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摘 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被使用到各个地方,在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目前,越来越多的行政事业单位重视审计工作,在单位内部均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着重对本单位的财务等各方面进行审计,防范风险,控制质量。因此,内部审计部门为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也引入信息化技术,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导入信息化审计系统,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在行政单位来看,财务审计工作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审计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目标管理以及预算的控制具有非常法的作用,审计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发现本单位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因此,审计工作结合信息化的技术,能够让审计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本文阐述了信息化在审计工作中的使用情况并研究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财务审计 信息化技术 创新与实践
传统的审计工作主要是依靠人工来实现,尤其是在遇到大量的数据复核的时候,那么人工难免出现错误以及工作量也比较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引进审计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可以帮助审计工作人员完成大量的数据复核工作,还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此外,改变原有的审计模式能够促进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引入信息化的审计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审计效率,还能过够确保各项数据的准确性。
一、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审计信息化运用情况
(一)在现场审计方面发生变化
第一,审计工作现场执行过程中,拥有大量财务数据、采购数据需要进行分析性复核,原本人工进行大量数据的筛选容易出错,而且工作效率非常低下。而信息化手段的引入有利于使得数据筛选变得非常简单,使用计算机的功能进行筛选,不仅可以是数据的筛选的准确性提高,还能够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快速的完成工作。第二,以往在针对大量数据的情况下,人工进行数据分析是不太可能的,就算分析出来,数据也不够直观。而引入审计系统,使得数据的趋势分析变得非常简单,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将数据上传至审计软件中,软件的功能可以拿数据自动生成趋势分析图,这样审计工作人员可以直观的看到数据的趋势走向,以及数据的占比,通过数据的趋势可以查出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第三,审计的程序之一就是查阅文件,查找审计证据,而以往的查找我们需要看很多的法律法规的文件,每次审计都需要进行查找。而行政事业单位引入审计系统之后,工作人员可以在审计系统中实施法律法规文件的建档,以至于往后的审计工作中,可以通过检索相关的文字就可以查找到相应的文件,既快捷又方面,从而提升了审计工作的效率。此外,以往的审计工作人员在对审计过程进行记录时,只能通过纸质的记录,这样的记录不仅容易丢失,而且审计的过程领导无法查看,引入审计系统之后,审计的过程、进度,可以在审计系统中进行共享,以便于领导能够直接了解项目的进度以及进程,这样,也有利于领导对于下一步的审计工作做出及时的做出指示,审计工作人员有利于为下一步的审计工作做好准备。
(二)审前调查发生变化
传统的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对资料进行收集一一查阅,诸如,在查看财务相关数据时,需要单位的会计将报表导出,拷贝至审计工作人员处,这样就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因此,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下,引入审计系统,在系统中可以链接相关的系统,直接调出相应的财务数据,如报表、明细账等,这样节约了很多的时间。
(三)审计档案的存放发生变化
以往的审计档案均是通过纸质化档案来保存,這就造成有些审计项目比较大,审计的资料比较多,造成整理纸质资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纸质档案需要比较大的地方进行存放,占据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空间。而引进审计系统的使用,可以将纸质化的档案转化成电子版的档案来保管,这样以来保证档案的存贮的完整性,还可以保证档案不发生损害,还能方便审计工作人员随时调阅档案。
二、分析信息化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的创新运用策略
(一)采集项目数据,推进审计信息化对接
在审计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收集资料,以往均是靠人工收集一些纸质的资料以及拷贝一些数据,而审计系统加入之后,能够实现项目的对接,加快审计人员获得审计数据的速度,实现审计资料的完美对接。另外,对于有些项目已经出具审计报告的,在审计系统中可以根据审计报告审批的建议与意见进行及时的修改,实现审计报告的实时跟新。
(二)加快审计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的步伐
要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信息化,就需要建设相应的硬件设施。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购买审计软件无形资产,使得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得以实现。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做好预算,将建设联网审计系统纳入年度预算中,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逐步推进审计联网系统平台的搭建。再次,行政事业单位网络布线应进行调整,以此保证审计平台的独立性,将互联网、党政网和电子政务的外网进行区别,以保证审计信息不外泄。
(三)提升审计人员的技术水平
审计工作采用信息化,引入信息化手段,对于掌握信息化技术的审计人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应掌握审计的相关知识,还应掌握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以便于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利用信息化手段为自身的工作服务。
在培训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分批、分组的培训方式,将审计人员进行分组、分批,一方面有利于审计人员之间形成竞争,有利于促进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二是分批进行培训,不会耽误单位的工作进程,可以继续将审计工作持续下去。培训过程中,审计人员不应仅仅只是听讲,应该一边思考,对于有疑问的方面应及时的进行询问,针对有疑虑的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信息化更好的为审计工作服务。与此同时,将信息化手段使用到审计工作中,逐渐形成以审代训、审训一体的模式,此外,审计全体人员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从而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使用信息化手段的水平。
(四)积极创新审计技术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审计工作的方式、审计技术的水平、审计人员的专业程度都需要极大地提高,逐渐扩大深度。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依法向我国地审计机关申请电子数据技术指导,并根据审计的实际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促进审计人员掌握信息化系统的程度,使得行政事业单位不断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创新审计目标。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不断优化审计数据的报送模式,健全相关的制度,确保审计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加强对审计数据的保管,有效避免审计数据的外泄。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结合单位的审计系统融入大数据平台中,促进单位审计效果的提升。
三、结束语
总之,信息化技术不断在发展,审计工作也应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步,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适用目前的审计工作,因此,应不断创新审计技术,学习信息化技术,将信息化技术与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结合,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最终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惠士,周伟,包凌霞等.经济新常态下电网企业内部审计职能转变-强化全面风险管控推进 “全覆盖网格化”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17,78 (02):18-22.
[2]彭清华.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内部审计功能拓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7,20(01):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