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山本直树(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教授)
你有没有感觉到即使睡一觉醒来仍然头脑一片混沌,有时全身肌肉游走性疼痛,记忆力下降,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半年以上,但去医院一般检查没发现什么,那么你可能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据报道,在日本有一名30岁的护士,总是感到非常倦怠,并伴随低烧、关节痛,以及淋巴结肿大。她的病情不断反复,终日为渗入骨子里的疲劳感所牵累,意识朦胧,甚至不得不辞掉工作。那么,这名护士到底患上了什么病?它的病因又是怎么回事呢?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个神秘的疾病,也叫做肌痛性脑脊髓炎,或者慢性疲劳免疫功能紊乱综合征,以及慢性伯基特淋巴瘤病毒(EBV)、慢性类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等,被戏称为雅痞病或者雅痞型流感,是一种身体出现慢性疲劳症状的病征。医学研究院(IOM)最新报告将其更名为“系统性劳累不耐受疾病”(SEID),指出其为任何体力和脑力劳动后极端疲劳的表现,其他症状如失眠和认知功能障碍都是继发性表现。
具体表现为长时期(连续6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强度疲劳感觉或身体不适,伴有多种神经、精神症状,但无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为特点的症候群,常伴随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烧、咽喉疼痛、淋巴结肿大、极度疲劳、失去食欲、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小肠不适、黄疽、焦虑、抑郁、烦躁及情绪不稳、睡眠中断、对光及热敏感、暂时失去记忆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头痛、痉挛、肌肉与关节痛等。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虽然明显,但诊断困难,病因也不明确,可能的假说包括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应激、创伤、中毒、大脑炎性反应、营养缺乏等,有些尚未被证实。如果放你几天假,睡到自然醒,尽情吃喝玩乐,你就觉得浑身散发能量,疲惫感全消的话,那显然你并没有患上这个病,可能就是压力大或者有点懒怠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呈日益增高的趋势。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在睡眠或休息后也不能恢复精力,研究发现患者的压力效应神经系统以及生理系统的完整性出现了缺失,这种情况下患者对于机体或者外部环境的刺激表现出非常高的敏感性症状。尽管患者处于睡眠之中,其压力效应敏感系统也依然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教授山本直树指出,作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原病毒,EB病毒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2号(HTLV-2)可能是祸首。
EB病毒是造成水痘的疱疹病毒中的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青春期以前感染上这种病毒,但不至于发病。然而一旦感染上,就会一生都潜伏在淋巴系统的细胞内。但是,如果过了青春期而初次感染上EB病毒的话,就会患上“传染性单核症”。虽然这种病用4周左右的时间可以治愈,但偶尔也有发展成慢性的,而一旦转成慢性,就会出现类似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
而HTLV-2病毒,和艾滋病的“祸首”HIV病毒以及HTLV-1病毒(在日本温暖的地方多发的成人T细胞白血病致病病毒)一样,都属于肿瘤病毒类,可引起免疫功能不全。不过,仔细分析感染途径,仅通过体液(血液和精液等)感染的HTLV-2病毒很难被确认为“祸根”。但是,EB病毒和新型疱疹病毒HHV-6等几种病毒复合在一起致病的可能性是有的。作为复合病毒的活化诱因,肿瘤病毒也许在起作用。关于病因的复合论,山本教授也强调,不仅应注意病毒的种类,还应注意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出于某些原因,“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往往被标注为逃避责任而装病的人。而事实上,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普通的压力大和懒怠带来的疲惫感不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目前还不可能进行单独的检查,诊断时使用以下基准。
在排除其他疾病(尤指常常被误诊为的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官能症等)的情况下,疲劳持续6个月或者以上,并且至少具备以下症状中的四项:
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
咽痛;
淋巴结痛;肌肉酸痛;
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新发头痛;
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小时身体不适。
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不足也已成为当今最普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睡眠一般占据人类生活l/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者身体不适时,美美地睡上一觉后,会觉得精神倍增,身体的不适也会有所减轻。正常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不少于7小时。
所谓动,就是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这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更为重要。所谓养,则指闭目养神或打个盹之类的消极休息方法。相对而言,从事肌肉负荷不重的运动或体力劳动要比单纯静养更能有效地消除慢性疲劳。
人之所以感到疲劳,首先是情绪使我们的身体紧张,因此要学会放松,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善待压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处世观,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做好抗压的心理准备。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压力,不要惊慌失措,要静下心来,审时度势、理顺思绪,从困境中找出解决问题、缓解压力的办法。再者,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使体内的正气旺盛,早日摆脱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