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庆东
[摘 要] 中职数学属于中职理科与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中职数学教学活动应当重视在探究性学习上进行有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鉴于此,就中职数学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全面提升进行探讨,与同仁共勉。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探究式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34-02
所谓探究式学习,简单地说是教师针对某一教学目标创设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情境,由学生依据该情境提供的数据线索,通过不断探索,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学习新知识以完成对目标知识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该教学模式更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中职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工作均起着不容小觑的作用。显然,本文针对探究式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最终也应用于生活,把生活当中的问题变成学术问题,采取数学的形式进行解答,才是中职数学的教学目标所在。但是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大部分教师都与生活实际情况背道而驰,所讲解的内容较为抽象,长此以往就会致使学生产生烦躁的情绪,慢慢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在探究式学习当中,教师应当在全面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以生活中的案例为主,把二者融为一体,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生活化情境,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函数应用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当作题目素材,把学生转换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人来完成相应的问题:如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客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1千米,出租车离甲地的距离为y2千米,两车行驶的时间为x小时,y1、y2关于x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1)根据图像,直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图像关系式;(2)若两车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请写出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甲、乙两地间有A、B两个加油站,相距200千米,若客车进入A加油站时,出租车恰好进入B加油站,求A加油站离甲地的距离。
首先,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手段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紧接着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完成这一题目的练习:(1)设y1=ax,由图可知,函数图像经过点(10,600),∴10a=600,解得:a=60,y1=60x(0≤x≤10),设y2=cx+b,由图可知,函数图像经过点(0,600),(6,0),则有:b=600,6c+b=0,解得:b=600,c=-100.∴y2=-100x+600(0≤x≤6);(2)由题意,得60x=-100x+600x=15/4,当0≤x<15/4时,S=y2-y1=-160x+600;当15/4≤x<6时,S=y1-y2=160x-600;当6≤x≤10时,S=60x;(3)由题意,得①当A加油站在甲地与B加油站之间时,(-100x+600)-60x=200,解得x=2.5,此时,A加油站距离甲地:60×2.5=150km,②当B加油站在甲地与A加油站之间时,60x-(-100x+600)=200,解得x=5,此时,A加油站距离甲地:60×5=300km,综上所述,A加油站到甲地距离为150km或300km。显然以上这些数学探究情境都来自生活实际,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加深对这节课的印象,让他们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数学知识。
二、选择变化式问题,提高探究学习成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职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不善于转换思维方式。比方说,在教师讲解完某道典型题目以后,倘若只是替换了这道题的数据,学生可以依据教师的思路准确回答出该问题;倘若要改变了题型,即便这道题的题目依然考查的是之前的知识点,但大部分学生却无从下手。显然这从侧面说明学生缺乏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探究思维能力,只要题目有改动,那么就会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基于这种状况,教师应当做到“变式教学”,实质上是在确保知识点不改动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表达形式、解题思路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圆的标准方程”这节课时,教学目标是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以此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计算能力。因为学生在初中时期就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当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继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教师可以将圆和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画在黑板上,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点,然后交由学生进行总结。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以前我们都是以圆心距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来对直线和圆位置关系进行判断的,那么除了这种判断方法以外,还能通过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吗?”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目光放在黑板上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当学生理清头绪以后,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在整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同时每一种直线和圆位置的情况均配有与之相匹配的圆方程和直线方程,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可以采取解方程的形式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判断。如可以提出这样问题:圆C1:x2+y2-4x=0和C2:x2+y2-4y=0的位置关系是?可以事先让两名学生通过圆心距计算的形式来对交点个数进行判断,另外两名学生則采取解方程求解的形式进行判断,最后检验两者结论是否相同。紧接着教师对这一题目进行改动,提出圆C1:(x-1)2+y2=4与圆C2:x2+y2-4x+2y+4=0的位置关系这一问题。显而易见的是,在中职教学变式教学期间,教师所设定的问题一定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让学生夯实基础,然后再进行深层次的变式练习。
三、科学选择小组合作,提高探究学习水平
众所周知,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模式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使用次数比较频繁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样离不开小组合作模式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在以往中职教学的课堂教学当中,大部分学生都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因为数学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受挫折以后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配上教师的科学指导,就大大降低学生抵触心理产生的概率,继而从根本上促进其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学习“对数的函数图像与性质”这节课时,教师将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概念讲解完毕以后,以小组合作的角度设计与之相匹配的题目,目的是为了促使班级学生小组合作,加深对这节课的印象。其题目为: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1)y=log23.4,y=log28.5;(2)y=log0.31.8,y=log0.32.7;(3)y=loga5.1,y=loga5.3(a>0,a≠1)。与此同时还要提出如下问题:第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组数中两个数的特征,想一想应当怎样对比这两数的大小?第二,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共同编写出类似的题目,验证自己的猜想。有的小组认为:“函数y=log0.3x在(0,+∞)”上是减函数,又因为1.8<2.7,所以log0.31.8>log0.32.7。显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一方式,较好地促进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讨论当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继续提问:“(3)题中的底数和(1)、(2)题有什么不同呢?”有的学生说:“底数不是一個确定的实数。”这时教师再顺势提问:“对,那能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成了a>1和0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此项教学活动时,探究式教学不应占据课堂的所有时间,不然就会发生学生表面在激烈探讨,但实际却毫无成效的现象。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除了要对探究式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加以明确以外,还应采取针对性的手段把该教学方法渗透到新知识点的学习当中,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玉萍.中职数学探究式教学的问题研究[J].学周刊,2016(4):47. [2]江辉.探讨提高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途径[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0):139. [3]肖建华.浅析探究式教学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2(10):33.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