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伟力

2019-11-19 03:39尹瑞峰
时代风采 2019年11期
关键词:昆钢加油站

文 尹瑞峰

工运事业的蓬勃发展始终与伟大时代紧密相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广大云岭职工与共和国共成长、与新时代齐奋进,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浪潮,贡献了磅礴智慧力量,书写了壮丽建设华章。

70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云岭大地广泛传承弘扬,为新时代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我们走近4位优秀劳模,他们来自不同年代,见证了时代变迁、目睹了祖国由弱到强的巨大飞跃;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感受了行业兴衰、参与了改革创新发展变革;他们是优秀劳动模范,扎根岗位、默默奉献,以执着坚毅推动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榜样。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云岭职工根植内心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内涵,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为工运事业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贡献力量。

一心为农让老百姓“吃饱饭”“吃好饭”

人物档案:蒋志农,1939年出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

虽然已经80岁高龄,但蒋志农还有一个宏大的心愿,让更多老百姓吃上更香软的好米。

蒋志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首席科学家。从农57载,一心致力于水稻育种技术研究,先后育成了水稻新品种80多个,让无数人远离饥饿。如今,他的粳稻软香米研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让更多老百姓吃上好米的目标越来越近。

立志为农,首先是立志报国。1939年出生于重庆潼南一个普通农家的蒋志农,自小就深受贫穷之苦,成绩出众的他曾因交不起学费差点上不了大学。当地党委政府得知情况,资助了他100块钱,让他顺利完成了学业。感恩的种子在那时种下,“我特别感谢共产党,一心想着要多读书,多为国家做贡献。”

1962年,从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遗传学专业毕业后,蒋志农被分配到云南省农科所(1976年改为农科院)工作。搞农业科研,必须熟悉三农,报到一个月后,他便主动要求到农村去蹲点,一去就是四年多。

蹲点期间,蒋志农每天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看着贫苦农民煤油灯都点不起,吃不饱饭,他内心无比酸楚。“我要用自己的努力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做点事情。”蒋志农萌生了一个让众人震惊的想法:到农村去当个新式农民,用所学的知识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表明决心,他把名字都改了:由“定富”变成了“志农”,寓意抛开富贵,立志为农。

从事科研攻坚从来没有一帆风顺。1962年到1982年的20年里,蒋志农先后从事了蚕豆试验、水稻样板田、水稻品种提纯复壮、粳稻三系育种等研究工作。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辛辛苦苦干了20年,却没有获得一项科研成果。

20年的执着坚守看似一事无成,实则为后来的成功打下坚实基础。1982年,中日水稻合作研究项目开始实施,蒋志农主持育种课题,担任中方专家组组长,到1996年项目结束。15年时间里,项目先后育成了42个粳稻新品系,审定通过了16个新品种。此后,新品种得到了快速大面积推广,占云南粳稻面积的70%左右,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

1995年初,云南不少地方的农民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看到这一情况,还没有结束中日合作项目的蒋志农又开始了“米袋子”项目,向省委省政府立下了“军令状”:育成20个新品系10个新品种、稻谷增产7.68亿公斤。

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蒋志农成天泡在田间地头,没给自己放过一个大假,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精神,“米袋子”项目大获成功,6年间,累计示范推广粳稻良种2684.69万亩,增产稻谷8.6276亿公斤,为基本解决我省粮食(稻谷)自求平衡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如今,忍饥挨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但农村大量农田荒置下来,这让蒋志农忧心忡忡。“很多农民不愿种水稻,就是因为水稻的产值低。”蒋志农说,自己目前正致力于加快优质软香米的研发和推广,让更多农民通过种植优质高效的水稻增收致富,让更多的消费者吃上美味独特的米饭。

一心为农,一生为农。蒋志农用行动践行誓言,助力群众从“吃饱饭”到“吃好饭”转变。他在自传《我的农科之路》末尾这样写道:“为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做点实事,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我毕生的心愿。”

创新突破勇立钢铁产业发展潮头

人物档案:张卫强,1972年1月出生,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经理

精炼一炉钢最快只需12分钟,张卫强却为不断出好钢努力了25年。

身着朴素工作服,说起话来专业术语不断,从张卫强的谈吐中你会自然联想到他在车间、实验室忙碌工作的画面。是的,25年来,他多半时间在这两个地方度过,追求技术创新突破,勇立钢铁行业潮头。

1994年,毕业于东北大学的张卫强分配到昆钢工作。当时,昆钢的生产能力刚刚突破100万吨,钢铁品种规格单一,急需以技术进步提升产能、丰富产品、拓展市场。

就是从那时起,张卫强坚定了扎根技术一线,深耕钢铁技术领域,推动钢铁产业发展。

只有具备了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作为“新兵”,他主动向老前辈请教,认真查阅学习资料,考取了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硕士研究生并获得工程硕士学位。2008年,他被选拔作为云南省“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到北京科技大学进修,深入学习钢铁冶金工艺前沿理论知识。

扎实的理论功底让张卫强在产品研发实践中旗开得胜。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张卫强作为主要研究开发人员,承担了他的第一个新产品开发项目——冷轧带肋钢筋专用母材系列产品的开发。在三年的奋力攻坚后,产品研发成功,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昆钢独有的品牌和知识产权。

多年来,从技术中心、炼钢室到标准室、产品开发室,虽然岗位不断轮换,但张卫强的初心始终未变,主业始终没有丢。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他成为了昆钢集团第一个在产品开发方面最为专业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先后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省总工会在全省开始创建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昆钢于是成功申报了以张卫强命名的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张卫强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走进工作室,“精诚合作,求实创新”标语醒目,规章制度上墙,处处可见“创新”二字。

“当时感觉以我的名字命名,压力太大了。”朴实的张卫强既感到荣耀,但更多的是巨大的压力。“只有更努力,才能把压力变动力,才对得起组织和同事的信任。”张卫强下决心努力干。

8年来,他带领工作室的14位同事,不断探寻钢铁产业的创新答案,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故事,传递出源源不断的创新能量。

云南是地震高发地区,减少地震损失的最好办法是确保建筑物“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如何确保?提高钢材的抗震性能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

找准方向埋头苦干。工作室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研发项目,逐步使昆钢抗震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升级换代。2012年至2017年,昆钢研发生产国标最高级别HRB500E抗震钢筋170多万吨,产销量多年居全国第一,并成功开发出600兆帕级高强抗震钢筋。现在,抗震钢材系列已成为昆钢的拳头产品。

高强度冷镦和冷挤压用钢技术研发及产业化、VD炉真空精炼工艺技术研究及优质铸锻件产品研发、高强度冷镦和冷挤压用钢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昆钢耐硫酸腐蚀钢的研发及产业化……每一个项目,都有无数个技术攻关;每一点努力,都把钢铁事业推向前进。

见证了钢铁行业起落的张卫强,致力用技术创新驱动钢铁行业发展,自身也收获了无数荣誉。中国专利优秀奖一项,20多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30多件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荣誉属于过去,未来还需脚踏实地奋斗。”张卫强说,信息化时代,智能制造是一个新课题,唯有更新知识,不断寻求技术突破,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潜心钻研创新科技助力装备制造业前进

人物档案:秦忠,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有人说,人终其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很成功了。秦忠就是这样,从在机床前辛勤耕耘到站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始终未曾离开过老本行——钻研数控技术,为装备制造业插上智慧化翅膀。

国庆前夕,我们见到了秦忠,他精瘦干练、为人谦和,交谈中关于数控技术的专业术语频频蹦出。随着采访深入,秦忠这位“云岭工匠”的努力轨迹逐渐清晰,他身上勤奋敬业的品质愈发闪亮。

1986年,秦忠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昆明铣床厂工作,就和机床结下了不解之缘。刚进厂时,工厂花重金从德国购进一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数控机床,因为机床使用需要懂英语,秦忠刚好会一点,就被安排跟着师傅操作这台机器。

购进设备虽然精度高,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可德国来的技术指导员只教会了一张零件图的编程就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使用该机器只能生产这一种零件。机器功能浪费不说,大家心里都憋着一团火。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机器的各种编程弄懂弄通。”秦忠这么想,也这么干。他白天上班,晚上或者周末就泡在图书馆的机械编程书籍中,查阅各种英文资料,最终用了3个月时间,硬是把这台全厂的“宝贝”数控机床的各种编程弄得一清二楚。各种高质量的精密零件被生产出来,出口到欧洲、亚洲很多国家。

年纪轻轻就肯这么吃苦钻研,肯定是个好苗子。工厂领导于是把很多重要的项目都交给秦忠团队来做,他也总是想尽办法攻坚克难,不辱使命。

1998年,红塔集团玉溪卷烟厂需要购买一批码垛机器人,如果该设备从意大利进口,需要将近一个亿的资金。省领导得知此事,鼓励云南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该产品,通过自产自销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昆明铣床厂竞得了该设备的研发生产权,项目落到了秦忠团队的手中。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中间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当时技术落后,仅一个移动轨道优化就能把人折腾得够呛。秦忠带领团队加班加点研究,从一个个细节入手,一点点攻克难关,用他的话说:“当时能用的脑细胞都用上了。”这样的努力整整持续了3年之久,码垛机器人成功问世,填补了云南无自助研发机器人的空白,为玉溪卷烟厂节省费用8000余万元,也让昆明铣床厂实力倍增,产品得到更多国家的信赖。

因为贡献突出,秦忠在2002年被授予昆明市特等劳模。

后来,秦忠先后调入云南省机械研究设计院、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工作,单位及岗位多次变更,但作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这一职责永远没变。关键技术问题的拍板、对外出口项目的技术谈判、重大产学研项目的实施他都主动承担,完成了一大批新产品研制项目,最终获得首批“云岭工匠”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如今,身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秦忠感觉身上的使命更重了,“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腾飞,必须有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作支撑。”他把毕生所学所悟编撰成教材,启发和激励青年技术人才茁壮成长、竞相迸发。

热情似火敢想敢干不负美好青春

人物档案:张晓怀,198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云南公司玉溪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再次回到昆明市高新加油站,昔日跑前跑后紧张奋斗的场景历历在目。在这全省第一座中国石油“巾帼女子加油站”里,张晓怀度过了5年时光,带领站里14名女员工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树起了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的标杆形象。

乐观爽朗,热情阳光,说话微微笑,与张晓怀交流,总能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上大学学的是舞蹈专业,毕业后跑来加油站工作,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硬是在张晓怀身上“转型成功”。她说:“自己最大特点就是执行力强,不‘安分守己’,要让每一天都活出点新样子来。”

2014年4月,张晓怀刚到高新加油站任站经理时,赶上增量创效困难期。周边6座竞争对手加油站夹击合围,再加上道路改造、增加隔离栏等,使高新站日均销量由33吨下滑至26吨,非油日均销售收入由8000元下滑到5000元。

一上任就遇到这样棘手的难题,张晓怀深感压力山大。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埋头实干。连续十几天,她拿着本子,盯着加油站前,边看边记、边写边画,认为车辆进站少、销量下滑快的原因在加油站门口的隔离栏。

症结找到了,但要把站前的隔离栏拆除仍然困难重重。张晓怀查找交通法规,对照门前现场,用步量、卡尺算、画图纸、反复改,从确保交通安全角度出发,向交通管理部门中肯提出部分拆除和移动隔离栏的建议。她用事实、用数据说明,原隔离栏虽然具有分流车辆的作用,但车辆调头空间变窄,每天都发生3至4起车辆剐蹭纠纷,引发司机口角,人堵车更堵。

为了彻底说服交管部门,张晓怀把自己拍摄的几十张现场图片逐一进行展示汇报,详细说明情况,全面分析原因,提出拆除加油站门前道路部分隔离栏,使之具备调头分流、进站加油的双重功能。

交管部门负责人震惊了,一名加油站经理,能把交通安全管理研究得如此明白透彻,难能可贵,表示马上研究核实。没过几天,站前道路隔离栏被拆除近15米,车辆调头顺畅了、安全系数提高了、进站车辆增多了、油品销量逐步回升。

高新加油站位于二环西路与科医路交叉口,属城市中心站,寸土寸金。如何让有效土地发挥最大效益,张晓怀又在盘活资产上打起了主意。她通过市场调研,最终在加油站开设咔咔汽车服务中心,满足客户对汽车保养服务需求的同时,每天带动加油站增销汽油3吨、润滑油近1000元。

从扩大便利店规模到推行分时段自助加油,从利用微信微博推介促销信息到科学排班减员增效,很多员工说,张晓怀特别能“折腾”,加油站每过几天都会发生新变化。

高新加油站没有“男丁”,张晓怀带着员工干,女员工个个成为全能型“女汉子”,让加油站先后荣获得了云南省“三八红旗加油站集体”、云南省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她本人也于2017年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创业的新起点。趁年轻,就要敢想敢干。”尽管张晓怀已经升任玉溪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但她仍然信念坚定、热情似火。

猜你喜欢
昆钢加油站
《昆钢科技》征稿启示
《昆钢科技》征稿启示
《昆钢科技》征稿启示
《昆钢科技》征稿启示
《昆钢科技》征稿启示
《昆钢科技》征稿启示
周末加油站
周末加油站(Ⅲ)
周末加油站(Ⅱ)
周末加油站(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