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

2019-11-20 03:47:04推荐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
城乡建设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中亚地区压缩机可靠性

(推荐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

站内管网

压缩机组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陆上能源管道。

管道起点位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的格达伊姆,终点位于中国新疆的霍尔果斯,A/B双线并行敷设,单线长度1833公里,其中乌国境内529公里,哈国境内1300公里,中国境内4公里。全线采用1067mm钢管154万吨,设计压力9.81兆帕。全线设置压气站8座、计量站3座,调控中心2座。该项目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在30年运营期内,将通过该管道每年向中国供应300亿方天然气。

管道下沟

该工程与国内西气东输二线相连,供气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受益人口达5亿人。中亚进口天然气,进一步满足了国内快速增长的天然气市场需求,提高了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项目建成后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4万吨,为提高我国清洁能源利用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

该工程于2008年7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A线建成通气,2010年10月B线投产,2012年10月全线达到设计输送能力。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首次在中亚地区应用抗震校核与基于应变设计方法,并采用RTTM(基于瞬变流的实时模型法)线路泄漏检测方法,保障管道运行安全。

乌国2号站夜景

2.首次引入基于可利用率和可靠性设计方法进行压缩机组配置方案分析,提升水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成功实现了不同机组搭配运行及多机组联合控制方式,解决了管道运行阶段输气量不均匀的难题。

3.首次在中亚地区采用遥感数据和ARCGIS平台进行线路设计和路由选线优化。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首次推行螺旋焊缝管应用。

4.首次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大型燃驱机组独立厂房设计方案,减少公用系统故障造成全站压缩机组停运的发生,提高了压缩机组及管道系统的的安全性。

5.开创性地将CRC内自动根焊技术和半自动焊技术相结合,自行研究开发了“内焊+半自动焊”技术,使管道焊接速度提高了1.5倍。

6.在中亚地区首次推行DLE型(干式低排放型)燃驱压缩机组,降低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UHC)等浓度水平,实现节能环保。首次引入压缩机组余热利用方案,有效提升了管道运行能源利用效率。

三、获奖情况

1.2013年度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协会石油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2010~2011年度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3.2013~2014年度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猜你喜欢
中亚地区压缩机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上海质量(2019年8期)2019-11-16 08:47:46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浅析特大型往复压缩机组的安装
压缩机组智能控制与节能增效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5:06
浅谈中亚地区EPC项目当地雇员HSE管理
当前中亚地区安全局势的特点及走势分析
面向中亚地区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讨
科教导刊(2015年20期)2015-08-05 16:40:03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电测与仪表(2015年6期)2015-04-09 12:01:18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
风能(2015年9期)2015-02-27 1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