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明明 范业宏 刘莹 邱洪波 郭晓岚
摘 要:我国开设医科学校以来,国内医学教育一直沿用医学基础课、临床专业课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医学生。该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较强,便于实施、组织、管理教学的优点,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主流,但该课程体系重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规律不够,为了加强课程内容的渗透和融通,以重组整合为主线,以内容综合为重点,培养具有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整合式;教学;医学基础与临床
国办发〔2017〕63号文件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與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统筹优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推动基础与临床融合、临床与预防融合,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规范临床实习管理,提升医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探索开展基于器官/系统的整合式教学和基于问题的小组讨论式教学。
《医学基础与临床》是我校3+2对口升学、3+3护理专业(高职阶段)的专业基础课程,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系统的解剖学、生理学、常见疾病及常用治疗药物。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医学基础知识,本着为临床服务的宗旨,对其中职阶段所学习的医学基础课进行整合、梳理,使其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本课程在高职阶段第一学期开设,本对接中职阶段正常人体结构及护理应用、正常人体功能及护理应用、病理学及护理应用、药理学及护理应用等课程。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是1993年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推荐的课程模式之一。整合课程通过将传统学科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内容组织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结构。按整合方式分为水平整合(平行学科综合)和垂直整合(基础与临床结合)[1]。在我国,最早于1991年,辽宁医学院在专科层次进行尝试,取得一定成效。本世纪,部分医科院校尝试此项改革。实验对象主要是七年制或八年制长学制医学专业。实施范围主要是基础医学或临床医学学习阶段。而在全程医学教育中实施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鲜见报道。还有部分院校基于问题式教学进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但仅限于传统教学模式上的补充,大部分内容仍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2]。
美国许多医学院,如埃默里大学医学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和茅哈渥斯医学院(Morehouse School of Medicine)将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细胞生物学三个学科进行水平整合,以大体解剖学结构为主线、密切联系发生发育、生物功能的“人体解剖学”,这样有效地减少了课程之间的重复。密西西比医学中心解剖学采用了垂直整合,与临床密切联系,将临床新进展、新知识整合到解剖教学中,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引入了MRI和CT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先进图像技术。讲述脑的结构时按MRI和CT的方位进行描述,用临床术语标示脑血管断面强调脑血管的解剖。同样美国哈佛医学院将解剖学、组织学和影像学整合在一起。鼓励学生将大体解剖学、组织解剖学和影像解剖学的知识整合到一起进行学习[3]。
《医学基础与临床》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目的,能促使学生不断思考问题,主动学习,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在教学中,学生学习解剖时,又能系统掌握生理功能,将结构和功能紧密联系在一起。接着进入病理药理的学习,让学生系统认识正常-异常-用药的过程。再到临床课程,解决疾病的诊断、治疗问题。
参考文献:
[1]柏树令.国外4所医学院校解剖学教育与教学改革现状[J].解剖学杂志,2005,28(4):370.
[2]乔敏,路振富,孙宝志,等学习哈弗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44-46.
[3]张炎.中美长学制医学生解剖学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