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熊争艳
内容提要 2019年清明节前夕,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同步推出短视频《懂你》,配发扶贫英雄的日记、评论等,聚焦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这个群体,从写人的角度描绘反贫困斗争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作者介绍了这一报道始末,认为践行“四力”,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2019年清明节前夕,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同步推出短视频《懂你》,配发扶贫英雄的日记、评论等,聚焦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这个群体,从写人的角度描绘反贫困斗争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媒体依据自身特点播发了大量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报道,较之以往,新华社这次报道力争在立意、取材、笔法等方面做一些探索,得到中国文联领导同志等行家里手的认可,也受到牺牲英雄家属的好评,扶贫战线同志大量转发,近400家媒体采用,在社会产生良好反响。
近期中宣部新闻阅评指出,新华社清明时节的这一特别策划,体现了主流媒体的高度和温度,感到温暖、受到鼓舞的不仅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干部群众,还有方方面面的更多人……
这次报道缘起于新华社社长蔡名照2018年10月在贵州的调研。名照社长了解到近年不少同志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提出这一报道题目,并对报道全过程予以指导。陪同调研的新华社国内部主任赵承高度重视,从贵阳返京的那个周末就要求围绕这个主题做前期调研,并考虑组建报道团队。
为尽快了解这个群体的基本情况,我们从两方面入手:一边与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系,一边利用新华社点多面广的优势,向全国20多个新华社分社征集线索。
从中央部委了解到的情况让我们有些失望,因为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牺牲扶贫干部名单。而单纯从各地扶贫办汇总的数据看,脱贫攻坚以来大约有500多人去世,但能否界定为牺牲,还需一个认定过程。
各地分社的反馈则让我们理出一些眉目:全国十多个省自治区政府确认有扶贫干部牺牲,比较集中的是西南的云南、贵州、四川,中部的湖南、江西、安徽,西北的甘肃、宁夏等。不少分社记者提供了收集整理的牺牲同志的材料,有些达数万字。
我们在查阅报道时发现,虽然脱贫攻坚报道汗牛充栋,但以牺牲同志为主体的稿件较少,而且以中宣部确定的典型人物个体报道为主,驻四川、安徽的新华社分社报道过当地牺牲的扶贫干部,但还没有全国性、群像式的采写。我们意识到,这次报道将是中央媒体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脱贫攻坚战线牺牲的同志进行整体梳理和描摹。
我们对汇总的材料进行研究后,确定了重点采访对象。有些记者开始了第一轮采访,实地了解牺牲的扶贫同志事迹,广泛接触他们帮扶过的群众、工作同事和亲人朋友。
11月下旬,国内部赵承主任主持召开了两天的座谈会,国内部记者和来自贵州、四川、云南、江西、宁夏、甘肃、湖南、广西、安徽等9个分社记者参加,交流采访情况,就报道整体安排、重点稿件框架、下一步采访计划等作出规划。
在座谈会上,大家对这个群体的价值认识形成了不少共识,比如认为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这些冲锋陷阵的英雄就是与时间赛跑、与贫困作战的士兵,他们的牺牲与革命战争年代的牺牲一样壮烈,他们的为民情怀与共产党人的宗旨一脉相承,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履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铿锵承诺。
2019年1月28日,蔡名照社长听取报道组汇报时指出,为什么要做这个报道呢?2020年将实现全面小康的“第一个百年目标”,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是脱贫攻坚。脱贫攻坚这场变革,放到中国千年历史里看是跨时代的,横向放到世界范围看,也是伟大的奇迹,是只有共产党才能创造的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我们就是循着这个思路,把脱贫攻坚放在历史维度和世界视野里审视,并借用外媒点评指出“中国是世界减贫事业的英雄”。
报道推出的时间点也是反复考虑,最后确定在2019年清明节前夕播发,既突出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年度特点,又通过在清明节这个追思怀远的日子祭奠脱贫英雄们,致敬为人民而奉献牺牲的伟大精神,希望通过铭记英雄的贡献、弘扬英雄的精神,在全党全社会汇聚起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正能量,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强大力量。
“路边滑下去的车”“两辆车迎面相撞”“车翻了”——国内部记者姜琳2019年1月8日傍晚在微信工作群里报告了三起她目睹的交通事故。当天,她和云南分社记者杨静冒着风雪在海拔2600米的彝族村寨采访后返回云南寻甸县 城。
几百公里外,另一路国内部记者刘敏和四川分社记者谢佼辗转在广安、南充、江油三地采访。还有一路国内部记者林晖和安徽分社记者刘美子在向大别山挺进。
此时的我,和江西分社记者赖星、湖南分社记者周楠在湖南石门县的盘山公路上颠簸,目的地是湘鄂边界上一个土家族村庄,车窗外大雪纷飞,夜色苍茫……
这是我们采访的一个切面。数月的采访中,我们报道组兵分几路,总社分社记者搭配,站位高与吃水深的优势互补。采访足迹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从六盘山区到乌蒙山区,深入甘肃、宁夏、湖南、江西、安徽、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贫困角落。我们行走在英雄们扎根过的贫困村,走访他们的办公室、家、寝室甚至墓地,翻阅他们的工作笔记、日记和微信朋友圈,与他们帮扶过的贫困户、他们的扶贫战友、他们的至亲围坐一起,聊英雄们的非凡与平凡,光荣与遗憾。
采访过程中,我们一路感叹道路之险、环境之艰、脱贫之难,一路被英雄们在这些土地的坚守、冲锋、奉献感动得泪流满面。
“你想起他(英雄),会想起什么?”这样一个常规采访问题,得到的回答却常让我们泪奔:
“我对他只有怨恨。在他眼里,工作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家里的事就不是事。他对家庭太不负责任了。”一位在乡里工作17年乡干部的遗孀这样说。这名乡干部牺牲时,第二个孩子才刚刚满月。
“我想给他发条短信。”一位村第一书记的扶贫战友这样说,他想起当年他们夜访村民后,在路边找块草坡席地而睡的情景。
“我以前不理解爸爸为什么我结婚生孩子他都不回家,不理解他为什么把全部的积蓄都搭进扶贫,现在我开始懂了。”一位退休后志愿扶贫的老兵女儿说。
我们采访了30多个牺牲英雄的扶贫事迹,累计对话英雄的家属、同事、贫困村民200多人次,积累采访笔记50万字以上。“那些只跪天跪地跪祖宗的土家族汉子,对着灵车,齐刷刷跪下”“送他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打着火把”“他穿的每件衣服上都佩戴有一枚党徽”“90后扶贫干部王秋婷遭遇车祸那刻正和男朋友通电话,他们的新房已布置好了”等采访细节至今萦绕在我们的脑海。
如果说脚力、眼力让我们发现了精彩、收获了感动,那么脑力和笔力则推动了思考的深入,提升了稿件的品质。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围绕立意升华、框架精炼、人物遴选、故事取舍、叙事方式等反复碰撞,互相启发,大改四五次,小改难以计数。其中一次,赵承主任带着我们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从头到尾朗读稿件,逐字逐句修改润色。
后来写入文中有名有姓的牺牲同志有15人,他们中有县委书记、县长、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乡村医生、退伍老兵、“90后”女干部等,是广大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群众的缩影。
取材上,我们精选了英雄的家属、亲朋、同事、贫困户、入党介绍人追忆英雄牺牲的最后时刻、扶贫的典型事迹和交往的难忘细节,展示了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岗位、不同特点的感人故事和生动细节。文中既有退休同志王新法的扶贫始于建烈士陵园,最后自己成为长眠于陵园的第69位“英魂”这样耐人寻味的故事,也有“跑去哐哐哐三个响头,自此村里100多座祖坟得以动迁”“15个台阶,挪着走了15分钟”这样的生动细节,还有“三十多年了,老书记像老母鸡一样,把群众护在怀里”等百姓发自肺腑的金句。
写作上,我们没有采用平铺直叙的叙述式写法,而以蒙太奇的手法,通过白描、穿插、闪回等方式展现扶贫英雄独特的语言、细腻的动作、艰难的工作,刻画他们的崇高理想、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白头书记”“老兵”“老好人”“硬汉”“耙耳朵”“女强人”“郎中书记”“将军”等形象栩栩如生,人物特点跃然纸上,避免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读来亲切自然、感人肺腑。
稿件长于以意象生发情感。例如,将脱贫攻坚的岗位比喻为战场,将扶贫英雄比喻为战场上的士兵,“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多少人投入战斗,多少人冲锋在前,多少人永远倒在了战场上……”又例如,通过甘肃村民口中的当地民歌《十对花》,将一女干部比喻为漫山遍野盛开的桃花。前者如一条暗线贯穿全篇,让稿件有一脉相承、一气呵成之感;后者生动活泼、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增强感染力。
此次报道不仅有长篇通讯,还从策划阶段就开始创意融媒体产品。3分钟的短视频《懂你》以牺牲英雄王新法的女儿王婷为讲述人,以女儿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贯穿全片,从女儿追寻父亲的扶贫足印来展示王新法跨越千里扶贫、最后倒在他乡的感人故事,随后以点带面,通过一帧帧照片重现全国各地几十位扶贫英雄的音容笑貌和工作场景,并通过两段相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画面渐变切换,展示脱贫前后的强烈对比,让受众生动感知中国反贫困斗争这一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同步播发了扶贫日记、致敬英雄的评论等报道各展所长,多侧面立体式记录英雄贡献,弘扬英雄精 神。
报道得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节目的口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全文刊登,成为“镇版之作”,也在门户网站在显著位置置顶推荐,累积浏览人数过亿,在网络舆论场上引起“刷屏之效”。
报道得到新闻、文艺等业界人士的好评,认为议题设置体现国家通讯社的全局观和高站位。4月10日,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陈建文上在“全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19年度工作会”上说,他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整版刊登的这篇稿件,写得十分感人,读来令人动容,他以此文要求文艺家多关注重大的时代命题,多关注现实题材,同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振,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中部地区出版界人士留言:“祭奠亲人,景仰缅怀英烈,是清明这个节日独具的禀赋,这种禀赋叫‘家国情怀’。读完新华社这篇长篇通讯,深感清明前夕发表这样的重量级的文章多么有情有义,它是国家和人民对英烈的情义。”
牺牲英雄家属、生前所在地的群众对报道给予高度评价。王新法的女儿王婷转发了全媒体报道后说:“非常感谢新华社,一直关注这些为扶贫牺牲的群体,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值得敬佩。”接过父亲接力棒在扶贫战线工作的英雄青方华之子青杨说,只有把父亲放在这个群体中,才真正体会到了共产党人作为战斗队伍的那种伟大奉献。牺牲英雄李和林的儿子李涛说,“父亲的言行再次浮现眼前,自己一定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为人民奉献到底!”牺牲英雄马新娟所在的宁夏泾源县黄花乡上胭村村民马彩琴说,“马书记在的时候为我们乡上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看到你们的文字,我们就觉得她好像还在身边,她那一颗为我们的心还没有走远。”
报道在扶贫干部中得到的广泛转发点赞,并在宣传、扶贫系统的公众号里以多种形式再次呈现。中部地区一位扶贫挂职干部看完稿件后留言:“清明前看到新华社这篇缅怀扶贫英雄的稿子,止不住眼泪,想念我的战友们。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奋斗。”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扶贫办主任杨军说,“这是扶贫战线的楷模,我们的学习榜样!我认识的很多扶贫干部都在看这个稿子,大家都说感同身受,看了流泪,看了更加坚定信念!”
报道播发的第二天,四川分社记者谢佼给我发来图片,他在省科技厅采访看到电子阅报栏将这篇报道全屏呈现,并以提要方式介绍。他说,“意外看见满大屏都是热词,眼眶有点热”。
何止是他一人?参与此次报道的记者,无论是初涉扶贫,还是长年跑扶贫,都认为这次采写对自己是一次国情教育、精神洗礼、心灵净化、使命重温。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我们这代记者必须担负的责任,也是我们会坚定走下去的道路。