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大教学观

2019-11-20 06:46张蔚薇傅华丽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技能中职教材

张蔚薇 傅华丽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职语文教学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服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跳出固有的小格局,解决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陈旧、教学环境狭窄、教学内容浅显、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建立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语文大教学观: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对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辐射和拓展,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将“成材”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传授语文知识与发展语文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中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学生的语文能力、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使学生接受全面的、健康的、整体的、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中职语文教学的大教学观,是一种极具态度、力度、速度和温度的教学理念,它将语文放在一个大的语言领域和社会环境中,以学生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从长度、宽度、深度三个维度,带领学生从结果走向全程,从知识走向素养,从授受走向表现,帮助学生完成语言体系、美学体系还有价值观体系三方面的奠基,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以及对中职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对此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在长度上将中职语文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一)从时间上延长语文

就业质量是中职教育的生命线,因此,很多中职学生更偏重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文化课的积累,久而久之,中职学生群体普遍呈现出“低分高能”的尴尬局面。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养成有着直接影响。

从时间上延长语文,并非是提倡“拖堂”或是额外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而是力图在学生心中牢固地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开始前能主动地对预授内容有所了解、探究、思考和质疑;在结束语文课程后能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消化、巩固和拓展;特别是在他们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后,还能自觉地把语文听、说、读、写、思、辨的能力融入工作、生活,并在此过程中逐步锻造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卓越的工匠精神,完成从技能型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转变,以此来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对职业者不断变化的要求。

是以,语文在时间上的延长是自主的,更应该是终生的。教育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二)从空间上延伸语文

在张孝纯先生看来,“生活是语文之源”,所以,对语文的学习如果仅仅停留在文本解读和课堂授受,而割裂了语文与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的联系,让学生产生“学过即忘”“学之何用”的疑问,那教学结果无疑是狭隘且低效的。

从空间上延伸语文,即如朱敬本老师所言要“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从教学媒介来看,打破传统教学工具的束缚,对图文、音频、影像等资料进行资源整合,作为教学的有力补充,让语文在追求新颖、活泼的同时又不失内容上的丰富和实用;从教学方式来看,从单一的教法走向多元的模式,语文摆脱“填鸭式”教学的沉闷和呆板,回归文学的诗意与活力,让学生拥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并刺激学生生成新的学习动机,提高语文学习的实用价值;从教学场所来看,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校园,依照具体需求适时地走入社会、自然,借此增加学生实际运用语文、思考语文和积累人生经验的机会。语文空间上的延伸是热闹的,更应该是深刻的。

二、在宽度上将中职语文从文本探索至生活

(一)研读教材,落实教学目标

中职语文教材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组成,与普通高中语文教材有所区别的是它主动淡化了“学科本位”,转而围绕“职”字做文章,具有鲜明的职教特色。

从实际学情出发,在课程三维目标的设定方面,中职语文对学生“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相对简单,在完成“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的目标后,更注重在“过程与方法”环节下功夫,通过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的感悟理解,帮助其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时安排上,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的“表达与交流”相比,文本的“阅读与欣赏”占据着主导地位,旨在引导学生广泛且深入地阅读和欣赏经典作品,来达到“扩充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教学目的。

毫无疑问,教材是教学之本,是课堂之本,亦是育人之本,“本立而道生”,因此,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参,方能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实现真正高效的教学。

(二)跳出教材,对话现实生活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材无非是例子”,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重视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更不能误将教材当课程,缩小语文的范围。高质量的教学应该立足教材,又能跳出教材,实施拓展与关联,启发学生从文本探索至生活,与生活进行对话和谈判。

从方式来看,通过单元整合,进行群文阅读和主题学习,能有效地让知识避免细碎和孤立。例如学习《我的母亲》一课时,在完成梳理故事情节和剖析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作者的母亲联想到自己的母亲,再联系《卖白菜》《合欢树》等文章,想到更多的“母亲”,继而系统地思考“母爱”“亲情”等话题。这个时候,学生不再是旁观者的角色,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和作者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从意义来看,让学生看到语文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语文对丰富其自身生命的意義,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促进他们去主动追求人生经验与意义的构建。毕竟,我们从生活中学习语文,也要让语文走向生活。

三、从深度上将中职语文从技能挖掘至生命

(一)重视语文技能的培养

温儒敏先生认为,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是解决学生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此外,中职语文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要求:语文教学要为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

鉴于此,中职语文教学要在综合考虑实用性、专业性等问题后,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读专业为本,尤其重视应用文写作(自荐信、计划书、通知等)、语言运用(说话的简明、连贯与得体等)等的训练,来辅佐专业的学习,最终提升学生的从业技能;对一部分参加高职类高考的学生则要强化他们的应试技能,譬如题型分析、命题走势、得分技巧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文学鉴赏、信息加工等的能力,帮助他们考入大学继续深造;又因为语文课担负着德育、智育和美育的三重任务,所以中职语文实用性的进一步延伸就是服务学生人格养成和人生发展的技能,继而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埋下一颗精神的种子,奠定起影响其一生的精神底色。

(二)挖掘语文的生命意蕴

语文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学科,不仅承担着传播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的责任,也肩负着“挖掘语文的生命意蕴、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的使命。一如巴金先生所说:“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教学的对象是“人”,为了将人变得更好,必须让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收获情感和人格。王崧舟老师主张语文教育“应指向人的生命本体,指向表现、创造、发展的言语人生、诗意人生”,这是因为语文本身就蕴藏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更是与个体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

说到底,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精神教学,因而教师应怀揣着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理性且智慧地引领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途中积攒忧患意识、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

具体来说,一是让学生正视各组生命关系,不再“目中无人”,而是“心中有爱”;二是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最终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如果说技能的培养会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那么对语文生命意蕴的挖掘,则是促进人的灵魂成长。

综上可知,中职语文教学的大教学观,是一种极具态度、力度、速度和温度的教学理念,它将语文放在一个大的语言领域和社会环境中,以学生获得更好的身心发展为基点,从长度、宽度、深度三个维度,带领学生从结果走向全程,从知识走向素养,从授受走向表现,帮助学生完成语言体系、美学体系还有价值观体系三方面的奠基。

大教学观的提出,是语文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发展的現实需求,它不仅解决了“中职语文怎么教”“中职语文怎么了”的问题,也为解决“如何全面地培养中职生”“如何增强中职生的综合竞争力”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技能中职教材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教材精读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拼技能,享丰收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