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凡华
一提起蒙古族食品,不由使人顿生豪情。“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这种苍凉的歌声中,品尝着整只得烤全羊,酥脆嫩香,粗犷豪放。喝着清淡透明、酸辣浓郁的马奶酒,吃着香酥软嫩、酸甜不腻的扒驼掌,更是令人心胸宽阔,眼底空濛。
说起蒙古族菜肴,就好像一定是英雄才配吃;说起马奶酒,就似乎一定是好汉才配喝。樊哙生啖豕肉,武松连喝一十八碗烈酒,这些都像在演绎蒙古族英雄的故事;卫青深入荒漠,周亚夫屯军细柳,也都和这个天生的英雄民族有关。直来直去,横冲直撞,少了一些儒雅,少了一些含蓄,少了一些精致,这就是蒙古人,这就是蒙古族菜肴。这里多的是率直、奔放、粗狂、热情,以及沁人心脾的清冽。从蒙古族菜肴里你能体会出一种铺天盖地的进攻,一种遮天蔽日的侵略——蒙古刀的寒光让你从小就忘记胆怯,马奶酒的酸辣让你终生都记住勇敢。手把肉的肥腻,奶茶的浓香,时刻在提醒你,那种小桥流水、雕梁画栋的精致不属于这里,那种大漠落日、风雪孤城的粗狂才是蒙古族的本质。
蒙古族菜肴非常质朴,没有那种文绉绉的理论,所以没有形成菜系。但是蒙古族菜肴绝对有自己的风味。一直到今天,蒙古族菜肴都保留着自己原质化的特点。涮羊肉用的是最古老、地道的原料,杨都是那些一到两岁、重量在17到20公斤的肥羊。这些羊都是吃草原上有一种叫沙葱的植物,能让羊肉肥而不腻,鲜而不膻。
随着民族融合的逐步深入,蒙古族菜肴也和汉族的几大主要菜系互相融合。最古老的蒙古族菜肴,基本上没有什么繁文缛节,什么葱、姜、蒜,什么糖、醋、酒,都没有太多讲究。羊背就是羊背,驼掌就是驼掌,没有什么虾片、杏仁、鸡蛋、青豆、海参等配料来搭配。原汁原味,直来直去,这就是蒙古族菜肴。
蒙古族菜肴吸收鲁菜的特点比较多,讲究刀工精细,选料考究,味道以鲜浓浓郁、咸香酥脆为主,实惠大方,质朴纯净。虽然逐渐走向融合,但烤羊背等蒙古名菜仍然保留下来,这道菜经过3个半小时的烘烤,色泽鲜艳,鲜香扑鼻。如果几个要好的朋友喝到兴起处,吃着手扒肉,啖这烤羊背,啃着烤羊腿,喝着马奶酒,也一样能体会到“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气。
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天下闻名,到了蒙古包,如果您不吃饱,不喝醉,蒙古族同胞一定会很惭愧,认为没有招待好您。豪爽的歌舞,热情地献哈达,真诚地敬酒,优美地祝词,都有一种让人无法回避的热烈气氛。
把奶茶喝透了,把羊腿吃饱了,让马奶酒灌足了,扬着一杆清脆的鞭,骑着一匹高大的马,唱一曲豪爽的牧歌——我们放牧去,你的心情是不是像蓝天白云那么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