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守海,霍文静
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110136
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即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计算机”为特征,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的信息技术革命。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其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按照托夫勒的观点:“信息化时代就是信息产生价值的时代,不再以体能和机械能为主,而是以智能为主。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①(P58~72)本文分析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兴起的泛在学习与后喻文化的本质特征、诉求及其对高等教育现状的挑战,探索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思路。
泛在学习与后喻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对高等教育直接构成挑战的主客观存在。
泛在学习是蕴含了丰富学习理念与教育意义的新型学习方式,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在计算机终端及移动通讯设备上,实现自主学习、交互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广义的“泛在学习”是指学习的无处不在,即学习发生的无处不在,学习需求的无处不在,学习资源的无处不在。狭义的“泛在学习”是指以泛在计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泛在学习最本质的特征是其“回归自然”的属性,从个体特征出发,实现个体人的全面发展。泛在学习环境下,自然的学习,高效的整合,真实的情景互动,使得学习意义和教育意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泛在学习形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意愿需求,缩小了教育市场意愿需求与有效需求的差距,对于由市场和政府调节的我国教育市场尤其是高等教育市场一直以来的非均衡态势及教育不公平,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调节作用。经济学将需求分为意愿需求和有效需求。意愿需求与消费者收入无正相关关系,更多的是主观意愿;有效需求是在市场体系不完备或市场非均衡情况下,形成的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传统高等教育市场非均衡状态中,人们对非市场分配的教育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是对市场配置的教育,却又没有能力消费,传统教育市场意愿需求远远小于有效需求。泛在学习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能够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时间与货币成本低,可获得性与可选择性高,没有地域限制。在互联网时代,其学习效率高,学习内容广泛,学习途径方法多样,人们可以基于个体的兴趣需求及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或课程进行学习,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泛在学习使得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求知需求。
泛在学习方式是对知识与人力资本的重新配置与整合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对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核心资源的再分配方式,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信息化时代,知识是生产力,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泛在学习方式以低廉的成本使个体人可以最大可能地获取需要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从而在知识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彼得·F·德鲁克所言:“在知识社会里,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任何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②(P158~220)以此逻辑推演,泛在学习方式可谓是对知识经济中的核心资源整合再分配的方式,是如革命一般,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推倒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阶级,传统的资本优势在减弱,充满创新能力的新的知识载体在壮大。泛在学习方式见证和促进了这一变革进程,其意义不仅已经远超学习本身,而且覆盖到了更广阔的经济、政治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顺应历史前进规律,泛在学习必然会逐渐兴起并充分发展。
20世纪美国当代杰出的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运用现代传播学的有关理论,从不同文化传递的视角入手,提出了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长辈向晚辈传授知识经验,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长辈和晚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后喻文化是年轻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在许多方面胜过长辈,长辈向晚辈学习的文化。
信息时代互联网和泛在学习方式的发展催生了后喻文化,后喻文化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知识更新周期短,知识量增长速度快。第二,知识获得途径更加多元便捷。不懂的问题更容易从网络获得解答。第三,文化反哺现象突出。周晓虹教授将急速变迁的时代发生的由年轻一代将知识和文化传递给他们前辈的现象定义为“文化反哺”。③泛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技术和信息支撑,学校不再是学生唯一受教育的场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学生开始“反哺”教师,晚辈开始“反哺”长辈。
泛在学习与后喻文化都源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是科技革命的产物。后喻文化会随着泛在学习的发展而发展。泛在学习与后喻文化会在主客观两方面对传统教育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前者动摇了传统教育模式,后者动摇了教师的主体性权威。
在经济学中,有效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教育需求是指国家、社会、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需求是求知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按照教育需求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教育需求分为教育机会需求和教育产品需求。教育机会需求的对象是教育机会,需求主体是受教育的个人,如果个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愿望或没有一定的支付能力,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机会需求。教育产品需求的对象是教育产品,即受教育者完成教育过程后所增加的人力资本,需求主体是各级各类用人单位。社会用人单位为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创新能力,对教育产品产生需求,如果用人单位对教育产品没有购买欲或没有购买能力,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产品需求。
一方面,泛在学习以更开放且廉价的方式开展,人们不必支付价格不菲的学费、生活费及漫长的时间成本,亦能获得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当今时代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表现为学历的贬值,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不买账,高等教育产品供给错位导致教育产品需求大幅减少。两方面合力改变了高等教育市场的机会需求。理性的受教育者会选择更高效、更高水平的学习机会,教育部取消211、985院校类别,代之以“双一流”排名,对高校及学科进行分类管理,就是应对高等教育市场需求变化的举措之一。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从其本身来看,确实有别于纯粹的经济活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产品是具有商品属性的,因而教育同其他任何商品生产部门一样都存在着供求关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制约。泛在学习要求学习者按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进度学习。其对于传统的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挑战,即高等教育如何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批判思维的发展、综合能力的养成及社会责任感的提高。
1.个性化发展。传统教育是集体授课,对不同的人传授同样的课程,按同样的进度,以同样的考核方式,很难实现因材施教。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泛在学习使张扬个性成为可能和必需,做最好的自己而不只是最好的学生。如何满足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高等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2.辩证性思维的发展。传统教育的目标是把人类文明用最快最好的方式传授下去,是单向的信息传输。而在泛在学习背景下,学生可获得的信息量极大,获得信息的途径也是多元的。如何使学生提高选择、辨别和应对这些信息的辩证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亟需考虑的问题。
3.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能够把各种知识加以综合应用的能力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最终使命。学科的交叉,知识的融合,理论和实践运用的转换是泛在学习为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也是更严峻的挑战。在无法控制的网络环境下,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相关社会能力的培养也需要高等教育发挥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农村小学校虽然规模小、人员少,但制度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农村小学的管理制度层级少,大多由学校领导班子制定,并由班子成员直接执行或监督中层执行。制度对每个教职工具有相同的约束力,校长也不例外,所以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后喻文化在高等教育中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反哺”。在信息社会,知识以数据、信息、科学和技能等形式存在,大致可分为四类:“知道是什么”——记载事实和数据;“知道为什么”——记载自然和社会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知道怎么做”——记载工作经验和技巧;“知道是谁”——谁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信息。前两者是认知类的知识,称为“显形知识”,后两者是意会类的知识,称为“隐形知识”。善于捕捉隐形知识是更高端的学习能力。高校教师对显形知识的话语权一直有着权威地位,对于隐形知识则呈现明显弱势。相反的,出生在网络时代的青年学生对于隐形知识的获得却有着更强的接受能力。“反哺”产生的物质基础已然生成,那么就只剩“反哺”范围和强度的问题了。
泛在学习习得的平权、效率、多元等价值观念,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动摇了教师的主体性权威。学生不认同一日为师终身为师的理念,也不能接受对个体属性无条件的抹杀。无论是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还是在导师安排的课题任务中,学生都渴望和争取得到更多平等的话语权,传统权威被动摇是大势所趋。
知识在信息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储量和时效,信息总量加大、渠道多元、增强的学习能力支撑了文化反哺的力量。学生在网络上获得的大量信息对高校教师自身的信息储量提出挑战,学生快速获得信息的能力对教师知识更新速度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局限于过往的教案课件,或是局限于自己研究的课题,不顾学生个体的兴趣和认知能力,那么,将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自说自话,学生自娱自乐,高校课堂低效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反馈就是文化反哺的集中体现,是对教师主体性发展提出的严峻挑战。
教育市场观的“供需说”认为,公民有权利选择接受更好条件和更高级的教育机会,同时为学校提供一定的教育成本补偿,于是形成了以学校、教师为供给方,以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为需求方的选择性教育市场,遵循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和供求决定价格的法则。当需求改变,供给也要发生改变,才能适者生存。表1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知识是知识经济中的核心资源,传统知识供给的主体是学校,尤其是高校,信息化时代中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泛在学习促进知识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要在竞争中维持现有市场份额需要一系列的创新变革。高等教育办学思路创新仍然可以依据供求关系的思路,应对挑战。
表1 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比较
泛在学习从一定程度上分走了原本会选择高等教育的部分需求,减少了生源,高等教育首先要解决开源的问题。应凭借原本的知识垄断优势,创新办学模式,分类分层次地开放教育资源供给,增加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可获得性和灵活选择性。应对泛在学习的需求,高校要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模式,努力成为泛在教育中的优秀教育家。袁振国教授提出:“云时代是群体教育家成长的时代,教育家通过互联网办教育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阶段;第二阶段是线上线下融合阶段,如微课堂、翻转课堂、MOOC等;第三阶段传统教育向泛在教育转变阶段。”④(P34~35)中国的开放大学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仍然没有摆脱高等教育教学现有的桎梏,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没有吸引力。更多是用学历学位证书做引,没有真正满足市场需求。与国内外高校搭建教育资源合作平台,一方面,可以丰富本校学生跨学校跨专业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克服教育资源、就业信息的地域限制。现在市场上的“混沌大学”就是以课程和项目合作为特征的教育资源合作平台,既满足了创新求知需求,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整合供给,同时引进市场机制,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
经济的活力在于人才的创新力,而人才的培养却在一个封闭的校园里完成,这样的机制本身就脱离了市场,脱离了社会。盲目扩招与脱离实际的培养方式,使得高等教育提供的人力资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问题。辽宁省出台政策,以高校就业率作为高校基础办学经费发放考量标准,就是希望高校对高等教育市场的产品需求变化提高敏感度,要主动走出去了解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联系企事业单位甚至社区,挖掘人才需求,调研社会问题,并与之搭建数据平台,对接人才培养,定向输出教育信息资源。例如,当今市场两大热点,一是幼教,一是老年人生活服务。研究教育和社会保障的高等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很小,这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亦会影响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我们不否定高校有提供准公共产品的职能,也不否定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只是借鉴企业管理的方法帮助高校梳理市场目标与定位,将应该做的事做好做到位。
1.定位目标市场,开展文化培训,推广顾客价值。高校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及水平,及对地方经济的充分调研,定位自己产品的目标市场,即每一所高校根据自身能力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是哪些类型的单位,有什么特点,有多少用人需求,还能否优化,能否拓展。定位之后就需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学校的管理文化,从上至下传递给每一个工作人员,即文化培训。全体教职工都要形成共同的认知,即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理念,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最后要做的是向用人单位推广高校产品的顾客价值,即我们提供的人力资本与用人单位的契合度。我们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定制培养教育服务;我们可以提供制度化的实习服务;我们可以提供学生在校的关键事件全记录方便招聘推荐等。另外,还要打造精品好课,借鉴喜马拉雅的授课思路;推进特色APP的打造,促进产学研的合作转化,扩大项目、科研的融资及营销能力,鼓励师生创业,并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甚至以资本或技术入股的方式推动项目商业化运作。
2.高校管理系统建设。高校要着手建立自己的ERP资源管理系统,对高校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方便进行财务优化及投资整合。并积极开放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方便外界对高校专业、科研、产能、就业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全面真实的数据面前,方便生源选择和做出理智的决策;方便用人单位选择适合的人才。
3.高校绩效评估系统优化。建立以就业率和产学研转化能力为标准的综合考核机制。好的管理必须有好的绩效考核,高校的发展要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院系及教师的考核要走出传统项目论文课题数量的局限,提升到以就业率和产学研转化能力的综合考评高度,从根本上转变全体教师、院系的办学发展思路。就业率证明高校供给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适配性问题;产学研转化能力证明高校作为科研主体对社会或商业价值的贡献能力。高校要系统调整制定一系列配套机制,帮助完成以此为标准的综合考量,切实提高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科研能力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4.教师主体性发展创新。第一,转变角色。高等教育的微观主体教师,在面对后喻文化的反哺和高校生存的压力下,主体性发展需要创新,要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网络意识。从传统的灌输知识的主体积极转换成泛在学习的主体,提高知识储量及更新速度,不断提升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强调自我反思和终身学习,从以教育为主向以引导为主的角色转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教师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⑤(P67)第二,培养项目运营能力。高校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本市场,整合项目资源,积极促进项目课题的产能转化。高校教师要积极学习,走出高校,走进市场,在市场竞争机制中寻找商机,积极推动项目的商业化运作,学习运营管理,优化商业发展模式。在市场中发展和发现问题,从而优化项目设计。这样的科研就不只是为了职称和数量有限的科研经费,更有可能是一项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亦或是一个商业帝国的崛起,科研才真正有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第三,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传统高校的考核机制往往忽略了教学这个环节,高校教师往往忙着写论文抓课题,课堂教学上很少下功夫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设计,高校课堂教与学的状态实在差强人意。如果没有就业上的助力,又在课堂学不到真正想学的东西,在生源不断减少的市场环境下,高校如何争取到更多优质生源?高校教师要在课堂上下功夫,设计如翻转课堂之类的形式,激励学生思考和求知的热情,切实做到引导和相互学习。课堂教学是高校办学的根本,亦是高校教师教学的根本。
泛在学习与后喻文化对高等教育知识供给主体性及高校教师主体性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高等教育现存的很多问题与桎梏,高等教育在市场机制中的优胜劣汰都是对这些挑战的反映。虽然现在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份额中仍然占据绝对优势,但部分学校部分专业提供的人力资本已然毫无竞争力,很多高校或专业退出市场已是大势所趋,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和理念所面临的根本挑战会日趋严峻,正在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创新、高校教师主体性发展思路创新已经刻不容缓。文章在创新思路上提出一些建议,归根结底是观念的转变,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都需要彻底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增强市场意识与竞争意识,高校的改革和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才能有实质性的创新。
注释:
①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②彼得·F·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③周晓虹.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98(11).
④袁振国.传统教育向泛在教育的转变[J].未来教育家,2015(12).
⑤苏霍姆林斯基,朱永新编.苏霍姆林斯基箴言[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