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宇丹 李艳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指出生体质量不足1.5 kg 的新生儿,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导致喂养进程延迟[1]。有学者研究发现[2],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尽早给予初乳口腔涂抹,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肠道表面吸收功能。初乳中富含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有助于促进消化道成熟,有专家认为,经口途径给予早产儿初乳是缩短喂养进程的关键[3]。但是由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吸吮吞咽功能未发育完全,只能通过全肠外营养、鼻饲等方式给予,导致初乳保护作用下降[3]。因此,本研究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使用初乳口腔涂抹,最大程度发挥乳腺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保护作用,观察口腔涂抹初乳对免疫功能及喂养进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2016 年8 月—2017 年8 月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6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 例与观察组34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5 例,胎龄31~35 周,平均(33.8±1.3)周;出生体质量1.1~1.4 kg,平均(1.3±0.1)kg。对照组:男20 例,女14例,胎龄30~35周,平均(33.1±1.1)周;出生体质量1.2~1.4 kg,平均(1.3±0.3)kg。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胎龄<37 周;出生体质量不足1.5 kg。排除标准:病情危重对研究结果有影响者;放弃治疗或研究期间死亡者;消化道畸形者;母亲无法提供初乳者。
对照组患儿使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母亲初乳在胃肠内喂养时使用;观察组给予初乳口腔涂抹,将母亲初乳取0.2 mL,以棉签蘸取后擦拭于牙龈、牙、峡黏膜等部位,3 h/ 次,持续2 周。
记录两组始肠内营养时间、经口喂养时间、胎盘排空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两组新生儿均于2 周后进行免疫功能检测,取外周血2 mL,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并计算CD4+/CD8+。
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所有数据,喂养进程及免疫功能指标均以t检验,以()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开始肠内营养时间、经口喂养时间、胎盘排空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随着医学技术发展,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明显上升,但是改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生存质量及促进生长发育是目前面对的重要问题[4]。普遍认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消化系统未成熟,胃肠道的分泌、吸收、消化和机体免疫功能发育均明显差于较足月儿,受胃肠动力较差、消化酶活性低等影响,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常出现胃食管反流病和喂养不耐受的问题,也是导致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无法建立肠内喂养的主要原因[5]。随着临床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大量相关临床研究探索,最新发现[6],初乳口腔涂抹有助于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本研究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给予初乳口腔涂抹,发现观察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从开始经口喂养到实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提示初乳口腔涂抹可推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内营养进程。笔者分析原因可能是初乳富含转化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初乳口腔涂抹时,细胞因子可经口咽部黏膜被直接吸收,可促进消化酶分泌作用,以达到增强胃肠动力的目的[7-8]。初乳所含生长因子可在酸性环境下保持极高活性,稳定存在于消化道内,以促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消化道发育,修复损伤[9]。同时,初乳对肠道内菌群具有调节作用,能增强消化道吸收及消化能力,有助于缩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喂养进程。
表1 两组患儿喂养进程对比(d,)
表1 两组患儿喂养进程对比(d,)
表2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有学者发现[10],初乳中所含细胞及细胞因子与口咽部淋巴组织可起到相互作用,能诱导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初乳含有乳铁蛋白、分泌型IgA 等物质,能经黏膜被直接吸收,具有免疫保护效果[11-12]。CD4+细胞作为辅助性T 细胞,而CD8+则是一种杀伤性T 细胞,但CD4+细胞功能提高或CD4+/CD8+比值升高时,提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感染风险下降。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表明口腔涂抹初乳不仅能促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消化道成熟,也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利于患儿生长发育。
综合上述,口腔涂抹初乳可推进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进程,也能增强免疫功能,且简单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