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

2019-11-20 03:56:58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师资队伍基础

■李 淳/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高校创业教育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器。自《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印发以后,全国高校加大了在创业教育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推进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建设,使创业教育得以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但面对《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文件,高校创业教育如何落实升级版的新要求,就需要我们再次回到创业教育的起点上去,通过对《创业基础》课程这个教育主阵地的不断改革来推进创业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独立学院《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始于1997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直至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要求所有高校自2016年起都要设置创业教育课程,独立学院才相继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由于认识、经验、软硬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在着各种疑惑和问题。

(一)课程定位模糊

虽然各独立学院相继开设了《创业基础》课,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为了落实和完成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而被动开设的。正是由于课程开设时对创业教育的性质研究不够深入,对《创业基础》课程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研究不够充分,又无法复制普通公立院校已有的成熟经验,致使学校《创业基础》课程的定位模糊。

(二)教学方法单一

《创业基础》课应以教授学生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任然采用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方法,学生不能参与到创新思维的训练中,感受不到创业的理念,就无法达到《创业基础》课的教育目的。

本文认为导致当前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独立学院设立《创业基础》课程时间短,对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方法主要还是采取讲授法,学生被动学习,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二是由于独立学院《创业基础》课师资以兼职为主,人员结构多是行政人员或辅导员,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和授课经验。三是课程教学主要参考母体高校,拿来主义严重,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创新不够。

(三)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相对于高校的其他课程教学,《创业基础》课实践性更强、更突出,学生更容易接受在创业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但目前独立学院的《创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大多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一是独立学院《创业基础》课任课教师还难以将案例与理论知识点融会贯通,大多还是按照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讲解,难免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二是任课教师有过企业经历的少,有过创业经历的更少,导致难以理论与实际,授课内容容易出现单调和空洞。三是学校实践资源缺乏,社会资源难以利用,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明显滞后。

(四)师资队伍隐患多

独立学院《创业基础》课师资以兼职为主,人员结构多是行政人员或辅导员,师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创业基础》课教育管理部门又无法对教师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教学水平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最后《创业基础》课任课教师流动性较大,会严重影响课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对于《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结合学校实际,明确课程定位

高校创业教育其本质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独立学院面对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师资队伍相对缺乏、实践基地不完善、社会资源占有较少的情况,我们需要以《创业基础》课为基础逐步打造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鲍桂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个层次划分,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创业基础》课属于第一层次,课程定位应是普及型、通识型、启蒙型课程,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动力、初步了解创业相关知识。

(二)丰富教学方法

本文认为应该坚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选择最合理、最有效、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达到传递知识、启迪学生的目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开展:一是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章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授课班级学生专业,选择适合的案例进行解析,便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二是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围绕课堂问题发表各自看法,再通过教师的总结引导,使知识内容内化于心。还应在课后布置相应的作业并要求在下次课前进行分享,根据作业的分享,任课教师也能够准确地了解是否有效的达到了课堂教学目标、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更换教学方式。

(三)教学内容改革

综合比较当前多种课程教材,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最终选择李家华教授主编的《创业基础》,根据创业项目的内在逻辑并结合学院实际将知识点整合成“创业认知”“创新创业与人生发展”、“创业者与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及其管理”、“创业计划”和“新企业的开办与管理”、“项目路演”共8章。每章知识点都是一个小闭环,8章之间又具有相应的延承关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和操作链,确保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具体是将每章课程学习视为整个创业项目之中独立的子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教师也对每个子项目的作业进行适当的点评;7个子项目完成之后进行整合对接,就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可视的项目商业计划书,最终的项目路演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灵机应变的能力。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检查教学的教学成效,同时还使学习效果和教学成效有据可查、有据可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具有综合性的社会活动,需要具备多种知识、技术和能力,更是一门涵盖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体,这就要求《创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实践经历。但目前独立学院《创业基础》课的任课教师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实践经历更几乎为零,所以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了相应工作:一是把好入口关,在任课教师的选择过程中坚持自愿报名、高学历要求,并综合其以往工作表现,力求选拨出有强烈意愿、有责任心、具备高学历的师资队伍。二是强化培训,每名任课教师上讲台前都要求参加教育部“创业指导师”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还积极参加团中央K 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教育培训、人社部SYB创业培训等课程培训。三是加强评价考核,每学期授课过程中,管理机构人员会随机听课评价,还安排任课教师相互听课评价;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还会在学生中随机发放评教问卷,对学生满意度进行调查;对综合考核不合格的予以淘汰。通过严格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现已初步建立了一只稳定的、具备较高水平的《创业基础》课师资队伍。

三、结语

《创业基础》课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学效果,推动独立学院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师资队伍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整式”基础巩固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2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教育(2018年55期)2018-01-28 21:38:20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长江丛刊(2017年7期)2017-11-25 05:42:32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新课程(2016年2期)2016-03-02 05:50:26
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