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欢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社会科学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有关于团练使初设时间的问题,史料记载比较含混,且学术界对于团练使是否源于团结兵问题有着不同争论。学界对于团练使源于团结兵的根据,一般征引胡三省对于《资治通鉴》卷二一四的注文。《通鉴》原文:“剑南节度使张宥,文吏不习军旅,悉以军政委团练副使章仇兼琼。”注文如下:“据旧志,上元后置团练使。余考唐制,凡有团结兵之地,则置团练使。此时蜀有黎、雅、邛、翼、茂五州镇防团结兵,故置团练副使;安、史乱后,诸州皆置团练使矣。”[1]6840毋庸置疑,团练使在安史之乱前,已经广泛出现,但与团结兵相关的团练使还并没有发展成为领一州或一道的军事防御的成熟使职,而仅仅为“主持团结兵的组建、训练工作的权力。”
《文献通考》中载:“唐肃宗乾元初,置团练使、守捉使,大领十州,小者三、五州。代宗时,元载当国,令刺史悉带团练。大率团练皆隶所治州,岁以八月考其治否,以安民为上考,惩奸为中考,得情为下考。”[2]1776采用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置团练使的说法,且认为团练使并不是因防御使改之。元载当政,州级团练使的设置与州防御使相类,州团练使也多由州刺史兼领,如“段秀实为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本州团练使。”[3]310又,“(张)愔起复右骁卫将军同正,兼徐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本州团练使。”[3]3833唐代藩道一级的团练使一般被称为“都团练使”,且“都团练使”一般兼领该道观察使,并以此道首州刺史充。如“李琦为福州刺史、福建都团练观察使”[3]301。从地理区域上看,都团练使一般分布于东南诸道。张国刚先生将唐代藩镇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东南地区的藩镇定义为东南财源型。那么,“如何控制东南藩镇,限制东南诸道的兵力,始终是唐朝的一个基本方针。”[4]57为保障中央财源,东南诸道兵力又有限制的情况下,藩道的“都团练使”也应运而生。“诸道都团练使,足修武备以靖一方。”[3]437团练使这一使职的确立意图也是以军事职能为主,“以安民为上考,惩奸为中考,得情为下考”[2]1776。团练使也逐渐掌地方军政之权,严震母丧解,“起为兴、凤两州团练使,好兴利除害。”[5]4942
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的宦官专权及藩镇问题愈演愈烈,最终风雨飘摇的延续二十年后灭亡。由此,藩镇格局进一步发展,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割据、动荡纷扰的时代。节度使、团练使等依旧为藩镇中重要的军政长官。那么藩镇军政长官的选任,关系到政治集团及中央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于藩镇军政长官的人选,中央有着选任标准“或勋高翊世,或才号知人,必于途巷之贤,备察刍荛之士。”[6]85且后唐明宗时将团练使的任命权收归于中央,“防御、团练使、刺史、行军司马、节度副使,自今皆自朝廷除之,诸道无得奏荐。”[1]9043因团练使主要是军事使职,选任为团练使的,大多因军功而任,如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恩州团练使李重进,皆帝在藩镇时腹心将佐也,帝即位,稍稍进用。”[1]9480与唐代相类,州级团练使往往是刺史兼任,由此该地的军政大权合二而一,如后唐天复元年(901年),袁象先“表授刺史,充本州团练。”[6]796又,“以前密州刺史张实为颍州刺史,充本州团练使。”[6]130当然,团练使的军政权力,并非毫无限制,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敕:“防御、团练使,自非军期,无得专奏事,皆先申观察使斟酌以闻。”[1]9423张国刚先生认为观察使是方镇最基本的政务使职,如当地驻军多,一般兼任节度使;驻军少,一般兼任都团练使等。[4]132因此,团练使受观察使的节制是必然的。
团练使在本州内还有荐举权,向朝廷举荐优异的人才的权力。后唐明宗时规定,直属京的州团练使等荐举权扩大,“直属京防御、团练使先许荐一人,今许荐二人。”[6]581不光州级团练使有荐举权,五代时期对藩道一级的团练使荐举权也做了规定:“诸道荐人,总与不可,全阻又难。今后节度使每年许荐二人,带使相者许荐三人,团练、防御使各一人,节度、观察判官并听旨授,书记已下即许随府。”[6]538团练使亦有僚属,并且可有自行辟署权,“诸州防御、团练判、推官,并请本州奏辟,中书不更除授。”[6]2003后唐明宗时规定,刺史兼带团练使时,即可为团练使奏辟僚属,如团练判官等,但不可有录事参军。后唐天成三年(928年)五月、长兴二年(931年)七月敕,许诸州节度使带使相岁荐僚属五人,“防御、团练使荐二人。”长兴二年八月敕,“直属京防御、团练使荐一人。”[6]649后周时期,对团练诸使僚佐人数做了规定,“诸道节度副使、行军司马、两京少尹、留守判官,并许差定当直,人力不得过十五人;诸府少尹、书记、支使、防御团练副使,不得过十人;节度推官、防卸团练军事判官,不得过七人,逐处系帐收管。此外如敢额外影占人户,其本官当行朝典。”[6]1471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六月诏,“两京及诸道府州,不得奏荐留守判官、两使判官、少尹、防御团练军事判官,如是随幕已曾任此职者听奏。防御团练刺史州,各置推官一员”[6]1531。陈长征先生认为:“五代各朝不断发布有关限制幕职人员担任地方官的诏令,说明了幕职官在五代各朝权摄地方官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中央的诏敕经常被违抗。”[7]105朝廷除对团练使僚佐人数做限定外,还规定了僚佐比拟、转官等年限要求,“阙员有限,人数常多,须以高低,定其等级,起今后两使判官罢任后,宜一年外与比拟;书记、支使、防御团练判官等,二年外与比拟;推巡、防御团练推官、军事判官等,并三年后与比拟。仍每遇除授,量与改转官资,或阶勋,或职资。其有殊常勤绩者,别议优升。若有文学智术超迈群伦,或为众所称,或良知迥举、察验的实者,不拘年月之限。”[6]2002
五代依旧延续中晚唐的藩镇割据统治,在中央与地方的妥协与斗争中,各藩镇统领者节度、团练诸使,要维持并稳定自我地位,还要对中央达成某些义务。藩镇对于中央的臣服,首先表现为礼仪性的义务,即定期要陈表起居。乾化元年(911年)十一月,梁太祖驻跸魏县,“从官自丞相而下并诣行宫起居,留都文武百官及诸道节度使、防御使、刺史、诸藩府留后,各奉表起居。”[6]99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并对团练使的奉表起居的时间做了明确规定,“诸道节度、刺史、文武将吏,旧进月旦起居表,今后除节度、留后、团练、防御使,惟正、至进贺表,其四孟月并且止绝。”[6]501除此之外,团练使还有朝见皇帝的义务,如后梁贞明六年(920年),“阆州团练使林思谔来朝。”[1]8858另外,团练使最重要的义务,即进献。唐代中后期财政执行上供、留使、留州三分法,实际上则分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部分。唐后期及五代“系省钱”的发展,代表了新的发展方向,并有利于中央财政。五代时征收的赋税被称作“系省钱谷”,如后晋天福九年(944年)敕:“天下诸州各以系省钱谷,秋夏征科为帐籍,一季一奏。”[8]309团练使除每年必要的供奉之外,还要在皇帝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之时,上缴助礼钱,并逐渐成为常设之制。如后唐“明宗祀天南郊,东、西川当进助礼钱。”[9]285后唐时期,还对助礼钱的数目做了规定,之后中书门下又下诏:“会府华资,皇朝宠秩,凡沾新命,各纳礼钱。爰自近年,多隳旧制,遂致纪纲之地,遽成废坠之司。况累条流,就从减省,方当提举,宜振规绳。但缘其间,翊卫勋庸,藩宣将佐,自军功而迁陟,示恩泽以奖酬,须议从权,不在其例。其余自不带平章事节度使及防御、团练、刺史、使府副使、行军已下,三司职掌监务官,州县官,凡关此例,并可征纳。”[6]503即又明确对缴纳助礼钱的群体做了规定,团练使亦在此列。
团练使等在为朝廷履行义务的同时,也享受着一系列酬劳权利,其中最基本酬劳即俸禄。“牧守之任,委遇非轻,分忧之务既同,制禄之数宜等。……今定团练使一百五十贯,禄粟七十石,盐五石,马十匹,元随三十人;刺史一百贯,禄粟五十石,盐五石,元随二十人。”[6]1472由此俸禄所得之额来看,五代牧守之职位中,团练使要远高于刺史之位。后唐同光三年(925年),朝廷还对诸道州县的团练副使及判官等僚佐俸禄做了规定,“本朝事体防御、团练除副使判官外,其余推巡已下职员,皆是本使自要辟请圆融,月俸赡给,亦乞依旧。规绳省司更不给支钱物,其防御团练副使、判官,副使逐月料钱三十贯文实,判官逐月二十贯文实,刺史州元无副使,若有请废其军事判官,所有月俸亦是刺史俸内支赡。”[10]6098
团练等藩镇诸使还享有荫补子孙为官的权利,门荫入仕于五代之时是较为重要的入仕途径。五代时频繁的改朝换代,连年征战,因此产生了大批的功臣群体,成为朝廷的军事与政治支撑。自然,其子孙也即成为朝廷优待的对象。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诏:“今后应荫补子孙,宜令逐品许补一人,直候转品,方得更补,不得于本品内重叠收补。……致仕官历任中曾任在朝文班三品、武班二品及丞郎给舍已上,金吾大将军、节度、防御、团练、留后者,方得补荫。”[6]2006后周时对团练使的荫补资格、荫补人数等做了详细规定。除荫补特权外,团练使还享有对父母、妻子的封赠权利,同光二年(924年),后唐庄宗亲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礼毕,宰臣率百官就次称贺,宣制:“文武常参官、节度、观察、防御、刺史、军主、都虞候、指挥使,父母亡殁者,并与追赠。”[6]428自安史之乱至五代,连年征战,社会长期动荡不安,因此一些官员的敕甲、告身及官方档案散佚,为封赠制度的实行带来不便。因此朝廷规定:“如省司失坠敕甲者,京官引验本官告身敕牒及母、妻前封邑号。告身敕牒如因失坠,即磨勘历任。如官序显著,参详并封不虚,即取登朝官三员充保,仍须结罪使印,方与进封。如是曾任节度、观察、团练、经略、防御、刺史等,则责本道进奏知后院状入案。刺史无知后院,即取使府进奏官状,并准京官例,取登朝官三员充保……自本道奏荐即准节度使已下至刺史,取进奏官状详验,如无保状,具历任经堂陈述候裁下。”[8]182为保障制度实施,后唐中书门下对团练使的告身仪制做了规定:“准本朝故事,诸王、内命妇、宰臣、学士、中书舍人、诸道节度、防御、团练使、留后官告,即中书帖官告院索绫纸褾轴,下所司书写印署毕,进入宣赐。其文武两班及诸道官员并奏荐将校,并合于所司送纳朱胶绫纸价钱。伏自伪梁,不分轻重,并从官给,今后如非前件事例,请官中不给告敕,其内司大官侍卫将校转官,即不在此限。”[6]426对官告做了仪制规定,一方面可以保障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制书作弊。
因团练使属使职差遣,无固定的品阶。自中唐以后,使职差遣迅速发展,进而使职固定化而职事官阶官化的倾向愈加严重。因此,在同级的团练使中为显示区别,带职现象较为常见。在五代时期,团练使一般表现为带检校官。张国刚先生指出:“在唐代,检校官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代理某官,此种情况在唐前期较为常见;另一种则为地方使职带台省官衔,称为检校官。上自三公、仆射、尚书,下至郎中、员外郎,皆是带职。但他们并不在该部门任事。由于使职本身并没有阶品,检校官衔就用来表示其地位之尊崇和升迁之经历。”[11]169而五代时期,团练使所带检校官则属于第二种情况。五代时,团练使兼检校官,一般为三师、三公,依照《唐六典》的说法依次为“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12]2-4。笔者根据文献记载发现,为团练使授检校官,并不依照顺序除授,初次授予一般以检校司徒和检校太保为多,其中又以团练使初除检校司徒较为常见。如景延广“高祖即位,授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检校司徒,遥领果州团练使。”[6]1143之后,再由检校太保迁为检校太傅,如“云麾将军、检校太保、寿州团练使张昌孙落起复,授光禄大夫、检校太傅。”[6]136然后再转至检校太尉,最终转入检校太师达到极致。对于此迁转序列,张国刚先生解释为:“太尉的地位本在三师之下,可是由于唐末五代重武之风日炽,太尉这个历史上的武官称号竟然超迈于傅、保之上,一般功臣可以加太傅、太保而不能随便授太尉,只有太师的地位还略在其上。”依据史实,又根据《春明退朝录》的记载,张先生得出了“到了五代,遂形成了节度使加官,皆自检校太傅升太尉,太尉迁太师的惯例”之结论。[11]18对于团练使的检校加官,升任检校太傅后也大体依此制。团练使加检校官,依次形成了鲜明的等级,因此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规定:“诏诸道节度使未带使相及防御、团练使、刺史,班位居检校官高者上为,加检校官同,以先授者为上,前资在见任之下。”[6]590
一般来讲,武将出任藩镇中防御使,其迁转序列为刺史、团练使、防御使、节度观察留后及节度使,依此而升。后晋时,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子王威,避王都之难,流亡于契丹。
义武缺帅,契丹主遣使来言:“请使威袭父土地,如我朝之法。”而晋高祖辞以“中国之法必自刺史、团练、防御序迁乃至节度使,请遣威至此,渐加进用。”契丹主怒,复遣使来言曰:“尔自节度使为天子,亦有阶级邪!”帝恐其滋蔓不已,厚赂契丹,且请以处直兄孙彰德节度使廷胤为义武节度使以厌其意。契丹怒稍解。[1]9204
晋高祖石敬瑭描述的节镇官的序列,是标准的迁转图像。如后唐时期的皇甫遇,唐明宗在藩时,将其隶于麾下。明宗即位,迁龙武都指挥使,遥领严州刺史。应顺、清泰中,历经团练、防御使,不久迁邓州节度使。[6]1259但由刺史直至授旌节,其中的迁转序列并非按部就班,仅大致依此序列而已。如五代时的骁将王彦章,少为军卒,事梁太祖,末帝即位,迁濮州刺史,又徙澶州刺史。后王彦章为先锋,与晋夹河而军,直接升入汝、郑二州防御使,而没有被授予团练使。后因军功迁为匡国军节度使。[6]290五代战火不断,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为奖励军功,由团练使直接升入节度使的武将非常之多。如康思立,“(后唐)明宗即位,历应岚二州刺史、宿州团练使、昭武军节度使”[9]295;景延广“(后晋)高祖即位,以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果州团练使,从领宁江军节度使”[9]322,另还有大量武将直接由刺史升任节度使,并未任职防御使。如后梁赵克裕,领亳、郑二州刺史,“太祖表为河阳节度使、检校右仆射。”[6]214
后唐庄宗诏:“诸道节度、观察、防御、团练使、刺史,并于洛阳修宅一区。”[6]439此诏虽是朝廷别有他意,但节度——刺史一系的序列,得到五代朝廷正式认可。宋人程大昌的《演繁露》认为:“节度、观察、防御、团练,名称虽有高下,实皆守臣也。”[13]179于此,各不同的州长官所任职的州也被分为:节度州、观察州、防御州、团练州和刺史州。而且五代与唐的军事使职制度有所区别,在唐代,一般兼领数州或藩道的团练使,被称为“都团练使”。终五代各朝,都团练使任职非常罕见,仅一人任过此职,即后唐宗室李嗣肱,任职山北都团练使。[6]684因此,在五代时期,团练使仅为辖州的州长官。而团练州也无支郡,原则上不属于方镇。因不同州格之间存在等级差异,因此州长官的迁转与此也密切相关。后唐中书奏:“准敕重定三京、诸州府地望次第者。旧制以王者所都之地为上,今都洛阳,请以河南道为上,关内道为第二,河东道为第三,余依旧制。其五府,按《十道图》,以凤翔为首,河中、成都、江陵、兴元为次。中兴初,升魏州为兴唐府,镇州为真定府,望升二府在五府之上,合为七州,余依旧制。又天下旧有八大都督府,以灵州为首,陕、幽、魏、扬、潞、镇、徐为次,其魏、镇已升为七府兼具员内,相次升越、杭、福、潭等州为都督,望以十大都督府为额,仍据升降次第,以陕为首,余依旧制。《十道图》有大都护,请以安东大都护为首。防御、团练等使,自来升降极多,今具见在,其员依新定《十道图》以次第为定。”[6]591后唐时期的《十道图》详细的标识了团练州等州格,而且表明“自来升降极多”,那么依材料显示五代时期团练州的升降情况如下:
表1 五代团练州州格变化表
从以上团练州州格升降变化,可以看出朝廷通过行政区划变革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镇的某些努力尝试。从表面来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无非是升降而已,但从本质上看,则是中央与地方实力对比的变化,即藩镇的力量被逐步弱化,中央的力量得到了增强。因此,可以说“五代十国各朝邦通过有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节度使乱政之弊,并恢复州一级的治政程序。”[14]13
将帅遥领州镇团练使,并将其作为寄禄官。遥领制始于唐末,“僖宗还宫,建等分典神策军,皆遥领刺史。”[6]1816缘于战乱频繁,军功人数众多,以实际州郡长官作为赏赐,无法满足需要,因此遥领制开始发展。并且遥领的节度使和各级州长官仅为等级差别,并不相统摄,是别等级、寄禄利之用。“到了五代时期,禁军将领遥领州镇长官尤为突出,后周时且已发展为相当成熟的制度。”[15]65遥领一般是遥领域外州郡,如后晋时期的梁汉璋“高祖即位之二年,遥领钦州刺史。”“七年,迁检校司徒,遥领阆州团练使。”[6]1262钦州,今广西钦州;阆州,今四川阆中。两地均不在后晋实际统治区范围内,以两地之州长官授予梁汉璋,仅是以官位和俸禄筹赏武官的需要。团练使的遥领之制,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一般兼任禁军职位。如天福十二年,后汉高祖“以护圣左厢都指挥使、恩州团练使白再荣为镇州留后”[6]1336恩州位于今广东省恩平、阳江二市地。后周世宗“以控鹤第一军都指挥使赵鼎为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并遥授团练使,其余改转有差。”[6]1515五代将领白再荣、赵鼎均遥领团练使,并兼任禁军都指挥使。后周世宗有雄才大略,致力于全国统一。显德元年(954年),亲自率领军队与辽国、北汉的联军决战,迫辽军退走,大败北汉军,初步巩固了国家北部的边防。后击败后蜀,三次亲征南唐。在其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创设了攻克前,以将领先遥领该地的州郡长官之制。如周世宗命宰相李穀讨淮南,任命大将司超为步军先锋副都指挥使,又为寿、庐、光、黄等州巡检使,“时黄州未下,即命超遥领刺史兼楼橹战棹右厢都校。”待初战告捷后,“师还,改光州刺史,败吴军千余于麻城北。”[16]9320即战前司超遥领黄州刺史,大获全胜后即授正任黄州刺史。同时,舒州坚壁未下,周世宗“诏以郭令图领刺史”[16]8815,并且命王审琦等以精骑攻其城,于是大获全胜,“败吴军三千,先禽刺史施仁望献于行在。即以超为舒州团练使。”[16]9320为攻克舒州城,世宗先以郭令图遥领刺史,待成功后又任命司超为舒州团练使。后周世宗这种为攻克一地,事前先以爱将遥领州牧的行为,后被宋太祖统一战争中所继承,以示势在必得的决心。
各州镇长官除了实任、遥领之外,还有兼领之制。兼领与遥领的区别是,节度等使所领州郡,是在王朝有效统治的区内之内,但是州长官并不实际到任。胡三省为《资治通鉴》做注为:“兼者,以本职兼节镇,禄赐优于遥领者。”[1]9507五代时期,以亲王和宰相兼领州郡长官的现象较为常见。如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六月,“以皇子重吉遥领成徳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北面水陆转运制置等使,兼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8]294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以侍中、监修国史郭崇韬,兼领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观察、处置等州使,真定尹。”[8]294成德军治所在镇州(原为恒州),在今河北省正定县。冀州为今河北冀县,深州为今河北深县,赵州为今河北赵县。镇、冀、深、赵皆为后唐统治区域内州郡,因此皇子重吉、宰相郭崇韬均为兼领成德军节度一职。另外,除节度使外,其他州郡长官也有兼领现象。如李承约,于后唐时“补匡霸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兼领贝州刺史”[6]1188。贝州,即今天河北省清河县,属后唐辖区内。李承约兼领贝州刺史,并不实际赴任,而仅领禄赐而已。
终五代各朝,完全是武夫悍将的天下,赵翼有言:“士之生于是时者,系手绊足,动触罗网,不知何以全生也。”[17]476虽然此时藩镇格局继续延续并扩大,但从长时段来看,五代时期也表现了种种统一大势的迹象。中央与各藩镇长官团练诸使争夺对地方的控制权。而且,遥领、兼领防团诸使的出现与发展,给予武将们政治、经济等优待的同时,也表现了州镇长官的虚衔化的趋势,为宋代完全收回团练使的权力,以及地方行政体制改革,都做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