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军
受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的影响,初产妇中以独生子女居多,其对于围产期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了解不足[1-2],无法较好地应对新生儿出现的各种情况,另外随着医疗体系的改革及完善,人们对妇产科保健和护理知识的需求也在持续提高[3],因此加强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十分必要。品管圈活动又被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是临床常用的质量管理模式,其运用团队智慧及集体力量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够提高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对品管圈活动应用在初产妇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择取200 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以促进围产期保健效果的提高,具体内容见正文阐述。
于本院治疗的初产妇中择取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7 年10 月—2018 年9 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有100 例。
对照组:年龄最小值22 岁,年龄最大值36 岁,平均年龄(28.71±3.02)岁。孕周为38~42 周,平均孕周为(40.42±0.31)周。阴道分娩60 例,剖宫产40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 例,高中34 例,大专及以上36 例。
观察组:年龄最小值21 岁,年龄最大值37 岁,平均年龄(28.79±3.10)岁。孕周为38~42 周,平均孕周为(40.49±0.36)周。阴道分娩62 例,剖宫产38 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2 例,高中33 例,大专及以上35 例。
组间基本资料相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1 对照组方法——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定期通过集体授课、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对初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知识指导,详细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
1.2.2 观察组方法——品管圈活动 (1)建立品管圈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成员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担任。(2)确定主题:根据我国初产妇分娩知识、围产期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等认知程度不高的情况,将品管圈主题确定为“提高围产期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3)制定活动计划:第一阶段对活动主题、现状、目标进行明确,并分析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第二阶段实施护理对策;第三阶段确认护理效果并标准化;第四阶段整理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讨论出改进方案,并在下一个循环中进行持续改进。(4)具体的活动内容:①对相关护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围产期护理服务意识,强化其专业技能。②详细记录初产妇的姓名、年龄、预产期等一般资料并整理成产妇护理档案,将初产妇的个人习惯、性格特点着重记录在档案中。③结合初产妇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围产期保健知识、分娩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产后康复训练等,并与初产妇加强有效沟通,认真、耐心地详细解答初产妇及其家属存在的疑惑。④在初产妇入院待产时,将医院、待产室的环境向其介绍,提高初产妇对医院环境的适应能力,以促进初产妇对分娩及产后护理工作依从性的提高。⑤在初产妇顺利分娩后,及时指导进行早期母婴接触和母乳喂养,并告知初产妇及其家属产褥期保健知识,提醒初产妇家属多关心和安抚初产妇,避免初产妇出现心理障碍。⑥向初产妇加强新生儿护理指导,在新生儿娩出0.5~1 h 内开奶,通过母婴同室促使母子之间亲密度的提高。⑦对新生儿脐带是否出现感染、脱落以及黄疸、拒乳等情况进行观察,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际操作示范加深初产妇的印象,重点指导初产妇知识点薄弱处,促进初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的提高。⑧在产妇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并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其在新生儿护理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周一次。
(1)统计两组初产妇的产后2 h 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产后1周纯母乳喂养率,以评估分娩质量。
(2)设计围产期保健知识调查问卷、新生儿护理知识调查问卷,两组初产妇在出院时进行填写,两个调查问卷均为100 分,70 分及以上表示知晓。
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结果显示为P<0.05,则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初产妇产后2 h 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产后1 周纯母乳喂养率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初产妇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所示。
在经过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相较于对照组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2 所示。
初产妇对于分娩及围产期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加上未能及时适应角色的转变[3],容易出现生理和心理损伤,故此对初产妇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围产期保健效果意义重大。同时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未充分掌握,以至于新生儿未得到良好的护理,引起多种疾病发生,因此在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初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目标明确的管理方法,其通过调查操作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明确,并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图等方式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4-6],并进行实践,能够细化复杂的护理问题[7],并按照有序的步骤实施,能够将传统医疗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解决,对服务范围进行细化,有助于护理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8]。在本次研究中品管圈活动应用在初产妇中,一方面能够对初产妇加强围产期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等方面的指导宣教,细化护理内容,并可按照初产妇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初产妇的知识薄弱点进行重点指导,通过示范增强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完全掌握[9],提高初产妇对新生儿各项护理的熟练度;另一方面品管圈活动可使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提升,另外定期培训可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不断强化[10-11],且可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凝聚力及向心力,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整个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提升[12-13]。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初产妇的分娩质量明显比对照组优,产后2 h 出血量少且纯母乳喂养率高,说明了品管圈活动可改善分娩结局,提高分娩质量;观察组初产妇的围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均在90%以上,并高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品管圈活动可提升初产妇相关知识掌握度。同时,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护理人员对活动流程、核心理念及手法的掌握,有助于在初产妇围产期护理中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全面的健康宣教,促进初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提高。
表1 两组初产妇分娩质量
表2 两组初产妇知识知晓率 [例(%)]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应用在初产妇中可提升围产期保健效果及分娩质量,有助于初产妇充分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