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如果你想竞聘「帝师」这个光荣的职位,你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你必须是科举出身,这是「硬件」要求,不必赘言;其次,你要有优秀的品格,包括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学道德伦理观念中一直强调的忠君爱国、敬天法祖、奉行孝道,作为老师的你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正确引导皇子;第三,你要在讲课时认真严肃,教学严谨,仪态端庄,并且能够完美地将你的教学内容表达出来;最后,你还要具备一些天然条件——高大英俊的相貌,颇具磁性的嗓音,这将决定你在皇子眼中的第一印象。
如果你能够符合这些严苛的「面试标准」,那么恭喜你,你有可能成为大明王朝下一任皇帝的老师,用你的博学与优异的品格博得太子的敬重,增进你们之间的感情。之后,待新君登基,你将辅佐君王,在新一朝的政局之中「呼风唤雨」,尽显「羽翼之功」。
皇子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政治问题——皇子与帝师之间因日常的授课而频繁接触,形成牢不可破的私人感情,为下一朝的政局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