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对青光眼患者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2019-11-18 08:51赵倩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精细管理遵医行为

赵倩

[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在青光眼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结合精细管理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调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124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衡理念为基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外加PDCA循环管理结合精细管理,评估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遵医行为。结果 两组相较而言,干预前,观察组生存质量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遵医行为较高(P<0.05)。结论 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的護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精细管理;青光眼;生存质量;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b)-0051-02

青光眼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存在病理性高眼压、正常眼压合并式乳头、青光眼性视野改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害等现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针对该类现象临床推荐应用优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精细管理是将护理措施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的模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PDCA循环管理措施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所提出的一种护理质量管理措施,在实践过程中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等流程顺序,实施完善的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临床应用过程中比较全面的科学程序[1-2]。相关研究认为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精细管理结合PDCA循环管理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意义,该文研究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24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青光眼应用过程中对患者生存质量、遵医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取该院收治的124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评价,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满足该次研究要求。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其中对照组男41例,女21例,平均年龄(51.50±4.11)岁,平均病程为(5.50±1.96)年;观察组男40例,女22例,平均年龄(52.00±4.01)岁,平均病程为(6.00±1.78)年。比较两组临床个人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青光眼临床诊断标准;②患者均意识清楚,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可以配合健康教育及随访调查;③该次研究试验,患者均为自愿参与,且由医院伦理委员批准。

排除标准:①存在交流障碍者以及合并出现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无法保证在3个月内完成追踪访视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结合精细管理护理模式,①计划:由护理人员、责任护士以及护士长和科室主任共同制定青光眼患者评估手册,患者具体评估内容包括:患者日常饮食、睡眠、生活、运动、排便等相关知识,以便于患者查阅。其次评估患者自我检测内容,观察患者在日常中是否出现负性情绪波动、复查频率等内容。最后评价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患者需要配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落实以后的预期目标[3]。根据评估内容进行患者健康问题以及危险因素的分析评估,进一步确定护理过程中的改进目标,制订具体实施措施。护理人员需要制定完善的随访计划,保证患者在固定时间中熟练掌握眼部按摩及眼压测量的常用方法。②实施:按照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制定的护理阶段目标,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将精细管理落实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中,包括告知患者睡前使用温水泡脚,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病房环境的温、湿度适宜,以及在护理过程中采取音乐疗法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心态平稳,有效避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诱发眼压升高的相关影响因素,必要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辅助睡眠药物,监督其正确使用。③检查: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评估结果,结合患者健康问题、护理目标,执行健康教育,评估患者护理效果以及在护理过程中的健康需求,进行护理目标的合理调整。监控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全面检查,采取病房访视以及电话随访的方式,监督护理人员将护理措施落实到位,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④纠正:护理人员应该在临床上采取激励原则,对循环周期患者进行不断的鼓励,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患者共同商定并制定运动疗法以及预期目标,作为下一个护理阶段的干预重点[4]。

1.3  观察指标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遵医行为。

1.4  统计方法

采取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生活质量评分)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遵医行为)以(%)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评价

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x±s),分]

注:t值P值为两组干预后比较。

2.2  两组患者遵医率对比

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遵医率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遵医率比较

3  讨论

青光眼作为我国发生率较高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够,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用眼卫生意识以及疾病预防、治疗的认识情况,导致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病情会反复性发作。相关研究表示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按照医嘱以及护理人员保健用眼大多数患者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出現致盲不良现象。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提高患者对疾病、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促使患者按照医嘱服药,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该文研究数据表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P<0.05)。分析原因如下:①PDCA循环管理和精细管理模式相结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建立了健全的护理质量监管体系,有利于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评价,改进提高了护理质量,进一步改善了患者遵医行为以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根据患者预期护理目标给予指导帮助,对稳定患者不良情绪、改正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②其次,PDCA循环管理和精细管理相结合,在护理过程中促使患者循序渐进地提高了自身健康意识以及疾病认知,充分发挥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监督患者合理使用药物,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③在患者治疗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和精细管理,可以根据目前现有的医疗诊断及护理问题,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按照制定方案进行护理措施的落实,通过综合评价患者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护理模式的不断进行阶段性的护理总结,在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不足以及危险因素,在后续护理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培养护理工作人员的细节习惯以及细致工作作风,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操守以及工作态度,促使护理工作达到规范化和细致化,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在青光眼护理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管理和精细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护理人员的稳定性、有序性,在最大限度内满足患者需求,提高了患者遵医行为和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邵如意.PDCA循环系统在青光眼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9):900-903.

[2]  樊海英,韩雪晶,高海娜.PDCA循环管理与精细管理相结合在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11):810-811,832.

[3]  吴凤琳.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955-1956.

[4]  蒋德敏.心理护理在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 30(7):147-148.

[5]  刘明仿.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5):180.

(收稿日期:2019-05-18)

猜你喜欢
PDCA循环管理精细管理遵医行为
PDCA循环管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PDCA循环在缩短宫外孕患者抢救时间的应用分析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改革导向探讨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析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PDCA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