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 抒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2020年在福州举办,这是福建向世界展示历史名城、古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的良好机会,也为世界了解福建、了解中国打开氤氲着浓郁乡愁的一扇窗。
习近平总书记对世遗保护曾作出重要指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他在17年前作的《〈福州古厝〉序》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要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全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古建文物保护法规体系,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保护修复,延续历史文化脉络,极大提升了福建人文基因的底蕴,彰显了福建历史文脉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印记。
宁德畲风楼
福建境内现存的古民居、古建筑既丰富又具有多样性。其最早的民居古建可追溯到两晋时期,历经千年嬗变,至今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在那丰富与多样的沧桑形制和斑驳肌理中,依然蕴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印记。
入闽的汉民来到福建后,带来的中原传统建筑特色,直接影响着当地的民居建筑。这种影响,又由于地区之间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出现很大差异。在沿海地带,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南迁的汉人在融入当地城池拓建、街坊划分、建筑布局和形式等方面,都明显可见中原传统形式的影响。在民居建筑中,吸收了四合院民居的格局形制。
闽南红砖厝
南迁到闽西的中原人(客家人),虽然他们在风俗语言上,长期保持着很多中原一带的特点,但因这里山高林密,常有盗匪出没,安全防范成为建造民居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形成了聚族而居,营建集体住宅的传统。
福建的边缘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或地理条件,形成与邻省相同或相似风格的民居建筑。如闽南的红砖厝,俗称“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红砖民居建筑使用红砖红瓦,用白色花岗岩做台基阶,石屋顶多为两端微翘的燕尾脊,壁廊脊等细部装饰则十分精致。
土楼
福建境内现存的古民居,最早的是在两晋时期留下来的。福建北部地区是北方汉民入闽最先到达并最早开发的地区。他们大都是从浙南、赣东北等周边地区再迁入,最后选择在福州、福安、建瓯等地开基。
由于福建北部山高林密、峡深水急,对外交通极为不便,生产及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北方移居来的汉民北部短暂居留后,就又向闽江下游及沿海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区域迁徙。
这一迁居路线,反映了先民对居住地的不懈追求。最早构建的民居一般都受到河流、山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多带有地域的明显特征,这也反映出福建古民居与环境的融合过程以及当地风俗民情的同化轨迹。
此外,福建沿海民居又有自己的特色。如福建晋江浔埔村,用蚵(海蛎)壳建造民居。海蛎壳凹面朝下,层层叠好,并用三合土粘合,看上去仿佛一排排鱼鳞,灰白粗糙的蛎壳墙面与细腻的红砖形成对比,清爽鲜明,散发着海洋气息。蛎壳墙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还不怕虫蛀。
福州三坊七巷的民居形制别具一格,马鞍墙除了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外,还隐藏着吉祥的祈求夙愿。马鞍墙上面的天际轮廓线构成龙脊,脊背上的青瓦象征着龙鳞,而马鞍墙的翘角是凤尾的形式,龙与凤交织在一起,象征“龙凤呈祥”。
据了解,福建北部地区古民居可分为东部民居、西部民居、中部山地民居三类。东部类型与福州地区的民居建筑大致相同,山墙以曲线形为主,墙体土多砖少,装饰重在木雕;西部类型接近于徽派民居,山墙以分段迭落式为主,墙体砖多土少,装饰重在砖雕;中部山地民居以楼居为主要形式。
一般而言,考虑到地理因素的制约,村落择址时必须尽量依循依山傍水、可耕可居等实用原则。但在实际条件下,村落和民居建筑对山、水的追求各有侧重,其最终形成的格局也不尽相同。
风水学认为水能聚气,故处于冠带形河水的凹曲之处建基,背山面水,山水相依,既获交通之便,又具安全防御之功。此类地理位置较佳的村落,形成历史一般较早,村落的规模较大,村中规划较好,并多在水尾、码头、路口、街口等处建立各类宫庙、坊亭。
福建宁德古民居,一般用土筑矮墙围护,清水木构架;讲究的用夯土砌筑风火山墙,石砌墙基,也有用实心砖砌墙体。建筑的山墙多为曲线(帽形或鞍形)或人字形,前后纵列式,平面多带门楼或门厅式,普遍使用石柱础。民居中雕刻较少,多集中在正厝前廊的木制轩顶、挑檐上。
地处宁德东北部的福鼎以及寿宁西部等地方的民居建筑,其风格更接近于浙江民居。主要特征表现为圆形月梁,木石构件等雕饰精细,尤其轩廊及挑檐部位的装饰更显繁缛。
中部山地民居,建筑风格与东部民居接近,但外部造型更显丰富,墙头起翘张扬,室内如照壁、门窗、柱头等处装饰较多,强调色彩的对比。
三坊七巷全景图
明清时期的中国南方农村地区,儒家伦理道德学说已经形成。这种宗法制度和道德观念,对村落的形成、民居的平面布局、房间构成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当时盛行的风水观念,特别是天人合一观念,在古村落古名居营建中直接影响着村落布局和民居建筑。
福建土楼堪称“天地人”结合的典范。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山地的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这些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建筑。
据了解,福建土楼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其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弧形等。走进土楼,卵石铺就的天井地面,镶嵌着象征五行的图案,周围住房环绕,居中是一个小中堂,堂上悬挂着族训……
福建土楼包括永定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云水谣的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无不反映天地人和的风水优选思想。
用这种观念来审视,就会发现土楼建筑视野开阔,通风采光良好,山水人三者自然和谐,同时揉进了人文因素。尤其是数十户人同住一楼,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
福建古名居古村落既是悠久历史传承的载体,也是深厚人文积淀的反映,成为当今乡土社会中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福州是福建省会城市,是一座拥有70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历史建筑多达654处,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是福建向全世界展示历史文化底蕴的窗口,同时也是福建彰显古建保护传承的良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