于当时没有弦乐、曲谱的规范约束,在演唱时,他喜欢随着激情自由运腔,经常花样翻新,每场唱法不同,有时连司鼓都难以捉摸。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唱腔流派,后辈将曾祖父创立的独特唱法誉称为“龙腔 ”。不少戏迷就好他这一口。只要有他登台演唱都说是“龙昆玉的班子来了!”我自幼跟随爷爷奶奶在剧团长大,耳濡目染逐渐爱上了这一行,中学没上完便辍学随爷爷奶奶跟班学艺。经爷爷奶奶口口相传学会了不少老腔老调,但曾祖父的唱腔韵味我始终把握不好。安庆市政府将“龙腔”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我有幸选为传承人。这对我也是一种鞭策,督促我将“龙腔”这朵黄梅戏百花苑中的奇葩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我将加倍努力不负重托。
曾祖父加盟“合意堂”后,受到班主陈季生的倚重,生活上也关心照顾有加。知道他家庭负担重,每次出外演出都给他预支一些安家费,名义上是暂借,实际上大都不了了之。伏季封箱停演,还将他和班内一些核心骨干招聚家中吃住练功。主顾相处亲若弟兄。因此,曾祖父自加盟“合意堂”之后,除遇特殊情况 “走穴”短暂独立演出外,一直在该班挂牌,直至一九五二年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成立。县剧团成立时的主要班底多来自“合意堂”。还有一事值得记述一下,一九四九年曾祖父曾帮助凉泉乡政府组建剧团宣传土改。虽历时不长,但对土改工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安庆成立黄梅戏学校时,他被抽调到该校当声腔教师直至退休。
据老艺人回忆,龙老为人谦和,对艺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无论大小角色都会认真表演,十分投入。唱苦情戏总能声泪俱下,观众陪着一起落泪。他一生受到无数戏迷追捧,但身处战乱年代,社会地位低下,收入微薄,深陷贫困。直至进入国办剧团有了固定工资后生活才得已改善。他的三个子女,长子龙甲炳(我爷爷)少年时曾送去学泥瓦匠,但儿子与老子小时一样,一心迷恋唱戏。龙老无奈,只好将其带在身边教他唱戏。但因教子过严动辄打骂,至使儿子逆反,教不下去,只好将其交托给著名艺人查小德。爷爷悟性极高,不但学得快,且能举一反三。后来也成了观众喜爱的好佬,县剧团成立时,被任命为首任业务团长。不久又成长为名冠一方的表演艺术家。次子龙甲水出外谋生失联,不知所终。女儿龙梅花嫁做农家妇今尚健在,年已九旬开外。曾祖父从戏校退休后回到老家龙家下仓居住,于公元一九六八年病世,享年七十一岁,归葬于龙氏祖茔(爷爷去世后也归葬于此)。县剧团每年送戏下乡,只要在附近演出,团长都会带领青年演员到爷爷父子坟前祭扫,缅怀龙氏父子为黄梅戏做出的历史贡献。
在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中,“龙腔”是望江流派的代称,她是自蔡仲贤以下历经百年约六代左右艺人的心血孕育而成,我曾祖父龙昆玉是这六代左右先贤群星谱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先贤们开创的艺术之路,我们后生晚辈一定要接力下去,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