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勇 李晓佩
【摘要】主导性是新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和鲜明的指涉。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着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思政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
【关键词】思政课 教师 激励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思政课是立德管方向、铸魂塑“三观”、育人强精神的“大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应自觉担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以“八个相统一”为根本遵循,着力提升专业化水平,持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作为社会期望、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随着历史演进与教育发展而不断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将教师角色定位为“传道者、授业者、解惑者”,近代社会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引导者”,现代社会将教师角色定位为“引导者、研究者、合作者”。当下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赋予教师不同的角色定位,如,基于网络时代,认为教师承载着“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等角色;基于终身学习的社会视角,认为教师承载着“参谋者、引导者、促进者”等角色;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角,认为教师承载着“学习指导者、课程建构者、教育协作者、心理健康调适者”等角色。无论是在时间逻辑上还是在功能逻辑上,教师都承担了多重角色,这就需要从教育目标和学科特点出发,给予教师精准的角色定位。
“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思政课的一般规律,又明确了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从时代要求看,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而教师是这一“关键课程”的执行者和组织者,其价值追求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判断。从教育目标看,思政课最根本的任务在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教师具有导向或纠偏功能,其价值在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确的理论观点、有效的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精神支柱、明确发展目标、强化社会责任,实现全面和长远发展。从教学过程看,无论是课程设计、进程安排、内容选择、方法运用,还是传授知识、阐释理论、组织活动、效果评价等,均由教师领导、实施和掌控,并作用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发挥好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方面的要求,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 精准把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基本目标、一般规律、内在要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魅力和活力。
一是要有高度,这是发挥好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首先,站位要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而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是培养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教师要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在实处。其次,政治要强。思政课教师必须强化政治意识、把握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生思想深处生根、开花。
二是要有深度,这是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思政课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较强,讲好思政课并非易事。从课程设置看,思政课课程体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改革开放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从教学规律看,思政课既需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又需要兼顾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学段学生的理论需要和接受程度。这些都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深厚的学识基础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必须不断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答学生的现实之问;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纵观古今上下千年的宽阔学术视野,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学习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以及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
三是要有温度,这是发挥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关键。从根本上说,思政课是“有情感”的教人、育人、化人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铸魂育人、立德树人。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遵循“八个相统一”,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学内容上应强化针对性,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时代性,积极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灵活采用专题式、案例式和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推进多样化、互动化、生动化、协同化教学,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实践教学中应突出体验性,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舞台。
当前,由于一些学校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存在学科建设边缘化、激励机制缺失、教研资源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进而影响了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为思政课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提供动力支持和有效保障。
一要营造好氛围。铸魂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社会协同,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思政学科带头人、邀请社科理论专家到学校讲课,推动形成学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努力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二要打造好队伍。通过建立健全思政课教师选用、培养、考核等机制,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在选用上,严格按照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政治关”,把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在培养上,结合学校实际需求,科学制定思政课教师培养计划,帮助其提高素质、提升技能、扩展视野、树立自信;在考核上,進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大数据技术与点评、自评、互评等方式相结合,对教师绩效等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评价作为其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工作中的重要依据。
三要创造好条件。着力改善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中优先保障思政课建设,创造增加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自觉增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注:本文系2019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项目编号:19JDSZK02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3月19日。
②吴家华:《“八个统一”: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红旗文稿》,2019年第7期。
③赵奚赟:《高校思政教育如何提升亲和力》,《人民论坛》,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