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治疗青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19-11-21 06:15金海燕李冕动廖成俊赖金玉张惠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0期
关键词: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金海燕 李冕动 廖成俊 赖金玉 张惠光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缺血、缺氧症状,形成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具有起病急、预后恢复慢、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可加剧医患矛盾[1]。传统意义上来说,脑梗死属于老年疾病,但近年来,经调查统计发现,45岁以下的青年脑梗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占全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3%~20%[2]。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溶栓疗法治疗该疾病,原理为溶解血栓,恢复栓塞区血液供应及脑动脉循环,防止缺血区出现不可逆损伤。发病3 h内静脉滴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有效对血栓进行溶解,故而急性超早期脑梗死的效果显著[3]。以往临床上研究的脑梗死患者多以老年为主,而关于青年脑梗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次研究就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进行了探讨,以便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选择本院70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5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42.56±1.68)岁;发病时间:40 min~5 h,平均(2.1±0.4)h;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17~50岁,平均年龄(41.52±1.54)岁;发病时间:30 min~5 h,平均(2.1±0.3)h。两组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治疗,注射用尿激酶(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337,规格:50万单位)总量为100万-150万I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 mL中,持续静脉滴注30 min。

治疗组给予rt-PA(爱通立,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大药厂生产,批准文号S20110051,规格:20 mg)治疗。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其中10%在最初的1 min内静脉推注,其余90%药物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维持1 h。如静滴期间发生血压增高、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应暂时停止输液。溶栓治疗24 h内禁止使用其他抗凝药。

两组治疗24 h后头部CT证实无出血者,应用抗栓治疗: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改善微循环、脑保护剂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血清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后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将血清分离,使用Array360型美国贝克曼特种蛋白测定仪,使用免疫散射率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水平(C-reactive protein,CRP)进行检测,使用AP-960日本协和医药株式会社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FABP)、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进行检测。

观察两组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分值范围为0~45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观察时间点为治疗前以及治疗1、7、14天后。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来进行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来进行检验,用率(%)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NSE、FABP、CRP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NSE、FABP、CRP水平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治疗组NSE、FABP、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NSE、FABP、CRP水平对比 ()

表1 两组血清NSE、FABP、CRP水平对比 ()

images/BZ_91_177_2659_2265_2778.png治疗组 18.56±2.31 5.14±0.21 450.36±30.14 290.32±10.23 32.14±5.32 7.02±0.21对照组 18.41±2.26 9.57±1.25 450.58±30.51 320.45±10.44 32.35±5.42 14.32±2.74 t值 0.286 21.545 0.032 12.707 0.170 16.375 P值 0.776 0.000 0.975 0.000 0.865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 d、7 d、14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分,)

images/BZ_91_177_3100_2265_3147.png对照组 12.43±4.25 10.32±2.51 8.32±2.15 7.69±1.25治疗组 12.45±4.32 8.24±2.12 6.14±1.05 5.32±0.47 t值 0.014 2.641 3.435 6.511 P值 0.989 0.011 0.001 0.000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见于老年人。近年来发现,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该病的治疗以预防并发症、提升脑组织血氧供应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抢救缺血半暗带为原则。以往临床上多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对于青年脑梗死的研究则较少。因此本次研究就青年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临床上将3 h内为溶栓治疗最佳时间窗,这是由于此时期患者的神经细胞仍具有分化活性,缺血半暗带损害能够可逆,对患者实施溶栓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并恢复血液供应[4-6]。目前,急性超早期脑梗死治疗药物有尿激酶、rt- PA等,尿激酶属于溶栓药物,效果显著,价格便宜,但并发症较多,因此临床上主要使用 rt- PA治疗。rt- PA是唯一经美国药物及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能够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药物,其与纤维蛋白亲和力较强,不会导致系统性纤溶状态,且能够对血栓中的纤溶酶原进行激活,溶栓作用显著[7-9]。但该药物对时间具有较高要求,存在一定风险,医师应在溶栓前准确评估患者病情,缩短开始治疗时间,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监测患者凝血情况及血压。rt- PA 能够聚集兴奋性代谢物,堆积钙钠离子及活性氧生成,可对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进行改善,舒张患者脑血管;还可开放前后交通动脉,出血风险较小,并对半暗带损伤进行特异性修复[10-12]。

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前NSE、FABP、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SE、FABP、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NSE比较容易被检测出来,且稳定性较强,可作为一种特异性脑损伤标志物质。当脑组织出现损伤可出现细胞代谢变化,脑细胞水肿形成,引起神经元的完整性被破坏,NSE会从神经元细胞中释放到细胞间隙或脑脊液中,当血脑屏障被破坏后,其通透性发生改变,使NSE从脑部随着血液循环达到周围循环中,引起血清中的NSE水平升高[13]。FABP在脂肪酸的转运、摄取和代谢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由神经元细胞表达产生,可用于评估早期脑损伤。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启动因子之一,而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认为CRP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血管炎性反应减轻,CRP水平下降[14]。故而可将NSE、FABP、CRP水平作为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的指标。研究中,治疗组治疗1 d、7 d、14 d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超早期rt- PA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超早期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青年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