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解诚诚
(1.安徽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 肥西县刘河初级中学,安徽 肥西 231200)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同生活中的空气,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它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首要问题。中国精神是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文明成果、积蕴于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凝聚而成,突出的表现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核则为爱国主义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精神。通过中国精神的教学不仅能全面提升思政教学的时效性、针对性,更能从历史的维度加深对中国精神内涵、脉络的理解。
1.中国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发挥着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1]中国精神中包含了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爱国奉献等民族精神的因子,也包含了牺牲奉献、坚韧不拔、勇于胜利、改革创新等时代精神的因子。通过这些精神的教育对树立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促使学生自觉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来。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使命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2],促使青年学生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教育的核心在于坚持“育人”和“立德树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着眼思想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其他问题。中国精神的教育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学体系中来;另一方面,“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3]。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课程思政”的理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对过去“就思政课谈思政课”观念的突破,“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3],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中国精神为课程思政提供了难得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切入点,可以通过本学科、本课程中的典型事例、开创性的人物去谈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如在航天、天文等专业学科讲授建国初期钱学森等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选择回国的爱国精神;在应用物理、军事科学等专业讲授邓稼先等自力更生、积极研制“两弹一星”,体现出了创新与探索精神;再如在土木、道路、桥梁等专业讲授“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中国桥等,这些既是工程技术创新,同时也是奋斗精神的体现。
为了推行高校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开展了专业认证的工作,认证量化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毕业生应该具备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创新意识等,提出了更高的人文和道德要求。相对于专业课程,思政课在课程属性上更加强调人文精神、道德传承、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思政教学改革中需发挥合力,整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三位一体”的整合。其中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创新意识与中国精神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充分发挥中国精神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专业认证”教学改革中的媒介作用,是实现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2.中国精神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的关联
中国精神是具体的,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精神是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为基础,在中国近现代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的思想观念。”[4]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从时段上可以划分三个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1949-)。每个时段有每个阶段的时代特征,每个时代中国精神侧重点虽存在一定差异,但中国精神的内涵特征却保持了连续性,贯穿其中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奋斗精神,是爱国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2018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更加突出了中国精神的相关内容,如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意义”时,全面阐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增加了有关“弘扬红船精神”的内容;在第五章《中国革命新道路》中进一步论述了长征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实到教材中,课后习题中增加了“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思考,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本领域的最新进展。
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路者、实践者,是中国精神的弘扬者,“赋予这一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5]在“共产党员网”中提炼了36种中国精神,主要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精神,一定程度上这些精神串联起了一部简明的中国共产党史,是爱国精神和时代精神彰显和升华的过程。相关精神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兵团精神、两路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改革开放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把这些中国精神阐述清楚后,一部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史便展现在我们面前。
中国精神的内容应该远不止上述内容,它是开放的、包容的、与时俱进的,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可能都存在中国精神的因子,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如安徽当地就曾提炼出小岗精神、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等,这样的地域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开设中国精神专题教学,重点在于梳理中国精神的发展脉络,既要讲清中国精神历史形成过程又要把握其时代内涵,寓中国精神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历时性维度分析,中国精神不仅在时代主题的变换中更新,更是在历史继承的基础上提高。”[6]
从时代主题看,近代的中国精神集中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中华民族曾在封建社会积累的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科技文明让西方望尘莫及,英国经济学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曾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7]65,近代以前中国灿烂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因此,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时,首先要从中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谈起,这是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源起的地方,也是对中国梦“复兴”二字的诠释。“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7]65,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经历了千年变局,由“天朝上国”变成“生灵涂炭”之地,这种“古代——近代”巨大反差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之心和探索救亡之路。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集中的表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同的阶级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艰苦探索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进行了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斗争,“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8]。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洋务运动、清末新政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做了不同的尝试,但结果均以失败而告终。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的专横和一战的爆发让中国人曾为梦想的资本主义道路破产,全社会陷入怀疑、迷茫之中,甚至西方人对自身文明也产生了怀疑,梁启超先生在《欧洲心影录》中指出:“就过去事实而言,百年来政制的革新和产业的发达,那一件不叨这些学说的恩惠。然而社会上的祸根,就从兹而起”[9]。
“这条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如何前行?1921年,中华民族迎来了嘉兴的“红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有了新的前进方向和新的指导思想——共产主义社会和马克思主义。“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10]从空间的角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上海(嘉兴)—井冈山—瑞金—延安—西柏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从东南到西北再到整个中国,不同空间内呈现了异彩纷呈的中国精神。此一时期中国精神涉及了革命、生产、建军等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国精神的动态发展。
在中国精神中,西柏坡精神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949年,西柏坡这个普通的村庄成为中国历史中巨大转折的枢纽,诸多标签见证了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作用:“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国命运定于此村”。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角色转变的开始,“一群衣着朴素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创出翻天覆地、沧桑巨变的辉煌伟业,从这里走向了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1],而以“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为内涵的西柏坡精神既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新中国蓝图设计的指南,毛泽东同志形象的把它比作为“进京赶考”。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1949-1978年,中国精神突出表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民众延续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热情,以高扬的斗志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中来,如大庆精神等都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以红旗渠精神为例,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兴修的水利工程,始建时正是新中国三年困难时期,林县人民以战天斗地的勇气,历时近10年,将漳河水穿山而过,“硬是在太行山腰上抠出了一条‘人工天河’,创造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12]
1978年以来的中国精神更多的体现为探索中国道路的改革创新精神,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赋予中国精神鲜明的时代气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先后进行了深入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讨,社会主义布局从两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新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而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民族精神在时代精神中得到了体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畏艰辛等民族精神仍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从两大历史关系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中国精神更多的表现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因此中国精神与两大历史任务是紧密联系的。
表1 中国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时期的体现
在既往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课以理论教学为主,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实践教学是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性,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了解社会,提升其实践能力。“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3]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要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对推动实践育人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1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采取历史人物故事的讲述、历史图片的展示、红色文化遗产的调研等活动,形成中国精神的原始材料。“这一过程,是抽象、体系化的中国精神得以丰富、现实化的过程,并在实践中再次形成珍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14]
中国精神可以与乡土知识融合,依托高校、家乡周边区域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中国精神的实践教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家乡、母校会成为学生记忆深刻的地方。因为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地方,是我们生活、感情的寄托之地,构成了最深刻、最亲切的乡土情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从直接表达爱家庭、爱学校、爱故乡的感情,逐渐过渡到认识更加深刻的社会关系,从理性上认识祖国的概念。学生的周围世界,就是祖国的一部分。”[15]因此,通过乡土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归属感,通过家乡的变迁感知社会、国家的变迁,而且也使学生抽象的爱国之情变得具体,从而更好的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家乡建设和祖国建设的实践中来。
各地中国精神的实践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以安徽为例,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刘铭传(台湾第一任巡抚)、唐定奎(清代抗日民族英雄)—五四时期的陈独秀、胡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皖南事变、渡江战役、开国将军—建国后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凤阳小岗村等,可以凝练出的精神包括新四军精神、大别山精神、淠史杭精神、两弹精神、小岗精神等,这些标志性的人物和精神在中国精神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和标杆意义。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以创新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安徽也走在时代前列,如农业税的试点、国家综合性的科教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都体现创新精神在地域中作用。无论在中国精神的专题教学还是社会实践教学中,在教学过程前都要进行认真的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方案设计,既要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又要将其与中国精神的主旨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目标驱动,促进教学创新。
中国精神激励着青年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前行。习近平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16]青年学子作为接力跑的接棒人,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寓中国精神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通过爱国精神的弘扬,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奋斗精神的传授,培育学生艰苦朴素的品格;通过时代精神的展示,培养学生创新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