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语文教师的使命(节选)

2019-11-21 05:23于漪
语文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文教育

于漪

我教过很多学科,先教过心理学,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去教历史。我当时阅读了很多史料,学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史料。再后来,又让我教语文,校长说:“是最高指示,在战争中学習战争。”我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隔行如隔山。历史课,要讲淝水之战,把它搞清楚了之后就能讲了,而语文课,是很难教的,一百个人可以教出一百个样子。什么叫语文教育?一句话,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我想语文课程或者语文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就在此吧。在我们面前有很多困惑,对语文的价值和意义有了认识后,我们会觉得乐此不疲。

一、要明确“语文是母语”这个定位

当前语文教学有许多误区与语文的定位有关。通常我们说语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这个定位突出的是语文的工具价值。这给学生、语文老师包括家长,都带来很多困惑。我们讲的语文实际上应该是母语,母语和一般语言文字是有区别的。我们学习都德《最后一课》,课文里提到的是法语,还有像德语、日语、英语,都是以国家命名的,而我们的语文不是这样。因此,我们的孩子学习语文,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学习的是母语。

在中小学,语文学科跟其他学科最大的不一样是什么呢?比如数学研究图形、数字,物理研究物质及其规律,化学研究元素和物质结构,等等。这些学科都指向物质世界,唯独语文是直接指向人的,这是语文跟其他学科最大的不一样。语文学科为什么直接指向人?因为语言文字是人独有的,表达的是人的思维、情感和气质,而且语文是陪伴人的终生的,所以离开了对人的研究,就不可能有对语文的研究。

语言文字不是来自书斋,它来自生活,是陪伴人的一辈子的。对语文这个性质必须要充分认识,我们在教语言文字的时候,是在教人,教人的语言文字。我们对于语文的性质的认识,要深入到“根”上来,不要被那些光怪陆离的假象所迷惑。

二、要通过语言文字直抵学生的心灵

一百多年来语文的独立设科历史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当时国家积贫积弱,学西洋,先学习枪炮,后要改变人,改变人就要办教育。一些有识之士兴办新学,这是洋学堂的开始。洋学堂要学科学、学计算,许多教材都从西方引进,如数学啊,物理啊,化学啊,这一点不奇怪,也无可非议。但是“中文”外国没有,没办法引进,“中文”该怎么学的问题自然就提出来了。中文,当时就是“中国文学”,它的定位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是实用,给家里要写家书,政府要写公文,表达贵于明达而已;另一个关键词是训练。我觉得当时对“语文”的定位有它的先进性,中国向来文史哲不分家,“中国文学”独立设科后,强调实用和训练,是有价值的。那个时候有人提出,不仅要有工具训练,还要有精神训练,这真了不起!几十年来,语文教学的目标一直左右摇摆,这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成长有不良影响。语文学科就像大杂烩,这些年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字宪法”一直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思路。任何一位老师,不论教哪一门学科,都不能定为一尊,人是多样的,什么都标准化,这是不行的。改革开放百花齐放,语文教学有各种做法,不是每个人的做法都很科学,因为每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各具特色。个体力量,各有千秋,相互补充,教师这个群体就会产生群体效应,个性得以张扬。

1985年以前,教育园地各种做法风起云涌,1985年标准化试题进入高考。广东先试点一年,学生只会打钩打叉,不会理解中心思想。但是我们有个奇怪的定律,认为凡搞教学试验必成功,其实并非如此,这需要向西方学习。比如,美国曾以政府的行政力量来推动布鲁纳结构主义,他们的口号是要教育与科技同步,试验了十几年,结果中小学教育质量滑坡,后来宣布失败,我们也要有这样的科学精神。

一课一练全覆盖,赚的是家长的钱,害的是孩子的前途,这对我们语文教育的伤害难以言表,育分不育人哪!孩子不断变化,现在看上去的缺点,在成长过程中是会变化的。语文教师要训练自己敏锐的目光,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比如有个男孩子喜欢捉鱼捉虾,我指导他将鱼虾放到办公室的脸盆里,培养他的耐心。情感是可以转移的,叫“移情”。兴趣也是可以转移的,我们有了共同语言,情感上不是他靠近我,而是我靠近他。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乌龟与龙虾大战》,写得很好,但错别字很多。我把他请到办公室面批作文,并印出来在全班讲解,他很受鼓舞。我们要让孩子跟语言文字有感情。教师的工作是铺路、搭桥,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不能代替学生。学生有了兴趣后,心静下来,才能学得好。离开生活学语文是学不好的,学语文既要读有字书,也要读无字书。语文水平的高低跟认识能力、生活经历、学习积累是紧密联系的。

“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当时提出来是先进的,这对稳定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些年来,重求学而不重读书,学生没有文化积淀,怎么写得出好文章呢?读和写很重要。我教书这么多年来,学生作业就两样,课外读书和随笔。我把津贴拿来给学生买书和杂志,一两个月开次读书交流会。每天上早读课一定是练口,让学生介绍杂志里的文章,有的介绍得非常好。一个初中生读《静静的顿河》,他可以写十几个人的人物分析,这样的孩子考试根本就没有问题。关键在细水长流的培养。

后来的“三个维度”是第八次课程改革。学生在学校受益最多的是知识,能力只有一半受益,求异思维、责任心等完全不成比例,所以才有这三个维度。新时期的课改战略定位对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回归到教育本质,才有了三个维度,这是针对我们的教育现实情况提出的。其中,过程与方法是我们的弱点,“过程”本身是教育,“方法”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能力。新时代新要求,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将来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人的教育,是人的心灵的连续体。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师生情,教会学生用两只眼睛看世界,要有责任担当,要有求真的科学态度,要有宽容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健康地成长。这三者是糅合在一起的,现在变成了语文核心素养。

三、要涵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母语教育,工具和人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教语文顶大的问题就是将其人为割裂。文化是根,没有文化,语言文字怎么会有生命力,怎么会有表现力?文化是什么?有人打比方说:皮就是肉,肉就是皮,好像洋葱一样,怎么能分割开来呢?语文就是这样。

母语教育,工具和文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化有根,语言才有表现力。语言文字的生命力充分发挥的时候,一定是它的内涵、气质,它的“魂”在起作用。打动学生的不仅是形式,一定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体。一课一练最大的弊病就是魂脱离了体,失魂落魄。我不断在否定自己,如何能把问题一提出来就直指孩子的心灵呢?我教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时,一开始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阐述作者是怎么进行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我用的是语文术语,对孩子不起作用,被我否定了。后来改变问题:这些语言描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这仍然在名词术语中游荡,我又改成:无名战士留在人间最后的话语和动作是什么?这些话语和动作显示了他怎样的性格?远边的天,远边的树,战友的手沉了下去。在一个句子里,又清晰又模糊,看上去是矛盾的,实际上,模糊是为战友的牺牲而流泪,清晰是指向了远方。它创造了这样一个场景,就像舞台灯光打在无名战士的身上,铸就了一个丰碑,这个丰碑不仅屹立在茫茫草原上,而且屹立在孩子心灵里。语言文字是有灵性的,文字不躺在纸上,它站起来与读者对话,为什么用这个词,为什么用这个结构,读者与作者交心。

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教十八个任务群,谈何容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说和做”的距离。教人就是绣花,人是需要历练的。学生的兴趣爱好、脾气性格完全不一样,我们教过各种学生后,对学生世界的丰富性就会认识得比较具体。高中对教师文化积淀的要求很高,学习任务群既有教材的编排,还需要自己去选编很多东西。教师一定要坚守,因为我们的语文是中国的,不要用外国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基础教育绝对是质量上乘的,从理念到做法确实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

四、要滴灌学生的生命之魂

教语文千万别忘记:教育,滴灌生命之魂。滴灌什么?一个是自信,一个是德性。自信需要科学文化素养,因为科学文化素养是人生存、发展的本领。此外,孩子还要懂得做人的德性、做人的底线,这样他们就能经得起风浪。语文的博览、游历很重要。当时我教《花兒为什么这样红》,会向学生说明生物价值、遗传价值。学要少而精,活学活用。根本的东西是最重要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语文教师自己要有定力,千万不要随风吹,要有对文化和教育的判断力。

教书不是说书;教书,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堂不是训练教师的思维和语言的地方,而是教师带领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运用的地方。汤显祖在《牡丹亭》里写得好,丫鬟春香跟杜丽娘说园子里的景色美得不得了,她介绍得活灵活现,如临其问。学习要身临其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世界如此复杂,而语言正是反映人生、社会的。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轻重,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难点。我梦寐以求的是叶嘉莹先生讲顾随先生上课,“飞扬变化,一片神行”,禅机说到无言处,空有游丝百尺长。这就是我一辈子追求的:每个学生都沉浸在人类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境界之中,精神获得成长,将来在事业上可以作出灿烂的贡献。我老讲一辈子学习当老师,不是谦虚之辞,确实是我的真心话。作为语文老师,我实在太不合格,讲得不妥之处,还请各位指教。

(胡根林整理,有改动)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文教育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芜湖市芜湖县召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安陆市荣膺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
2015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