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握国际形势,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角色观是一个内涵深刻、富有新意、非常贴切的提法。它不仅对国家、政党宏观层面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党员干部微观层面也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作用。所谓角色观,就是明确自身位置,把自己摆进去,弄清楚自身在系统工程、整体格局、发展大势中的地位和作用,站好应站之位,尽好应尽之责。
立足党性,强化角色。党员姓“党”,是第一属性、第一身份、第一角色。姓“党”就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立足党性,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为任何风浪所动,不为任何思潮所惑,拥护核心,对标看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党性观念贯穿到执政为民的实践之中,把党员角色体现到日常工作生活之中,让共产党员称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立足大局,定位角色。大局关乎前进方向、关乎整体布局、关乎前途命运。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要在大局下协调行动。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在立足大局、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定位角色,明确目标、建功立业。大局为角色定位提供价值取向,角色定位为大局服务提供实践功能,只有定好位,才能服好务。每个党员干部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党的事业这个大局中的局部,必须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中推进,而不是就事论事、自我循环。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理所当然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而不是画地为牢、各行其是,把分管部门当作“私人领地”。所取得的成绩,是在整体安排、整体布局、整体推进中实现的,而不是个人单枪匹马、包打天下的结果。只有在大局中定位,才会使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化。
立足转变,适应角色。党员干部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方面是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时代坐标、主要矛盾、战略目标发生了转变,我们的认识和行动也要与时俱进,随之转变;另一方面,每个党员干部的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也不会静止不动、封闭僵化,即使是相对稳定,也有一个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适应角色的问题。宏观上微观上都形成了一个转变的客观条件。党员干部必须从主观上尽快适应这个转变,尽快进入转变中的角色。在实现这个转变中,既要到位不缺位,又要定位不越位,该做的事情必须全力以赴、倾力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切忌越俎代庖、帮倒忙添罗乱。既要当好“主角”,又要当好“配角”。当“主角”就要勇于担当、舍我其谁;当“配角”就要甘打“下手”,配合到位。既要当好“主攻手”,又要当好“二传手”。当“主攻手”就要敢打硬仗、一锤定音;当“二传手”就要组织有力、协调有度。既要当好“掌柜”,又要当好“账房”。当“掌柜”就要大刀阔斧、做事果断;当“账房”就要精于算计、心中有数。
立足实践,提升角色。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无不体现在适应角色、转变角色、提升角色之中。党员干部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在干事创业中成为行家里手。这是立足实践、提升角色的一个新要求、新高度、新标志,也是党员干部致力于不懈追求的新境界。成为行家里手,内在要求党员干部培养专业素质、专业精神。既要“专业化”,又要“复合型”;既要“能干事”,又要“不出事”;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以适应新时代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本质要求,不断在实践舞台上把每个角色演绎得到位出彩。
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角色观,是新时代鲜明的实践课题。立足党性、强化角色是灵魂。靠灵魂支撑起精神脊梁;立足大局、定位角色是坐标,靠坐标标注出时代方位;立足转变、适应角色是动力,靠动力激起同频共振;立足实践、提升角色是目的,靠目的去追求更大价值。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让党员干部的精彩角色展现万千气象、体现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