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牟盛辰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
浙江大湾区是浙江经济核心、开放前沿、改革高地,拥有雄厚扎实的产业基础、创新创业的改革基因,尤其在民营经济、地缘区位、海港资源、体制机制等方面优势明显,具备建成世界级大湾区的基础条件。系统分析浙江大湾区的发展表征、场域特征是深化研究的重要前提,文章从经济发展、城乡空间、综合交通、改革试点等四大维度,解构浙江大湾区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主要短板。
民营经济是浙江大湾区的最显著特色和最强劲优势,培育了阿里巴巴、吉利控股等世界知名企业。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共有93家浙江企业上榜,连续20年雄踞全国之首,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走在全国前列;浙江民企牵头设立5大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但是,浙江大湾区高水平科研院所、高能级战略平台、高层次领军人才较为缺乏,仅有3家世界500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仅为粤港澳大湾区1/3,全社会R&D占比分别比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低3.76、1.19、0.63个百分点,在人均GDP和三产占比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与世界三大湾区及粤港澳大湾区相比,虽然浙江大湾区发明专利授权量较多,但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1479件,仅为深圳的7.3%。此外,根据Moran’s I指数测算,2010~2018年浙江大湾区创新活动聚集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创新空间集聚度较低、城际创新关联度较弱,科创集聚水平有待提升。
表1 浙江大湾区与各大湾区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区域城乡高度均衡,但空间开发效率有待提升。城乡一体化与要素空间均质化是浙江大湾区空间格局的“基本面”。从纵向时序来看,浙江大湾区城镇分布基尼系数逐渐下降,在全省率先形成均匀分布。从横向比较来看,2018年,浙江大湾区城市首位度为1.19,城市规模分布均衡,建设用地集中于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开放强度高达15.3%,约等于东京湾区核心区水平,比粤港澳大湾区高近4个百分点,特别是建设用地覆盖占140公里“杭甬”发展轴的70%,杭州萧山与绍兴柯桥,绍兴上虞与宁波余姚、余慈沿线等城乡用地边界接近饱和。但是,浙江大湾区经济密度却仅为东京湾区的8.9%、纽约湾区的18.6%、旧金山湾区的24.2%,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40.6%,表明浙江大湾区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偏低。
综合交通融合发展,但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浙江大湾区位于西太平洋远洋航线、“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背倚宁波舟山港、洋山深水港两个世界级大港,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是南北沿海物流大通道、沿长江物流大通道、京港澳(台)物流大通道等“海、江、陆”物流通道的枢纽区域,实现市市通高铁、陆域县县通高速公路,交通通达率全面提升。特别是2018年浙江大湾区集装箱吞吐量达2975万标箱,为世界三大湾区总和的1.66倍,宁波舟山港保持全球唯一超“10亿吨”的超级大港地位,连续10年雄踞全球首位,集装箱吞吐量首超2600万标箱,跃居全球前3强。然而,浙江大湾区跨湾、沿湾、向湾通道明显不足,轨道交通发展相对滞后,路网密度仅为1.9km/km2。国际空港建设相对滞后,国际跨境航线数量远远低于纽约肯尼迪、东京羽田、广州白云等国际机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虽然高于世界三大湾区,但是“海进江”“江进海”还有一定困难、“多式联运”基础相对薄弱。
表2 浙江与各大湾区交通指标对比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但综合营商环境有待提升。浙江大湾区承担了数十项国家重要改革试点,是我国重大改革先行先试的重点区域,在智能制造、海洋经济、金融创新、民间投资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抓手,健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网申请、快递送达”“一号咨询、高效互动”,系统提升营商环境,有效释放经济活力。但是,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浙江大湾区营商环境仍然亟待优化。以《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为基础,参照软环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商务成本、社会服务、市场环境、国际城市营商环境等8项二级指标,外资准入开放、区域环境质量、综合法治环境等27项三级指标,综合对比浙江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宁波与纽约、东京、香港、广州、深圳营商环境可见,浙江大湾区核心城市在8大领域与世界一流湾区核心城市差距较大,尤其在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生态环境、国际城市营商环境等领域存在明显短板。
世界湾区核心城市营商环境比较
坚持顶层设计与湾区实践的辩证统一,以数字经济引领湾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产业统筹、浙沪协同、四港联动、平台开发、制度创新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海港+湾区+数字+民资”的综合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再创浙江改革开放新优势、民营经济新优势,打造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试验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战略金南翼、全球新经济科技革命的创新策源地。
1. 坚持产业立湾,聚焦民营经济与数字经济引领驱动,全面构建高能级浙江大湾区经济极核
一是着力推动大数据与大产业深度融合。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战略主线,纵深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物流在实体经济中的创新应用,深化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差异化发展。重点发展数字经济、现代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万亿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全“龙头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精准扶持机制,联动推进“强企引进”“千企升级”“万企融合”,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作、柔性化定制升级。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湾区实体经济的作用,支持符合“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优质产业,注重杭州数字经济优势与大湾区实体经济优势的融合发展,以钱塘江金融港湾为核心,构建集金融总部、风险投资、互联网金融等于一体新金融产业链,将杭州打造为全球新兴科技金融中心,深化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宁波保险创新综合试点。
二是着力推动大战略与大平台有机衔接。坚持全域化协调、特色化发展的基本思路,聚焦聚力“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智能制造、金融改革等国家重大战略,以环杭州湾为中心,联动全省重点湾区,系统建构万亩千亿重大平台、港产城湾融合平台、海洋经济特色平台。以杭州都市区、宁波港口经济圈、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协同发展为导向,依托杭州钱塘新区、宁波前湾新区、绍兴滨海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等重大载体,集聚和引进重大项目,着力做强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温州瓯江口、绍兴滨海等核心区块,优化整合提升集聚区、开发区、高新区等各类开发区及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充分发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西湖云栖小镇、江北动力小镇、梅山海洋金融小镇等战略节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提质中瑞(萧山)、中德(台州)、中美(湖州)产业合作园等重大国别产业园开发建设,努力在央地协同、虚实结合、陆海统筹、产能合作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着力推动大创新与大创业协同发展。紧扣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高新区、高教园、科技城为主载体,重点强化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嘉兴G60科创大走廊。高标准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深入推进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重点载体建设,构筑“区域—企业—院校”协同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探索采取“非对称性”政策措施,前瞻布局新兴产业前沿技术,力争在量子通信、智能制造、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汽车、互联网金融、高端船舶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以重大人才工程、重点人才平台为依托,研究出台浙江大湾区“人才新政”,充分发挥浙大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创业新四军”的作用,完善创新收益激励机制,大力培引高端领军人才、一线创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及创新型企业家,打造“双创”生态最优湾区。
2. 坚持开放活湾,紧扣四港联动与双向开放协调对接,全线畅通高效率浙江大湾区开放门户
一是高标打造陆域开放通道。聚焦宁波舟山港、杭州空港、义乌国际陆港、信息港一体联通,系统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的湾区陆域立体交通大走廊。以杭绍甬超级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杭嘉沪G60高速公路为主轴,深入推进沪苏湖高铁、杭绍台高铁、杭绍台高速等重大项目,加快甬舟铁路、湖嘉杭绍城际等项目前期,研究谋划沪舟跨海大通道(东方大通道)、甬台温沿海高铁、通苏嘉城际等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项目,着力提升扩容湾区沿海通道,全面打通湾区内部断头路,大力促进“浙沪苏皖赣闽”六地互联互通,创新以TOD开发模式优化城市空间发展,力促区域“无障碍”通行和城市重要节点“零距离”换乘,实现沪杭甬“半小时交通圈”、浙江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构建高效便捷、内联外畅的湾区交通网络。
二是全面强化海空开放枢纽。加强宁波舟山港主体地位,协调推进环杭州湾和浙东南沿海港口开发,浙沪合作深化小洋山全域综合开发,中远期适时推进大洋山开发建设,创新港口一体化发展、投资运营、开放合作、口岸监管等机制,争取在布局优化、资源共享、政策统筹、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步,争取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优化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燃料油加注、航运交易、海事仲裁等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深化与长江经济带沿线交流合作,加强江海直达船型研发应用,筹建省级江海联运集装箱、油品等专营船队,健全以“水水中转”和“江海联运”为特色的大宗商品中转体系。筹建“浙江大湾区机场联盟”,浙沪联合推进浦东、萧山、栎社等航空资源整合,将杭州萧山机场打造为亚太重要空港门户,宁波栎社机场打造为区域性国际枢纽机场,嘉兴机场打造为全球航空物流枢纽,实现湾区机场群有序竞争、错位发展。
三是加快构筑数字开放平台。紧扣“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契机,探索筹办世界数字经济博览会,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积极作用,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做强做精杭州 “eWTP”实验区、全球电子商务核心功能区等数字经济战略平台,支持大数据、智慧城市、未来社区、数字丝绸之路等领域的标志性项目建设,加快跨境电商、电子世贸平台、服务贸易、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新平台、新模式发展,优化跨境电商海外物流体系,拓展延伸“义新欧”和“义甬舟”开放通道,促进传统外贸企业、制造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优进优出,着力将浙江大湾区打造为“以数字贸易为引领的新型贸易中心”和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
3. 坚持一体兴湾,秉承接轨上海与功能提升有序统筹,全速营建高品质浙江大湾区国际都市
一是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深度融合。牢固树立“发展共同体”意识,主攻杭州湾战略协同区、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甬台温战略协同区三大区域,积极创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杭州、宁波的“双极”驱动作用,积极引导中小城市特色化发展,深化新生小城市、特大镇等试点改革,系统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体系,先行对接医保“一卡通”、公交“一卡通”等城市“一卡通”系统,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促进城乡设施、功能、服务现代化。创设浙江大湾区发展联盟,依托长三角地区合作与发展联席会议、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杭州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浙东经济合作区等现有机制,建构“政府合作协议—联席会议制度—综合协调小组”三位一体的区域协作治理体系,强化“长三角—沪浙苏—浙江大湾区”等多维度的交流合作,健全“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对接平台,重点突破专项规划、专项行动、重大项目、合作平台与民生工程。
二是与浙沪合作示范区开发深度融合。坚持浙沪协同、城际协作,以嘉兴、湖州吴兴、宁波杭州湾新区等地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浙沪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区(嘉善)协作区、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等的开发建设,着力打造浙沪合作示范区、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深化规划、政策、机制三大领域协同,努力消除与上海“制度落差”,研究制定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的配套制度,优化与松江、青浦、金山等邻浙区域常态化合作机制、制度化协调机制,进一步提升铁路、公路、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水平,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全方位承接上海“溢出”效应。积极创新收益分配、要素保障等合作机制,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浙沪合作重大项目用地,探索建立浙沪税收共享机制。
三是与杭州国际大都市建设深度融合。紧扣江南韵味,深化杭州整体性经营,分层级统筹“大湾区”与杭州“主城区”空间规划,深化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规等“多规融合”,系统谋划杭州“成长坐标”。深挖南宋文化、吴越文化、江南文化、浙商文化等“文脉基因”,审慎处理好“古与今”“旧与新”“内与外”的辩证关系,以西湖、钱塘江、京杭大运河三大水系为轴线,全面优化钱江新城、之江新城、下沙新城、湘湖新城等重要区块的空间治理,做精杭州城市名片、城市地标、城市天际线,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深化钱塘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全面加强兰江、寿昌江、浦阳江等中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化“三江两岸”生态环保与西部生态屏障,探索缔结湾区“蓝色条约”,建构“江、河、湖、海、山、城”优质生态网络。
4. 坚持制度惠湾,围绕政策供给与市场主体深度融合,全域培育高质量浙江大湾区营商环境
一是建立湾区招商一体化联动机制。强化浙江大湾区招商选资的组织领导,以“湾长制”为依托,以县(市、区)级为主体,全域组建湾区招商领导小组,全面优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定期研究和解决湾区招商工作的重大问题。按照“统分结合、以统为主”的总原则,探索建立湾区一体化招商机制,构建浙江大湾区招商选资项目库,联合建立招商地图、招商手册、招商联动机制,健全与重点浙商、重点央企、重点军企、重点外企的日常联络机制,进一步提高产业准入门槛,统筹项目布局落地,避免湾区招引各自为政、交叉重复、同质竞争,着力提升项目布局科学性和集约化。重点引进大财团、大基金等撬动大湾区跨越式发展,加大湾区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总部经济项目予以财政补助。
二是建立湾区要素精准化供给机制。坚持“正向激励+反向倒逼”相结合,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建立“亩产效益”大数据平台,全面建立企业、产业、区域“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健全大湾区项目落地综合评价体系和差别化配置资源机制,让产业“优等生”享受要素“VIP”待遇,着力提升浙江大湾区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三改一拆、亩产倍增、低散弱整治等专项行动,争取国家/省围填海处置试点,加快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置进程,充分盘活存量土地(海域)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增量指标,严控过剩产能用地(用海)供给。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风险补偿等措施,创设浙江大湾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投融资制度、VC资本盈利税率优惠制度、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和产业转换补偿机制,促进要素向主要平台、重点产业、优质项目集中。
三是建立湾区发展集成化服务机制。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牵引,以湾区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支撑,聚焦湾区所需、民生所盼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数字化应用、集成化服务工程,大力推进“互联网+社保”、智慧出行、信用监管、基层治理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建立应用支撑体系、数据资源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争取在流程创新、信息共享、力量整合等方面有新突破,着力推动由“最多跑一次”向“就近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转型升级。全面建立湾区试点示范与推广机制,鼓励各地在顶层设计框架下因地制宜开展湾区发展集成化服务试点,形成先进经验、典型样板,并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