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保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河南 商丘 47600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 患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 症,肾小球处于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与机体胰岛素抵抗、高血糖状态、氧化应激损伤、血脂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1]。由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待出现严重蛋白尿、水肿症状时肾损害程度已非常严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缓病程进展、改善患者预后非常重要。
尿素(Urea)、尿微量白蛋白(UAlb)是临床常用的肾损伤标志物,但易受性别、年龄、饮食、蛋白质代谢、药物等因素的干扰而出现偏差,对糖尿病肾病并无特异性诊断作用[2]。β2微球蛋白(U-β2MG)、胱抑素C(Cys)-C均是小分子球蛋白,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并只在近端肾小管吸收,U-β2-MG、Cys-C水平的升高可反映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3]。本研究探讨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75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6.6±10.8)岁;病程3.1~10.2年,平均病程(8.1±4.5)年;所有患者OGTT-PG2 h≥11.1 mmol/L,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依据尿蛋白含量分为糖尿病组(n=50)和糖尿病肾病组(n=86),依据希式内科学法将糖尿病肾病分别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轻度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60~90 mL/min,Ⅰ期组,n=39),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组(中度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30~59 mL/min,Ⅱ期组,n=35),晚期糖尿病肾病组(重度肾功能下降,肾小球滤过率:15~29 mL/min,Ⅲ期组,n=12)。排除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者;②伴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者;③伴有恶性肿瘤患者及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均禁食、禁水10 h后收集尿液10 mL,4℃,35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脲酶-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Urea含量,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UAlb含量,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度法检测尿U-β2MG及Cys-C含量,检测仪器为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以Urea>7.14 mmol/L、UAlb>25 mg/L、U-β2MG>3 mg/L、Cys-C>1.05 mg/L为阳性标准,统计各组患者各指标阳性率。
糖尿病肾病组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液中Urea、UAlb、U-β2MG及Cys-C蛋白水平比较
随着糖尿病肾病加重,患者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比较
糖尿病肾病患者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异常率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不同程度糖尿病肾病患者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异常率比较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临床治疗以控制饮食、适度运动、降糖药物等为主。随着病程进展,可引起周围神经、微血管病变,进而引起眼、足、肾脏等靶器官和部位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有研究发现,在长期高血糖或血糖剧烈波动状态下,引起血管内皮受损,系膜区基底膜基质大量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进而引起毛细血管阻塞,影响微循环,减少肾脏局部血流灌注而导致肾损害[5]。
在糖尿病肾病的病变早期,由于肾小球、肾小管的代偿作用,引起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较少出现特异性症状。随着糖尿病的病程进展,肾小球基底膜进行性增厚,并伴有肾小球透明化、硬化、肾单位破坏,最终出现肾功能不全[6]。因此,糖尿病肾病多发生于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但目前尚无公认的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
尿液中Urea、UAlb是临床常用的肾损伤指标,具有检测方便、无创伤、出结果快、检查费用低廉等优点[7]。但影响尿液中Urea、UAlb水平的因素较多(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食、蛋白质代谢状态、肌肉质量、近期使用的药物等),检测结果的假阳性时有发生,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8]。
β2-MG、Cys-C是近年来研究比较热门的早期肾损伤指标,β2-MG是一种小分子球蛋白,从肾小球自由滤过,其中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尿中β2-MG水平的升高预示着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Cys-C是一种小分子碱性蛋白,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滤过,并在近曲小管重吸收、降解,尿中Cys-C水平的升高预示着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变化[9]。β2-MG、Cys-C在肾功能轻度损伤时即可发生明显变化,是反映肾脏受损状态的灵敏指标[10]。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均显著升高。提示尿液中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在鉴别诊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糖尿病肾病加重,患者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显著上升。提示尿液中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损伤程度,可作为糖尿病患者严重微血管病变的监测指标。
本研究还发现,随着糖尿病肾病加重,患者尿液中Urea、UAlb、U-β2MG 及Cys-C各指标异常率也逐渐升高,对于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尿液中Urea、UAlb、U-β2MG及Cys-C异常率为100%。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Urea、UAlb、U-β2MG及Cys-C水平异常,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严重微血管病变的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