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

2019-11-21 04:31张静王永宁
银行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质量商业银行金融

张静 王永宁

新时代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是顺势而为

经济高质量与金融高质量相辅相成。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化解社会矛盾、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决策,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时代主旋律。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要素来看,金融以其独特的资金融通功能满足经济发展资金需求、为实体企业提供资金周转便利、激活市场活力,促进实体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反之,从金融高质量发展依存的重要基础来看,经济的健康高质量发展可促进金融顺畅循环、提升创新力度和缓解风险压力。可见,经济高质量与金融高质量发展密切关联、相辅相成。

中小商业银行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以城农商行为代表的广大中小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主动作为,通过股权优化、转型创新和上市等一系列举措,成为国内金融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业资产份额来看,截至2019年一季度,城农商行资产总额71.34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25.86%,较股份制商业银行所占比重高8.43个百分点;从参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程度来看,大多数城农商行将自身发展定位为“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实践中,深耕区域、下沉服务和打造特色,是区域重大战略项目、民生工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和市民百姓的主要金融服务方,更是提供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因此,要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推动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

风险管理是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新时代,中小商业银行应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收入结构、客户体系、产品体系和风险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其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党的十九大以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防范风险,回归本源”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一项永恒的主题。中小商业银行尽管普遍规模较小,但其既具有一般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存在的风险特征,又因服务地域和对象的特殊性,形成了个性化的风险特征。因此,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风险管控与收益平衡,是中小商业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条件。

新时代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的特点

适应环境变化的脆弱性引发的风险

经济风险: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要素调整。中小商业银行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较强,造成其业务发展与所在地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密切联系,所在地的经济、社会、文化水平决定其业务水平和风险特征。因此,中小商业银行与区域的关联度高,受地方经济风险影响显著。尤其在当前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一是全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积极响应深入贯彻经济供给侧改革,在去产能、去杠杆过程中,产能过剩行业被淘汰中的信用风险逐步暴露;二是区域经济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实体经济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会发生相应转变,中小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较弱面临业务收缩风险;三是中小商业银行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重要融资来源(贷款、非标、城投债等),地方政府债务质量对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较大。

政策风险:监管政策的普适性与针对性调整。近年来,在贯彻落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出台资管新规、理财新规、流动性新规和风险分类新规等系列银行业普适性监管政策,提出相应监管要求。从适应此类政策新规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其资本实力雄厚、产品体系完善、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等,适应监管的业务管理切换能力较强;而中小商业银行在规模品牌实力较弱、产品服务创新以及风险管控能力有限的情形下受到较大冲击,面临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承担更高合规成本、贷款资产质量下行和风险增加的压力。另外,对于部分宏观政策和监管要求,尽管监管对象为各类银行业机构,但受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充足影响,中小商业银行无法与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享受平等待遇,对业务拓展形成约束和限制,产生多种风险形成的压力。例如,在央行货币投放方式发生了变化时,更多的通过MLS、SLF等工具投放,而这些工具需要相应的抵押品(如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缺乏此类抵押品,迫使其不得通过同业存单的方式来扩张负债,进而带来风险隐患。总之,在多项监管新政叠加冲击之下,在针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补偿政策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中小银行将持续面临业务转型挑战,并不得不在风险和收益间探索新的平衡。

科技风险:科技应用与科技本身带来的不确定性。金融科技澎湃来袭,中小商业银行虽然面临资金、人才等资源约束,但为能提升服务体验和效能,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纷纷加快发展金融科技,也因此面临由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型风险。从金融科技风险形成原因来看,金融科技渗透至各项金融业务和管理中,一方面出现了如直销银行、手机银行、线上信贷、智能投顾、高频交易、手机钱包等新的业态,这些领域的金融行为均是新型风险形成因素的可能原因,大幅增加了风险源。另一方面,从底层硬件、网络基础设施,到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数据分析应用,均拓展了风险形成领域,加大了风险原因甄别的难度。此外,从金融科技风险扩散的途径来看,金融科技创新不断,形成众多的新产品、新平台、新组织、新业态,这些新技术应用在金融、技术和网络风险的叠加与聚合效应下,风险传递速度更快、波及面更广。以上由金融科技发展引发的风险加大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

经营管理欠缺引发的风险

治理风险。目前,中小商业银行基本都按照《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等相关规定和监管要求,建立了達到“形似”标准的公司治理架构,公司治理初具雏形。但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大多由多个当地城市信用社法人机构整合而成,公司治理在历史基础、股权结构、所处区域的经济金融环境以及与地方政府关系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更为复杂,呈现出不同与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导致发生被动关联交易,治理主体越位、缺位等现象,扭曲了公司治理本质上的制衡关系和架构,形成了很多显性或隐性的金融风险,包商银行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以及与之的关联交易是导致被接管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从治理机制来看,信息披露、考核评价和职责边界均不规范,审计、风险、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专业委员会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对风险管理不能产生应有的把控作用,成为诸多重大风险的来源。

市场风险。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同业相比,在业务拓展和经营管理中处于劣势地位,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2019年5月24日,央行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市场风险偏好和情绪受到了明显扰动,尽管监管层通过释放流动性有效平抑了市场波动,但因此造成的相关影响在市场间仍会传递, 短期内对中小商业银行形成影响,存在进一步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此外,近年来,得益于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的释放和金融监管套利空间的存在,影子银行快速兴起。一方面,影子银行在推动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使其利润增速和净息差不断收窄,盈利压力上升且经营风险增强;另一方面,影子银行资产端、负债端的期限和风险不对称,在其具有跨市场的高度关联性特点的作用下,加剧了银行期限错配,放大了金融风险的跨市场传染。中小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能力较弱,在此类市场冲击下面临极大的风险管控压力。

信用风险。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放缓,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紧缩,经营业绩面临下滑压力,这不利于“服务中小”的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和持续发展,相反,使其面临盈利能力下滑以及信用风险增强的局面。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金融科技迅猛发展以及包商银行事件引发的低评级同业存单的发行难度加大,中小商业银行的揽储压力增加,负债成本上升,在此情形下,中小商业银行偏好于将有限的额度调整到更高利润的业务上,主攻价格更高的信用卡借款和信用贷等高风险业务,放大了信用风险的冲击。

流动性风险。近年来,从负债结构来看,传统的居民、非居民和公司客户存款来源持续降低,同业负债以及表内理财占比持续提升。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更加依赖高息揽储,同业存单成为其扩表、融资的重要手段,同业存单虽然帮助以城商行为代表的小型银行扩充了负债端,但也带来了很多隐患。一方面,包商银行被接管释放打破刚兑的信号,这对不同评级的同业存单将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面临重新定价压力,部分资质较差的中小银行同业资金融入难度加大,信用分化持续加大,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同业存单的期限较短,需要持续滚动发行才能满足融资需求,在短期流动性紧张时,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中小商业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大幅下降。

中小商业银行高质量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

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当前,银行业发展进入高资本、低增长、低盈利的发展阶段,中小银行尤其如此,走精细化和内涵式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尤为必要,顶层战略设计显得日益重要。同时,依法合规是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前提。中小银行应在依法合规的框架下,科学合理地制定未来发展规划,避免盲目扩张、无序竞争,夯实发展基础,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西安银行认识到战略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确定了“提升主动经营风险的能力,确保风险与收益平衡,全力支持业务发展与战略转型”的风险战略,将战略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保障和行动依据,并将总体发展基调定位为“乘风顺势,稳中求进”,明确新阶段发展是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严守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严格贯彻风险防控理念,将严防风险基因通过战略的引领作用注入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中。

建立良好的風险文化。中小银行经营环境在发生深刻变化,业务模式在不断地创新演变,而抗宏观风险能力较弱,不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要特别注重风险的防控,建立起良好的风险文化,营造风险防控氛围,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削弱风险影响的程度,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将金融风险防控作为开展高质量工作的行动准绳。在风险文化建设方面,西安银行重视风险文化的建设工作,以“风险和收益均衡”为基本原则,提出以“经营风险”为基础,以“驾驭风险、创造价值”为基本目标的风险文化理念。并以风险文化理念为基础,把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与能力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切实把“防风险、抓重点、补短板”贯彻到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当中。

搭建规范的公司治理。在当前中小银行变革与转型加快时期,严格贯彻监管要求,遵守市场规则,强化内部管理,搭建法制化、市场化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防范风险、实现持续稳健的高质量发展。与大型商业银行或股份制银行相比,部分中小银行股权结构复杂,易形成关联交易,且存在控股股东资质不合规、股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强化公司治理无论对于满足监管要求、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还是规范自身经营发展、防范风险,都符合中小银行发展的实际需求。鉴于优化公司治理对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实践中,西安银行致力于将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形成了市场化、多元制衡的股权结构;搭建了专业、多元的董监事会团队,为提升战略管理与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保障;充分发挥股东协同优势,与主要股东保持长期互动的合作关系,将“引资”、“引智”与“引技”充分结合。

运用先进的防控手段。数字化、智能化和开放化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来源、风险表现形式和风控模式,因此,强化风险管理和优化风险管理方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中小银行不仅面临更多风险,而且风险防控在工具应用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中小银行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信息获取中维度不足、效率不高的问题,有效地评估与客户相关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等,提升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西安银行利用大数据,积极与多个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搭建自身数据处理的基础平台,深挖数据价值,提升了数据化风控能力,努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

深化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当前,去杠杆、防风险和严监管成为金融监管政策的主基调,中小商业银行应主动适应监管要求, 扎实做好自查自纠,防范风险案件发生;尤其要注重对重点领域风险的防控,加强大额风险暴露和集中度管理;还要抓好不良资产和高风险资产的清收化解,提升资产质量。在风险防范方面,西安银行始终把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与能力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坚持风险管理先行,坚持“稳健审慎”和“主动进取”的风险偏好,加大对重点领域各类风险的核查与管控,科学处理业务创新和风险管理的关系,将“防风险”贯彻到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当中。

(作者单位:西安银行)

猜你喜欢
高质量商业银行金融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