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伟琴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途径。现在的课堂存在着教师提问的问题过于零散、数量多、缺乏层次性和启发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巧用提问这把金钥匙,能够启迪学生思维,智开课堂高效门。
关键词:“金钥匙”;有效;高效课堂
毛泽东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一个好的问题犹如一条纽带,教师要想在备课时就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提出有效的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聚焦题眼提问,关注点睛之笔
所谓题眼就是题目的关键之处,抓住了题眼,就抓住了题目的核心与重点。题眼一般是指向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文体表达方式等。从课题切入设计主问题,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使问题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唯一的听众》题目中‘唯一是只有一个的意思,而‘众就是好多人,既然好多人,又为什么是唯一?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为其下文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抓住题眼,善于提问,就能够事半功倍。
二、抓住主线提问,贯穿课堂教学
所谓的“主问题”,即教师在备课中发现文本中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通过主问题来带动其他问题,这是顺利进入文本的钥匙。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如抓住中心句来提问,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抓住主问题,就抓住了理解课文的核心,找到了理解课文的金钥匙。
三、把握细节提问,直切重点内容
教师日常备课要深入钻研文本,抓住文本的细节处,找到突破口,更好地促进师生的对话。细节可以从文章的内容的关键处、矛盾点设疑。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设问,终极目标一定要指向文章的中心。
(一)矛盾点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争论中往往比单独思考更能发挥创造性。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有意识地设计有一定难度、能够引起学生争议的问题。这样的矛盾争论,能激发他们善辩的能力。“《穷人》这课中写到桑娜的复杂心理,我们读了,很乱,奇怪,作者为什么以正常的心理活动来写?”此时学生争议有了,有了争议才有比较,有了比较才有收获,最后学生明白了不符合逻辑的心理描写是为体现当时桑娜那种忐忑不安、复杂的心理,更符合人物形象。
(二)对比
对比是课文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可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整篇课文大部分都是在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对它的毁灭却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學贵有疑,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明白了,通过圆明园这样从有到无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课堂通过有效的对比提问,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迁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抓异常处
语文课文中作者经常有出人意料、不同寻常的地方,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抓住这个异常点提出有效的问题,就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锻炼学生的思维。“《花的勇气》中有个关键的词‘拔地而起,一般我们是用这个词来形容高楼大厦、参天大树等,课文为什么用拔地而起来形容小草?”让学生明白了使小草拔地而起的是它的责任、使命等,进一步也明白了这是生命的意义——勇气。
四、想象留白提问,贴近生活思考
鲍波尔说:“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有些课文有空白处,能够给学生提供回味和想象空间。老师要利用这些空白的元素,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穷人》结尾提出问题:“请大家想象一下,孩子们、桑娜和她的丈夫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种开放式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原文的内容重现,还有利于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这把金钥匙,形成自己的提问风格,更好地促进了课堂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2]汪禹彤.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形式、技巧与策略[J].语文学刊,2016(3):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