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有“楚才晋用”的典故,说的是楚国朝纲不振,优秀人才投奔他国并得到重用。其实,更加令人感叹的是“魏才秦用”。战国时期,商鞅、张仪、范雎都来自魏国,相继入秦,帮助秦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魏国在战国时代最先崛起,曾是天下英才向往之地。但魏惠文王沉溺虚名,察举不明,举措失当,人才流失,国势日下。
商鞅生于卫国,在魏国工作多年,算是大半个魏国人。公叔痤身为魏相,深知商鞅之才,却未重用,在临死前劝说魏惠王对其委以重任,并建议如不用之必除之。虽然魏王不以为意,但商鞅在职场失意和生命威胁的双重打击下,响应秦孝公《求贤令》的“集结号”,西行入秦。
张仪本为魏国贵胄之后,辗转各国,不为所用,却在秦国找到了新天地,被委以重任,成为秦国历史上第一位相国。范雎和张仪同病相怜,身为奇才,却在魏国无立锥之地,心死投秦。失意之人百折千回之后都投奔秦国,绝非偶然,秦国海纳百川,引天下之士。
魏国弃如草芥,秦国得之如宝。后世秦国重臣李斯在《谏逐客书》中,对于“魏才秦用”有精辟的论述。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富国强。惠王纳张仪之计,拔三川,并巴蜀,收上郡,取汉中,散六国之众。昭王宏范雎之略,废勋贵,强公室,远交近攻,蚕食诸侯。百余年间,三位来自魏国的杰出战略构架师前后接力,打开了秦国强势崛起的空间。
商鞅献固本之策,编什伍之民,兴农战之法,立国之威信,扭转了秦国长期受魏国压制的局势。张仪献离间之策,巧舌如簧、长袖善舞,疲楚弱楚,破魏楚、齐楚之盟,在秦、楚、齐鼎立格局中赢得先机。范雎献蚕食之策,远交近攻、虎视三晋,连击韩国,以有上党,“得寸则有寸,得尺亦有尺”。魏失三才,皆成秦之栋梁,献兴秦三策,皆中治国肯綮。
随着战国竞争不断加剧,秦国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守株待兔”,而是主动出击,广揽各国人才。最迟至昭襄王中后期,秦国已经建立起组织严密的“猎头”网络,开展搜罗六国人才的专项工作,范雎入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秦国使者王稽发现范雎,看似一件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但仔细分析,却是必然结果。王稽表面上是秦王派遣出访魏国的“谒者”,实际暗中执行招募人才的重大任务。在魏国期间,他时刻高度关注“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利用每一个机会打探情况。王稽具备职业“猎头”的一切素质,眼光独到,第一次和范雎相见,“语未究,知雎贤”。王稽如获至宝,怕夜长梦多,迅速向魏王辞行,带着范雎一同归秦。
王稽不是昭襄王唯一的特使,秦国的“猎头”网络深入到六国之中,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老幼不问,文武全收,唯才是举。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人才流量为秦国带来了发展质量。
秦国有什么魔力,能吸引六国之士?秦国的“撒手锏”是让人才感受到被充分尊重,找到施展平生抱负的平台。秦国从惠文王时代开始,逐步建立完善客卿制度,虽然曾因郑国渠事件短暂徘徊,但从整体趋势看,始终保持着高度开放的姿态,整个国家似乎是一个创业平台。
从秦惠文王至秦始皇的一百余年间,不仅魏才为秦所用,六国贤良皆以入秦为时尚。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楼缓,魏国张仪、范雎,燕国蔡泽都曾担任过秦的相国;客卿金受、寿烛、杜仓、胡伤,或文或武,都曾为秦效力。卫国青年胡伤数年之内由客卿升任中更,成为统率精兵的实权将领,张仪、甘茂实现了出将入相的梦想,这些无疑都有巨大的广告效应。据学者考证,自秦惠文王时代起,有超过半数的秦相来自秦国之外。
秦国把客卿制度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关中虽是秦土,却成为天下英才的共同舞台。多少六国之士怀抱火热之心,把秦国崛起当作自己的事业,报效秦国成为最大的奋斗目标。客卿助秦,外拓疆土,内强君权,平衡公族,为秦国塑造中央政府权威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