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波
“孝文化”是荆楚文化的重要内容。孝感,因古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全国惟一一个以孝命名,又以孝扬名的城市,是中华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中国孝文化之乡,千年文脉赓续,文化底蕴深厚。知孝、行孝、扬孝成为最深厚隽永的城市符号。
近年来,孝感日报彰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引领人文精神的职责和使命,集中策划、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新闻,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化底蕴,使孝文化焕发出蓬勃生机。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的优秀内涵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根本,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起点,在中华儿女中具有最广泛的实践基础和文化认同。
孝感,自古是孝道昌盛之地。 古代二十四孝中,有“三孝”的故事发生在孝感。
近年来,孝感坚持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充分发挥孝文化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从研究孝义、评选孝子、繁荣孝艺、建设孝景、举办孝节、弘扬孝德等多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孝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兴盛。
然而,在对传统文化充分肯定的同时,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有精华,但也有糟粕。这不仅体现在“二十四孝”故事中,也广泛地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弘扬传统文化,不能一股脑儿、毫无批判地奉行“拿来主义”。否则,不仅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反倒可能陷传统文化于尴尬境地。
曾经, 安徽省六安市以传统二十四孝故事为题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结果引来各方吐槽。其中的“埋儿奉母”故事,令许多市民感觉很不舒服。
事实上,鲁迅当年在一篇文章中,就激烈批评过传统二十四孝图,其中包括了“郭巨埋儿”故事。二十四孝固然旨在弘扬孝敬双亲的美德, 所取典型大多荒诞不经, 少有正常的、可供现代社会借鉴的事迹。
继承优秀传统、弘扬孝道文化,就有必要剥离传统孝道中被固化为纲常的强制性因素, 把传统孝道转化为合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孝德孝义。
每届中国·孝感孝文化节,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孝文化高峰论坛。孝感日报拿出重要版面,详尽报道中外研究中华孝文化的专家学者就孝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转化的交流研讨成果,弘扬孝文化中真、善、美这些亘古不变的价值,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廓清思想迷雾,达成广泛共识。
孝感日报还坚持组织专家学者就孝文化开展深入研究,在理论专版刊发孝文化与中华文化自信、孝与中华文化、孝与当代养老、孝与道德建设等理论文章,坚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擦亮孝文化名片,培育增强文化自信,筑起新时代的精神彩虹。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
自2002 年至今,孝感以“树孝文化品牌、建设孝文化名城”为目标,坚持举办孝文化节,深入开展孝文化活动,着力打造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等“四孝”品牌,在传承弘扬孝文化上进行探索和创新。
孝感日报注重把“四孝”品牌的宣传主题与时代要求相结合,整合宣传力量,以立体化、多渠道、全介质的传播阵容,推出打造“四孝”品牌系列报道,长流水、不断线推出“寻找最美孝廉干部”、中小学生“孝行月”、社区“孝德大讲堂”、“新孝商”系列报道,凸显出“四孝”品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子,提炼出“大孝爱国、中孝敬业、小孝持家”的现代孝德孝义,赋予孝文化新的内涵,推动孝文化时代化、通俗化、大众化,使孝文化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和源泉。
以打造“四孝”品牌为抓手,孝感在市县乡村四级广泛开展十大孝子、孝感楷模、道德模范、感动人物、最美孝廉干部、孝亲敬老小天使、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这些活动自然也成为新闻的富矿, 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报道选题。我们精心选择人物典型,先后挖掘报道了一女孝八老的刘青枝、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涂红刚、“香稻愚公”汤俭民、“铁面水官”蒋志刚、背父资教的何家坤、弃考捐髓的田强……
孝感日报注重讲好这些先进典型的故事, 通过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诠释爱国、孝老、爱亲、敬业、诚信、廉洁、友善等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观。每年孝文化节开幕式上,这些先进典型都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受到表彰和尊崇。 本报又抢抓新闻点,陆续推出了《孝感市民争相追“孝星”》、《孝感群星现象》、《孝感“群星现象”催发“群星效应”》等一批现场新闻和深度报道,大大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滋润感召广大市民,使社会正能量不断传递、辐射、放大。
除重大典型外, 孝感日报还讲好普通人的孝行孝道故事,让更多读者分享和感受身边凡人善举的社会责任和担当,激发了读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扩大了孝感好人的影响力、号召力、感召力,把大爱精神逐渐内化于广大市民心中,进一步诠释了“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的孝感精神。
文化传播与媒介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的媒体技术也在不断革新。 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量虚假信息、负面信息充斥网络,新媒体的娱乐化、碎片化,还有传统文化本身与新媒体的隔阂等等,都对传统文化形成冲击,对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困境和深远影响。
孝感日报发挥主流媒体、全媒体优势, 创新传播内容方式,利用新媒体手段,运用直播、抖音、H5、“两微一端”等现代传播手段和表达的方式,吸引大众近距离感知、触摸孝文化的魅力,从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有效避免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困境,为孝文化的宣传报道注入了新的活力。
10 月10 日, 孝感日报对2019 中国·孝感孝文化旅游节开幕式进行直播,精彩纷呈的文化节目,第十届地“十大孝子”、第二届“最美孝廉干部”的先进事迹,除现场观众外,还吸引了数万市民在网上观看,宣传最美人物、弘扬最美精神,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激发了人们向善向上的磅礴力量。
此外,我们还策划生产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深刻的新媒体宣传活动,如举办“孝感在这儿”文化旅游抖音挑战大赛,拍摄孝行善举和景点、美食、“我和我的祖国”形象快闪等内容;开展“知孝行孝·崇德向善”万人孝心传递活动,以“孝心宣言”“孝子图谱”板块展示孝形百态,借“孝心闯关”“孝心签名”传递万人孝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传播孝文化,引领人人参与,快乐实践体验,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有机融合,唤起读者的情感认同,使大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正是这些高密度、高强度、高质量,全媒体、全覆盖、全方位的正能量传播、主旋律弘扬,打造了一批有高度、有温度、暖人心、增信心的作品,提高了孝文化的普及性和影响力,在全市上下形成“至孝至诚”的浓厚氛围和社会风尚,让孝文化成为植根于每个人内心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