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素霞
摘要:指出了广东省全境林业资源丰富,如何让其在可持续发展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应是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一种能够将自然、经济、文化三重价值完美实现的科技性先进工程。从理念、问题、措施3方面系统分析了現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工程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基本理念;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5-0214-02
1引言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一词是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与理论总结后才被系统提出的。20世纪80~9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与人民大多只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自然资源的消耗率直线上升,造成众多资源可持续发展断节,林业资源就是其中一种。多年来,自然界整体林业资源被过度砍伐,自然灾害不断发生,人们开始利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高科技水平手段重新规划国家或地区的整体林业工程,至此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应运而生。
2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2.1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项时代性的发展理念,其本质含义是社会与自然应持续、和谐、稳定地共同发展。针对于自然界,该理念要求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过分透支自然界物种生产生活承受力,确保自然环境系统的稳定长期运转,并有良好的更新与恢复能力。此理念下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应与大自然一样有着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即可实现自我修复。
2.2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一致性理念
以此理念为基础的现代林业工程,社会对于林地资源的需求量会小于其所具有的产量。从长远来看,现代林业工程的社会建设支出成本低于其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在实现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促使自然环境积极进行自我修复。
2.3合乎生态工程理论原则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并非是无止境、纯目的的退田还林、栽种树木、野养森林动植物等,而是以生态工程理论为基础,有计划地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而生态工程理论包括食物链、生物多样化、因地制宜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来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辨证关系,实践产生与验证理论,理论指导与总结实践。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物科学技术革新,使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真正具有了“生态”的特性。
3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现状
3.1社会大众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认识不足
我国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对其认识不足的问题,且以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仅仅是退耕还林,对生态林业工程缺乏系统、深刻的理解。
3.2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缺乏科学性
表现在既没有合理利用当地原有的林业工程,也没有对建设地的自然环境加以考虑。原有的林业工程并非一无是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人员往往缺乏因势利导的理念,甚至有些建设企业或单位还将其完全摒弃。以广东地区为例,其雨水充沛、温度适宜、阳光充沛,杂草生长较快,若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不能遵从生物空间竞争理论,就会出现林业建设缺乏科学性的问题。
3.3忽视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市场经济属性
经观察总结,大多情况下,生态林业建设都是以公益性工程的形式由政府所主导实施,社会性资本参与力度不足,发展并未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出现了资金不足、投入不够、行业运行机制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3.4各方利益得不到平衡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不单单是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其牵扯到各方面人群的利益,即在具体工程建设中,工程周边人群的利益将不可避免地与工程产生矛盾与冲突,进而导致林业工程建设出现各种问题,如延期施工、重复施工等。
4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对策
4.1树立正确的现代生态林业观
对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理解的不全面、不深入是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发展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方,应注重自身对于现代林业工程相关理论原理的理解,将现代林业与传统林业正确区分开来。传统林业建设与保护只以树木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关系和树木群体内部的种内、间关系为重点,将林地的纵向结构、横向结构、物流、能量流等作为林地改善的主要对象,以提升林地产量为目的,实现单一资源的可持续采伐,这些传统的建设理念阻碍了国家林业工程的发展与进步。生态林业工程是传统林业工程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传统林业工程所不能比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因而林业工程建设的专业社会性组织与政府部门应当加深对于现代生态林业的认识与理解,使现代林业工程得以高水平、高质量的建设。
4.2发挥市场配置与宏观调控作用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应有市场这双无形之手的介入,且在影响力上应超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其成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市场参与能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带来新鲜的活力与足够的资金,使林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一员,让其产量与物种随着市场需求而改变,从而促进国家林业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
4.3从本地林业与环境状况出发采取特定的改善措施
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并不是将原有林业工程“连根拔起”,而是进行科学建设与合理改造,以最大化提升森林资源利用效率为建设目标,充分运用科学的生态理论和科学技术,从而构建适合当地生存和发展的复层植物群落,一方面使地区林业既具有生物多样性、自然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等自然属性特点,另一方面还具有景物、地貌保护的文化价值以及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广东地区森林大多为热带雨林与阔叶林,树木高大而繁密,在对其进行建设与改造时,应注重构造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在保障各物种阳光与水分需求的同时,保障林业的经济效益、文化特色。
4.4平衡兼顾多方利益
林业建设是造福民生的普惠工程,其所能够产生的效益不仅仅只包含经济利益,还有面向所有区域生活群众的社会利益,其能够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带来美的感受与体验,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推动国家与社会和谐发展。有关部门、施工方、个人等都应当在实现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放弃一定的个人利益,当然这种放弃不能是无节制的、无条件的,各方都应当从自身维度对利益分配作出调整。从我国来说,林业建设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林业建设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在此种情况下,第三方机构或其它非建设单位部门应当介入其中,全面保障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4.5全面落实生态林业建设责任制度
生态林业工程与其它普通工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若是其没有被合理建设,会影响区域人群及多代人的正常生产生活。林木成长需要时间,对环境的调节效果也是日渐显现的,并不能“说建就建,说拆就拆”。因此,更应全面落实生态林业建设责任,防止为创设功绩而盲目造林,避免造成国家资金流失与环境破坏问题。
5结语
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过程与其它工程一样,都不能一蹴而就,是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多代人的共同努力才可建设完成。政府、相关部门、有关组织及全社会人士都应为生态林业建设贡献力量,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应合理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从而良好地推动林业工程的建设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