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静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各种网络手段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QQ、微信、微课、网络视频等不胜枚举。其中,微信功能众多,能快速地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圖片和文字等,方便人们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通过使用“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功能,还能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尤其是微信的信息、内容更新速度极快,时效性极强,这一系列特点和优势,方便学生在课堂教学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助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一、通过微信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满堂灌”,较少关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导致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大打折扣。微信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学生与教师可以进行实时交流。笔者尝试把微信资源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效地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讲解《法律保障生活》前,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法律方面的教学知识,我通过微信搜索功能,找出当前社会中的一些有关法律方面的社会实例进行探讨,案例一:2018年12月27日下午,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国家安全部原副部长马建受贿、强迫交易、内幕交易案,对被告人马建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
案例二:2018年11月25日晚间,陕西神木市人民政府发布情况通报称一起故意杀人案,一名初中女生遇害,六名嫌疑人全部抓获到案(均属未成年人)。
就以上两则案例,笔者在上课前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法律有什么作用?二是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同时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晚上跟学生通过微信群进行探讨和交流,使得次日的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其次,微信给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发布平台,教师可以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如“信息通知”“课内学习”“课外天地”等,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和微课视频等资源,分享到微信平台中,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通过微信群增强生生互动,培养团队精神
道德与法治本来是一门德育课程,当前的教学中,很多老师侧重于“师授生听”或者“学生自主学习”,却忽略了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普遍较差。而微信以其图文并茂、反馈及时的特点更能增强生生交流的兴趣,有助于生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亦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讲解《人人平等》时,我以“平等”为话题借助微信平台让学生来进行沟通和交流。有学生提到“人生下来就不平等啊,你是穷人家的孩子,他是富人家的少爷,所谓的人人平等根本就是自我安慰。”也有不少学生能从道德和法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有学生说到“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尊严,人的尊严是不容侵犯和践踏的,都应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还有同学也说到“法律面前也是人人平等的。我国公民,不管民族、性别、职业、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等有什么差异,但是在法律上都是一律平等。”学生们畅所欲言,最后取得共识。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三、利用相关微信公众号优化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微信的广泛普及,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推送功能得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遍关注。微信公众号成本低,互动性好,时效性强,不仅使教学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还极大地弥补了当前教学模式中的不足。
笔者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实际,向学生和家长推送了“道法教研联盟”“广州品学”“道德与法治微课堂”“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微信公众号。其中,“道法教研联盟”的公众号,每天更新中考时政热点解读及原创模拟试题,让学生在关注时政热点之余,还能把热点与考纲考点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而“道德与法治微课堂”,则按照教学实际,在七、八年级设置了课件、试卷、教案、每日一练、单元复习等子模块,九年级因为与中考接轨,则特别设置了课件试卷、单元复习、中考专题和时政专题四个子模块,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课外学习资源。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范围就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另外,还有很多关于课程讲座的微信公众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推送文章或者听这些讲座,扩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拉近自己与世界的距离,为加强学习效果“添砖增瓦”。而通过讨论微信的热点新闻,还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自然而然,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也从中得到稳步提高。
总之,微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也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方式,被广大学生所熟识、利用。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微信资源,可以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创建崭新有效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微信毕竟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网络交流平台,信息总量大,更新速度快,内容也可谓良莠不齐。因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保持客观、理性、中立的态度,不可一棒子打死,也不可任其自流,要做好学生的指导者、监督者,鼓励他们合理利用微信、正确对待微信,让他们在微信的海洋里快乐畅游,学有所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