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忻州市委组织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问题、制定政策、推进工作,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忻州市委组织部注重发挥党建课题高端引领作用,扎实开展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精心筛选部领导领题调研课题,并召开“诸葛亮会”,围绕主题确定、撰写思路、研究方向等层面进行“头脑风暴”,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在相互启迪中升华,达到了选题具有时代性、调研具有针对性、成果具有实用性的预期效果,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去年全市组织部门共组织撰写课题报告44篇,有8篇荣获全省2018年度党建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市委组织部部领导领题调研的8篇重点课题报告中有4篇获奖。今年市委组织部又确定了6个调研课题。这一创新做法,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实现了以课题研究的高质量促进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在党建课题研究方面初步形成了具有忻州特色的一些经验做法。
一是保持眼界宽,选题定位有“高”度。坚持用新思想引领工作,用新理念指导工作,用新要求规范工作,增强地方组织工作的前瞻性、创造性、实效性。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全国、全省组织工作、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新思想新理念新任务,瞄准组织工作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全面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集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等4个方面,精准选定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契合的重点课题,聚焦全市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使党建课题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体现上级精神要求,又具有区域鲜明特色,确保课题研究站位高、主题新。
二是保持思路宽,课题研讨有“深”度。调查是掌握情况,研究是把握规律。开展课题调研,方法很重要,既有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手段,又要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现象看本质,探究事物寻规律。为确保课题研究提出有价值、能推广、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形成具有前瞻性、战略性、超前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成果,市委组织部坚持在课题开展前、调研活动中、报告形成前定期开展课题研讨会,善于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想,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迎着问题上,盯着问题抓,典型解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部务会成员、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对课题的政治逻辑、思想逻辑、实践逻辑和形式逻辑等进行点评,各调研组成员从三个维度入手开展“头脑风暴”,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即对表中央和省委关于组织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对照周边省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比基层创造的成功做法,提出创造性举措、借鉴性方法和指导性意见。始终保持宽广的思路,切实把情况搞透、把问题搞细、把思路搞准、把举措搞实。去年以来先后开展课题研讨会5场次,讨论调研报告14篇,提出意见建议70余条,起到了解剖麻雀、激发灵感、开启智慧的积极作用。
三是保持策略宽,调研形式有“广”度。加强组织领导,改进调研方式,采取由部务会成员领题、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党建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协同攻关的模式,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将课题研究做严做实。今年,我们及时召开部务会,审议确定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工作质量问题研究、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党支部建设研究、欠发达地区柔性引才与聚力用才研究、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路径研究等6个课题,制定下发《关于开展部领导领题调研活动的实施方案》,按照课题研究方向,任务分工要求,统筹组织6个课题组采取召开研讨会把握方向、发放调查问卷掌握实情、实地走访考察了解重点、个别访问谈话触及矛盾等方式,坚持“一竿子”插到底,直奔主题、直面问题,认真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扩大群众参与面,面对面、心贴心与干部群众交谈交流,认真听取基层意见建议,查问题、理思路、出对策,确保了课题调研覆盖面和调研方式的宽广度。
四是保持胸襟宽,成果转化有“厚”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高度统一,把握规律、寻求对策;坚持调研谋划思路与各项推进工作密切结合,理念引领、典型引导,促进调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推进当前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思路、制度机制、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各课题组全面了解基层实际、深刻找准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升组织工作质量的对策和建议,确保课题成果接地气、能落地、见实效。目前,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制度成果和破解难题的实践成果。比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精神扶贫工作整体联动走在全省前列,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认可;创建四级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受到了省委骆惠宁书记的充分肯定;干部激励容错问责“三位一体”管理办法正式出台;以“三线六点”为框架的特色党性教育基础建设顺利推进;“三个一批”打出了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