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忠,乔明全 .
(中石化新疆新春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
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新近系沙湾组发育大型三角洲退积型构造—岩性油藏[1、2],已上报探明含油面积65 km2,2015年产油102×104t。2017年7月,春风油田西南部排693井蒸汽吞吐后日产油22 t,这是胜利油田新春公司突破油水过渡带勘探旧有认识取得的新成果,连同之前获得商业油流的排691、排692井,发现了一个千万吨级整装油田。上报了探明储量,编制实施了产能建设方案,已完钻42口井,其中27口井已投产,均获商业油流。本文重点回顾春风油田油水过渡带发现整装油藏的过程,为同类型油藏勘探提供借鉴。
春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车排子凸起的东部(图1),西面和北面邻近扎伊尔山,南面为四棵树凹陷,向东以长期继承性活动的红—车断裂带与沙湾凹陷(原名昌吉凹陷)相接[3]。准噶尔盆地先后经历了前陆盆地、统一压性断陷盆地、均衡坳陷盆地和统一前陆盆地四个演化阶段,侏罗纪时处在压性统一断陷盆地阶段,盆地处于外压内张的应力环境,盆地边缘受挤压,红车断裂形成并向东挤压,造成四棵树凹陷和沙湾凹陷分割,同时腹部地区因基底上拱形成了北东向的低隆起带[4-7]。车排子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属于车莫低凸起发育消亡过程中继承发展的产物。排691块位于春风油田西南部,北邻排602块,东北与排601块相望,分为排691和排694两个砂体,主力含油层系为新近系沙湾组一段2砂组。
图1 春风油田构造单元划分图
春风油田自下而上发育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沙湾组地层(表1),沙湾组底界面在车排子地区与下伏地层表现为明显的角度不整合,大套地层被剥蚀,地层总的厚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薄,直至尖灭。
春风油田油气勘探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钻探,在红车断裂带的上盘白垩系底部发现了大片的稠油[8、9]。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三维地震技术的发展,红车断裂带的勘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2004年,根据中石油前期钻探成果,中石化在车排子地区,根据新完成4×4 km的二维地震勘探,实施钻探了排1、排103等2口探井,分别在白垩系、侏罗系、石炭系见到较好的油气显示。(3)2005年,在车排子地区部署了两口预探井排6井和排602井,在新近系沙湾组一段见到很好的油气显示。2008年4月在该块部署了10 m×10 m三维地震勘探。
表1 春风油田地层发育简表
春风油田沙湾组与下覆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地层厚度90~101 m,为北高南低的单斜构造,倾角1°~2°,构造平缓。油藏埋深由东北部的290 m,逐步加深到西南部的700 m,各独立断块均在南部钻遇到油水过渡带。
春风油田西南部排691块的发现是一个曲折的勘探认识过程。首先是春光油田的高效勘探延迟了排691块的发现,排2井在1014~1017 m钻遇沙湾组油层3.9 m,日产油49 t,50℃脱气原油黏度1.6 mPa·s,从而发现了稀油高产的春光油田。2009年中石化矿权调整(春光油田划归河南油田),新春公司重新开始寻找新的油气资源。排601-平1井采取水平井、降黏剂、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复合热采技术(简称HDNS)[10],日产油52 t/d,周期产油量2 660 t,发现了春风油田。立足于蒸汽吞吐开发模式和油公司管理模式,春风油田2015年产油102×104t。后续规模开发和快速建产,同时实施整体探明和滚动扩边,北扩发现的排612块已投产新井280口,承担南扩任务的排22等7口井均钻遇油水过渡带稠油,其中排22-1井730~733 m测井解释为油水同层,其中油层厚度1.9 m,孔隙度22%,渗透率226 mD,判断为钻至油水过渡带[11]。由于蒸汽吞吐是一个降压开采的过程,受边底水侵入影响,处于油水过渡带的油井开发效果普遍较差,例如排601南区块油水过渡带7口井平均单井累产油1 398 t,同期其他149口井平均单井累产油8 829 t。春风油田南部部署的油水过渡带储量丰度小,井网控制程度低,储量较难有效动用,被认为勘探开发潜力较小。
图3 排691块砂体顶面构造图
表2 春风油田排691块钻探效果统计表
研究发现,春风油田沙湾组多为调整型油藏,具有近源、远源双物源供给和晚期成藏的特点。春风油田沙湾组的成藏模式:沙湾凹陷二叠系烃源岩供烃、调整后再聚集、骨架砂岩与不整合面横向输导、断层纵向输导、前缘砂体上倾尖灭成藏(图4)。油藏类型较多,以浅层高孔高渗的岩性和构造—岩性油藏为主,油气主要富集在远源体系砂体的上倾尖灭带、砂体内部的断层遮挡区和近源体系的扇体中。
图4 春风油田沙湾组成藏模式
(1)继春风油田规模开发和薄浅层储层预测技术成熟之后,通过老井复查、细分小层、精细地层对比和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突破了该区钻遇一个薄油层、南部油水过渡带开发潜力很小的固有认识。形成春风油田西南部地区沙湾组一段为物源来自南部的三角洲沉积、储层厚度自南向北厚度减薄、易于形成水进退积的上倾尖灭油藏的新认识。
(3)春风油田沙湾组成藏模式:沙湾凹陷二叠系烃源岩供烃、调整后再聚集、骨架砂岩与不整合面横向输导、断层纵向输导、前缘砂体上倾尖灭成藏,油气主要富集在远源体系砂体的上倾尖灭带、砂体内部的断层遮挡区和近源体系的扇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